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的理论意蕴与实现路径

    吴建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观思政课教学的发展历程,趋向生活主题的价值回归是贯穿其中的主线。思政课教学生活化能够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融合,使课堂呈现生活的自然样态。思政课教学生活化,从内容上看,包含相互交融的四个维度;从实施过程上看,包含既相互衔接又各有侧重的四个环节。其既有历史发展的必然,又契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四个维度,即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主体生活化;四个环节,即导入生活情境、思辨生活案例、感悟生活情理、体验生活实践。实践证明,生活是思政课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学生活化是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教学生活化理论意蕴实现路径

    民族复兴使命感教育价值引领多维审视

    马继勇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民族复兴历史使命感教育和激励学生,不仅是高中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着力把握和始终坚持的价值引领方向,还是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本质要求。教育的使命呼唤思政课教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从知识蕴含、课程价值及心灵共鸣等方面充分发挥价值引领的逻辑导引、实践价值和育人成效,在理论感召中实现价值认同,在问题导向中推动议题重构,在文化浸润中夯实践行脚步,使学生在价值引领中明大理、育远志、长才干、做贡献。

    价值引领高中思政课民族复兴历史使命感

    以协商民主的方式促进思政课讲好道理

    盛向荣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要把道理讲好,离不开师生共同努力。梳理协商民主的丰富内涵,其平等、商量、包容、共识等特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师生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在教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的过程中,促使师生互学共进、相向而行。思政课要坚持以平等、商量、包容、共识为基石,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协商民主思政课讲道理

    巧施"三合策略" 讲好"大思政课"

    杨雷秦春华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与其他学科教学相互配合,共同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开门办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挖掘资源,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是实施"大思政课"的总体要求和题中之义。讲好高中"大思政课",推进跨科融合、强化学科协同育人,注重内容整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实现内外联合、促进学生知行统一。

    高中思想政治大思政课跨科融合内容整合内外联合

    跨学科视域不融合教学的价值意蕴及路径

    陈佳路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培养创新型、综合型人才背景下,跨学科教学成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实现路径。跨学科学习是一种协作的深度学习活动,旨在鼓励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探究真实而有挑战性的问题,注重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达成核心知识再构和思维迁移。高中思政和历史融合教学,既是跨学科教学在高中阶段的重要教学实践,又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建设创新型综合型人才队伍、培养高中生跨学科学习能力的一种尝试。

    跨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深度学习

    高中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U型教学策略探索

    徐霞
    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思政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要迁移U型学习模式,找到"还原与下沉—体验与探究—反思与上浮"U型过程背后的逻辑线"知—情—行"。同时,结合当代高中生特点,探索"回归现场的情境创设—激发认同的叙事视角—走向理解的社会参与"的实践路径,真正实现爱国之理、爱国之境、爱国之情相融相生。

    U型教学爱国主义教育政治认同

    大单元教学的内涵、理论基础及其价值

    刘石成黄盈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把握大单元教学的意蕴及深刻理解其理论基础,探索大单元教学的缘由,是落实高中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是将学科知识进行系统化、关联化处理,将零碎、孤立的知识点转化为整体、联系的系统知识,既能够促进学生系统思维和迁移能力的形成,又能够助力学生对实际问题和创新问题的解决,是彰显学科核心素养整体性特征的必然要求。

    大单元教学结构化教学系统化思维

    指向高阶思维的辩题设计

    罗绍良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思政课的重要任务,而思维能力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高阶思维是涵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辩论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辩题设计是关键。辩题作为思维发展的起点,其提出与解决是学生发展高阶思维的重要环节。辩题应具有探究性、开放性、时代性等特征,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热点,使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实现思维进阶。

    高阶思维思想政治辩论式教学辩题设计

    让课堂"有戏":思政课教育戏剧实践谈

    施晓云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思政课聚焦教育戏剧实践,契合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追求。基于关照身心协调发展、素养和潜能普遍提高的学生需要,打造思政"有戏"课堂,需要聚焦核心事件揣摩与设计角色,在戏剧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和角色互置,收幕时进行角色反思与评价。教育戏剧实现了角色育人的学科价值转化,通过形象的感染和情感的陶冶,真正使思政课教学焕发生机。

    思政课教育戏剧角色育人

    政治认同视域下的《法律与生活》教学

    张远明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历史、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形成坚定自信,是中学法治教育的不懈追求。政治认同是形成法治意识的基本条件,法治意识是政治认同的必然要求。《法律与生活》教学应该将宏阔的政治视野与生活化的法治育人实践紧密结合,在凝练教学立意、选择情境案例、开展实践活动、落实增值评价等方面凸显法治教育的政治认同底色,促进学生坚定法治自信、提升法治素养。

    政治认同法治教育法律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