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色

    杨学建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一大亮点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铺陈为教材底色,以正确的立场导向、严格的选文标准、适切的呈现方式,不断赋予教材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不断增强新时代初中学生的文化自信。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色铺陈的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要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彰显评价的引导作用。

    《道德与法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拓展空间》栏目教学研究回溯及实践策略

    张治升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拓展空间》栏目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为时空维度,集合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全时空领域的思政教育素材,通过设置分享交流、观点辨别、设计创新、实践体验等教学活动,不仅让教育者感受到教育变革的强劲动力,而且将泛在学习理念与方式推向教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客观把握栏目实施以来的有益经验和突出问题,有助于教师科学分析,以更具针对性的措施推动学科教学从理念到行动的转变。

    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泛在学习问题思考实践验证

    素养立意的法治教育应凸显"五味"

    李颜言廖小华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素养立意的法治教育强调在真实的、人文的、深度的、综合的、有意义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增进法治常识、提升法治能力、培养法治思维、树立法治信仰,进而全面提升法治素养。因此,素养立意的法治教育要链接生活案例、浸润人文情怀、打造思维活动、拓展实践场域、筑牢价值意蕴,以凸显生活味、人文味、思维味、实践味、价值味,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法治教育生活味人文味思维味实践味价值味

    从学理走向道理路径探幽

    毛唯维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有理说不出、有理说不清、有理说不透等现象,导致从学理到道理的转接不畅甚至脱节。对此,要实现从学理认知向道理内化的深入,就要明确学理定位、落实教理策略、实现情理导引、推进道理内化,把道德与法治课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学理教理情理道理

    初中生法治观念培育路径指向

    刘粉莉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生法治观念的涵育、养成,是由感到知、由知到思、由思而信、由信而行逐渐深入、内化、践行的过程。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初中阶段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应通过案例思辨晓之以理,通过情境体验动之以情,通过躬身实践修之以行,实现从"被动灌输式"普法向"主动体验式"普法的转变,从单纯传播法律知识到系统培育法治观念的转变,引领青少年内化法治思维、增强法治信仰、涵养法治习惯,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法治教育法治观念法治思维法治信仰法治实践

    打造生活化"四有"课堂推动思政课素养落地

    赵丽红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活化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有效创设指向核心素养、落实思维发展的教学情境,是新时代教师的必备教学素养。教师要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引下,运用生活化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打造有路径、有逻辑、有智慧、有评价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推动课程核心素养落地。

    核心素养生活化教学路径逻辑智慧评价

    活动型学科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样态

    褚红梅朱开群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活动型学科课程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核心理念之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素养导向教学目标的重要路径。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学科课程要以学理性支撑政治性,以议题式教学作为主要抓手,正视学生的困惑和疑问,在润物细无声中彰显铸魂育人课程价值。

    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型教学新样态

    以"议"为径的深度学习——"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谈

    汤锡莲余婷婷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实施以后,议题式教学已成为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深度学习的关键路径。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议题式教学存在重形式、浅学习、少思维、缺深度的困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切实发挥议题式教学推动深度学习实现的作用,从议题设计、教学设计、问题设计、学生实践等方面,在螺旋上升的思辨过程中助推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议题式教学深度学习情境议题活动

    整合运河文化 助力实践教学

    王俊龙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河思政"视域下的实践教学,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统一,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紧接生活地气,关注沉浸体验,突出理性思维,引导价值辨识,正确处理"用"和"学"、"用"和"思"、"用"和"导"的关系,以行求知、以知促行、知行合一,让思政育人走近、走实、走深、走心。

    运河文化实践教学思政育人

    培育数字素养 赋能思政教学——以『爱在家人间』为例

    黄燕玲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精神,教育部发布了《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提出了教师应当培养数字素养,即适当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加工、使用、管理和评价数字信息和资源,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而具有的意识、能力和责任。在教学准备和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激活数字意识,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支持数字化教学设计;基于数字技术资源,推进数字化教学实施;利用数字技术资源,实现数字化协同育人,赋能思政课教学。

    数字素养数字资源数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