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焦具身认知 促进素养发展

    张庭善孙建祥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初中学生个性鲜明,而且由于成长环境的差异,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特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了解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紧随时代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高标准和严要求,聚焦学生自身需求,通过融入网络资源、小组合作探入、融合亲子教育等手段,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身认知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学实施

    议题式教学中的价值引领路向

    谭德生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育人价值的最大区别是其具有思想引领与价值引导作用。如何通过议题式教学,凸显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思想引领功能,需要坚持教师的价值引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建构,强调课内与课外融通,促进知行内转,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议题式教学关键指向学本取向践行选向素养导向效应靶向

    巧构诗词文化活动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以"延续文化血脉"为例

    孙燕杰张天朋李壮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相关要求,结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育人理念,教师可基于"爱国主义"这一核心概念,结构化整合诗词,构建思辨性任务,创设体验性活动,引导学生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强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诗词文化爱国主义思辨性任务体验性活动

    巧用"三点五学" 打造"心意课堂"——以"少年当自强"教学为例

    骆意杨尚上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如何让道理入脑、入心、入行是思政课必须回应的时代命题。为有效回应这一时代命题,在有效教学、深度学习等理论指导下,"三点五学"教学模式利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用心用情教,构建有意义、有意趣、有意境的思政课,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塑造心灵的目的。

    "三点五学"模式自学展学议学拓学践学

    "教-学-评"一致性导向下的课程实践

    王刚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提倡挖掘教学内容的价值和意义,将教学的重心聚焦在学生学习能动性上,将发展性评价理念融入教学,以多元化评价手段生成评价结果,以此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融合的教学过程。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方法学习动机多元评价

    打造深度体验的"行走思政"——以扬州市"运河思政"融合展示课为例

    王俊龙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打造深度体验的"行走思政",强化沉浸式体验,引领参与性体验,激发情感性体验,促进迁移性体验,在行走中悟"理"、体验中悟"意"、共鸣中悟"情",以学理通达事理,从认知走向认同,有利于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更好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行走思政沉浸式体验参与性体验情感性体验迁移性体验

    架衔接之桥 寻一体之路

    刘友会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部署,也是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改革方向。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系统化、整体性确定教学目标,层次化、进阶性设计教学内容,差异化、适合性选择教学方式,多元化、统一性进行教学评价。

    一体化建设学段衔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

    重整教学逻辑 浸润家国情怀——以"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为例

    毛唯维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培养具备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立德之指向、树人之根基。家国情怀强调对家园、家族及国家的感情认同与关切,是一种使人心灵凝聚和情感归属的力量。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阵地,要重知、情、意、行育人环节,探寻有效增强学生家国情怀的路径,引导学生形成正向观念认知,涵养积极情感认同,助力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家国情怀理论认同家国相依价值澄清

    繁星·凡星

    周煜敏
    45-46页

    青春须早为

    鲍宇桐
    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