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中学思政课育人效果评价机制的构建

    张艳芬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中学思政课育人效果评价机制,监测与提高中学思政课育人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构建中学思政课育人效果评价机制需要具备指向发展的理念,即指向中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与中学生品德发展;构建中学思政课育人效果评价机制需要遵循三大原则:激励性原则、导向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构建中学思政课育人效果评价机制需要采取三种策略:增值评价法、闭环式评价、"一主多辅"的评价主体范式,力求避免评价的形式化、表面化、教条化。

    中学思政课育人效果评价机制

    以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助力学生成长

    娟郭绪娥王娟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云溪实验学校充分重视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抓住青少年的"拔节孕穗期",通过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融入集体,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拔节孕穗期思想教育学生成长价值观全面成长

    构建"双向行走"的思政大课堂探索——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

    龙舟吴刚周秀艳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育具有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的新时代青少年,要善用、活用思政课堂,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此,可从确定"双向行走"实践项目、落实"双向行走"核心素养、挖掘"双向行走"思政元素、完善"双向行走"评价机制等维度入手,构建"双向行走"的思政大课堂。

    双向行走思政大课堂教学模式实践项目

    议题式教学应当坚守的"四个立场"——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可能"议题为例

    陈述纲袁天阳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指向核心素养、以学生活动为核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方式,重在学生"议"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包括选题、破题、解题和论题四个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教师和学生需要坚守政治学学科立场、唯物主义立场、人民立场和社会主义立场,以提升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实效。

    议题式教学唯物主义人民中国式现代化

    高中思政课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三维探讨

    刘雪婷袁学哲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重大创新理论成果,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有助于更好地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研究高中思政课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实践进路,应从"怎么讲"的路径维度、"谁来讲"的主体维度、"在哪讲"的场域维度出发,深耕内容、巧选案例、善用良法,教师、学生、学校于课堂内外共同发力,使高中思政课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效。

    中国式现代化高中思政课立德树人

    元宇宙赋能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潜在风险与治理路径

    罗志文计龙龙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新兴的思政教育载体,元宇宙具有载体运行的可控性、载体选择的包容性、载体应用的实践性、承载内容的丰富性等鲜明特征。元宇宙技术的发展,为思政教育实践创新提供了新机遇和新前景。基于此,可在充分认识元宇宙赋能思政教育价值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其应用过程的潜在风险,并从教学模式、制度规约、技术监管和顶层设计四个层面思考相应治理路径。

    思政教育元宇宙数据技术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培育中学生文化自信探析——以"延续文化血脉"教学为例

    胡婷陈梦施黄志平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价值。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深入思考增进中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与实践路径,最大限度落实新课标关于增强中学生文化自信的要求,引导中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文化自信,保持文化定力,提高抵制不良文化侵蚀的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文化自信现实意义实践路径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提问调查与分析——以百色市百色中学为例

    王自诚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提问是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调查显示,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学生提问氛围良好,学生对提问的效果也比较满意。不足的是,学生提问频率较低,提问方式和技巧不够丰富,提问内容和问题类型有限,问题质量有待提高。通过提供培训指导,进行示范和引导、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与多种渠道的解答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培养,能够有效改善学生提问情况,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提问质量,使课堂更加活跃和有趣。

    学生提问初中道德与法治提问现状改进对策

    教育家精神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

    肖丙珍赵洪涛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家精神是锻造新时代大国良师和落实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精神引擎。教育家精神高度凝练了教育家和优秀教师群体高尚精神品质的六个向度,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思路。以教育家精神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应从以人民为本、以师德为首、以学生为重、以创新为先、以仁爱为情、以文化为道六个维度转型升级,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精神赋能、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实现"经师"与"人师"的统一,教书育人、铸魂启智,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

    教育家精神思政课教师教师队伍建设

    初中思政课教学运用红色资源的价值及其策略——以江西红色资源为例

    刘九林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资源是中小学思政课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具有深厚且独特的教育价值。为了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潜在价值,亟须借用红色资源数据库、采用红色资源课程教材、善用红色资源主题活动、运用红色资源多媒体技术、利用红色资源社会实践、妙用红色资源跨学科融合等策略,实现红色资源的深度挖掘与高效利用,为培养具有深厚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历史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青少年提供强大支撑。

    初中思政课红色资源教育价值使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