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儿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儿科杂志
中医儿科杂志

张士卿

双月刊

1673-4297

zyekzz@163.com

0931-8765573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定西东路35号

中医儿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ediatr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甘肃中医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儿科杂志。于2005年8月创刊。本刊主要报道儿科学术的研究动态,研究信息,典籍整理,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专家学术思想研究,中西医结合研究儿科理论的成果,国外中医儿科研究动态及港、澳、台中医儿科学术研究交流信息等,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史正刚教授运用菖蒲郁金汤加减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经验

    郭佩李夏丽史正刚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史正刚教授认为小儿抽动障碍病位多在心、肝,病理因素为痰、火、风,基本病机为痰火引动肝风,上扰心神,其中痰火是宏观因素,风动为微观因素。治以清热化痰、平肝息风、止痉安神,方予菖蒲郁金汤加减,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史教授综合了中医的"宏观辨证"思想和西医的"微观打靶"的治疗,指出从宏观角度上调节机体的状态,也就是外环境等同于体质,使得机体的"痰化、火息",以达到平息肝风的目的。再针对一系列风象症状,即是更精准地针对疾病症状变化和理化指标,进行精准化的祛外风、息内风的治疗。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儿童抽动障碍菖蒲郁金汤加减临床经验史正刚

    探析"通因通用"法治疗小儿热结旁流证

    孔维祎郝欧美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结旁流,热聚肠腑,大肠燥屎内结而致时泄臭水之证,其病因多归咎于外感时邪、药食不慎、便秘日久等。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气血津液均不足,如燥热伤阴,胃肠积热,传导失常,则燥屎结于肠道,刺激肠黏膜,导致分泌物增多,体内津液外渗,临床表现为脐腹胀满,疼痛拒按,时有臭秽粪水从肛门溢出。病因不同,病机相同,结者自结,下者自下,"旁流"是其表象,"热结"方为本质。热结旁流证须与泄泻、便秘及兼症鉴别,提出诊断的"金标准"为切诊触及粪块,应运用"通因通用"法进行治疗,采用张仲景所创立的三承气汤,视患儿的病情特点辨证加减用药,量味宜少而精,切忌攻下太过,须中病即止,注意善后。预防应保持肠道通畅,合理饮食,避免久坐少动,谨防他病。

    热结旁流小儿通因通用辨证论治

    从中医"五志"探讨小儿遗尿症的防治

    李晓春杨菊平董锐霞李夏丽...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儿遗尿症病位在膀胱,病机为三焦气化失司,膀胱约束不利,其病因包括肾气不固、下元虚寒、膀胱失约等,但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若喜、怒、悲、思、恐五志过极则易影响五脏气机而诱发或加重遗尿,故临床当在重视肾与膀胱的基础上,加强患儿情志的调节。治疗方面可以运用情志相胜论,选取相对应的情志以偏纠偏,同时针对患儿肺脾肾常不足,应注重其体质调节;心肝有余的患儿,若心窍不开当开窍醒神,肝郁化火当清肝解郁。

    小儿遗尿症五志防治理论探讨

    詹强教授基于"平秘论"治疗胫骨结节骨骺炎经验

    罗丹骆姝君蒋晨琳梁允棋...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詹强教授基于"平秘论"理论,认为胫骨结节骨骺炎初期以伤筋为先,表现为膝关节急性肿痛、活动受限的特点,为阳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筋伤日久,则累及于骨,而成阴病,膝部失去"阴平阳秘"而致病。治疗以柔筋正骨为原则,给予部层辨治、温经柔筋,调膝伸筋、平衡筋骨和生活调护、养护结合的方法,最终达到膝部阴阳平衡、筋骨和合的目的。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胫骨结节骨骺炎平秘论柔筋正骨临床经验詹强

    冯晓纯教授采用运脾清肺通便膏治疗小儿便秘经验

    梁英慧冯晓纯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便秘作为儿科临床常见的脾胃系疾病,可见食积、燥热、气滞、气虚、血虚等不同证型,冯晓纯教授常从脾肺论治。冯教授认为小儿具有肺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肺与大肠相表里,外邪犯肺,入里化热,肺热下移大肠,灼伤津液,加之后天喂养失宜,脾虚不运,积滞于内,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可致脾虚肺热而发为便秘。以运脾清肺为治疗原则,自拟运脾清肺通便膏,疗效显著。附案例2则,以资验证。

    小儿便秘运脾清肺膏方临床经验冯晓纯

    基于中国专利数据库中药复方治疗小儿厌食症用药规律探究

    闵叶李玉霞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治疗小儿厌食症(IA)中药复方专利进行数据挖掘,研究其遣方用药规律。方法 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布网站中所收录的建库至2022年7月31日治疗IA的中药复方专利为数据来源,采用Excel 2019建立处方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6。0等软件进行药物频数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 共纳入257项专利复方,其中内服复方221项,用药频数超过25次的有20味,其中前5味中药为山楂、麦芽、鸡内金、茯苓、白术,性味以甘、平、温为主,多归脾、胃经,以补虚、消食类药物为主;外用复方36项,涉及中药110味,使用频数348次,组方药味最多为21味,最少为3味,平均9。67味,使用频数排名前5的为白术、山楂、陈皮、麦芽、鸡内金,性味以甘、温为主,多归脾、胃经,以补虚、消食、理气药物为主。高频药对有山楂-麦芽等,角药有山楂-麦芽-六神曲等;网络聚类内服复方得到6个药组,外用复方3个。结论 中药复方专利治疗IA以脾、胃为主,以运脾开胃为治则,治疗时消补兼施,顾护胃气,可为后续临床论治本病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小儿厌食症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宣桂琪教授治疗小儿多动症的用药规律

    胡珏俞珂频许佳烨王博涵...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TCMICS V3。0)挖掘宣桂琪教授治疗小儿多动症(ADHD)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8-2022年宣教授治疗小儿ADHD的临床病案,借助TCMICS V3。0对标准化数据进行录入,挖掘相关用药规律。结果 共收集患儿88例,发现高频症状20个;共计227个临床病案,中药合计115味,使用频数≥17次的中药有32味,前10味为远志、益智仁、龟甲、白芍、龙齿、磁石、石菖蒲、郁金、茯神、黄精,以补虚类、安神类、收涩类药为主;药性以寒性居多,其次是温、平性;药味以苦、甘、辛味为主;归经多属肾、肝、心经;关联、聚类分析中,高频药物多以"孔圣枕中丹"为基本方化裁加减。结论 宣教授认为小儿ADHD的主要病机为肾气不足导致肝阳上亢、脑失所养,虚、火、痰、食是重要病理因素,治疗多从肾论治,兼顾肝、心,强调家庭宣教及饮食调护。治法以益肾潜阳、滋阴开窍为主,宁心安神为辅,同时佐以消食、化痰、清热、祛瘀等,寒温并用,动静结合,应用灵活,配伍严谨,达到阴阳平调的目的。

    小儿多动症宣氏儿科数据挖掘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宣桂琪

    黄龙合剂加减方联合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风热闭肺证30例临床观察

    凌昊王敏华徐群明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黄龙合剂加减方联合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风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6月宜兴市中医医院儿科收治的60例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风热闭肺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阿奇霉素+头孢菌素治疗,并根据情况予退热、平喘、化痰、补液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黄龙合剂加减方联合穴位贴敷,2组均治疗14d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炎症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热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肺部阴影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恶心呕吐1例,轻微腹痛1例),治疗组为6。67%(2/30)(腹泻1例,皮疹1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龙合剂加减方联合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风热闭肺证,能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小儿风热闭肺证黄龙合剂加减方穴位贴敷临床观察

    从"阳明与厥阴经"论治小儿腺样体肥大

    方涛李蝶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病位主要在阳明经气、厥阴血分、咽喉、口鼻等,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反复外感,或饮食积滞,导致肺脾功能失调,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胃肠肝胆之气火、郁热或湿热均可循经上犯于鼻咽喉,阻滞于腺样体,继而导致增生性病变。辨证要点为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治以清热化痰、祛瘀散结为主,佐以散邪固表,运用自拟化痰行瘀散结汤,临床随症加减,疗效满意。附案例2则,以资验证。

    小儿腺样体肥大阳明经厥阴经辨证论治

    加味升降散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心脾积热证40例临床观察

    秦福海白冬梅于峰伟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升降散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心脾积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驻马店市中医院儿科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心脾积热证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利巴韦林喷雾治疗,治疗组予加味升降散治疗,2组均5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以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34/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2组治疗期间,生命体征(体温、血压、呼吸、静息心率)、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发生不良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加味升降散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心脾积热证临床疗效满意,可显著降低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疱疹性咽峡炎小儿心脾积热证加味升降散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