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技术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技术教育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旬刊

1008-3219

cctve@vip.163.com

0431-86908094;86908095

130052

吉林长春凯旋路3050号

职业技术教育/Journ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宣传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政策,开展教学理论研究,介绍教学改革新鲜经验,为职教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供理论与方法借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贯通·融通·汇通:市域产教联合体培育新质人才的行动逻辑

    韩雪军
    1页

    来稿须知

    4页

    数字赋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时代机遇、现实梗阻与实践路径

    韩芳李延平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赋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有利于提升教学目标的适切性、教学活动的精准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数字赋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体现了学习体验个性化、教学效果高效化、教学资源整合化的增长点,以及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内容为核心的关键点。教师数字素养欠缺、数字资源不丰富、数字教学环境不优、数字风险防范不力是当前数字赋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主要困境,需要从提高数字赋能意识、优化数字教学环境、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加强数字资源开发、做好数字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破解。

    数字赋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数字化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大思政"育人体系构建的价值逻辑、主要困境与路径突破

    孙静晶汪鲁才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全育人"与"大思政"育人体系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框架。"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顺应时代改革发展需要,有益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形成协同育人的新格局。打破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存在的认识不深刻、机制不完善、师资不够强、渠道不通畅、资源不丰富等主要困境,高职院校需要塑造"大格局",深化观念认知;完善"大机制",提升保障能力;强化"大合力",提高师资水平;建设"大课堂",打通育人渠道;挖掘"大资源",丰富育人载体。

    三全育人高职院校"大思政"育人体系课程思政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

    李南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技高师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国家教育政策导向要求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彰显体育育人特色。坚持立德树人、以体育人、以文化人、以人为本、实践导向等原则构建了包括目标定位、开展路径、保障机制三个模块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为有效实施该体系,需要凝练课程目标、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养、丰富实践载体、深化评价改革。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体育课程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型教材的价值、特征及建设策略

    赵文平孙友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型教材具有四重价值:有利于破解职业教育教材的困境、是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重要体现、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理念的实现载体、是解决职业教育教学矛盾关系的本质要求。从教材编写、教材内容、教材结构、教材形态四个维度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型教材的基本特征分别总结为: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双主体协力编写、一种依据职业学习规律而筛选重组后的工作知识、一种基于工作结构的学习序化有机组织、基于产教双场域工学形式的多模态话语表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型教材的建设策略为:以产业发展需求引领教材建设方向;进一步加强多元主体跨界协作开发教材;将产教融合贯穿"规划—编写—审核—使用"全过程;为产教融合型教材建设积极营造良好制度环境。

    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基本策略与未来展望

    谭移民谢莉花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贯彻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核心纽带。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在明确目标基本分类、规范基本描述、把握制定依据、构建制定流程的基础上,形成规范、适用的制定策略,为职业院校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提供有力参考。未来,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聚焦综合职业能力目标实现,通过协同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及关联教学过程、评价与目标制定等,确保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朝着整体化设计和描述的方向前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需求和职业要求。

    课堂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职业教育综合职业能力教学评一体

    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专业认同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基于21名职教硕士的扎根理论分析

    谢勇旗饶斌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认同是影响学生学业表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基于扎根理论对H省两所高校的21名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构建职教硕士专业认同影响因素模型。模型显示,职教硕士的心理期望值、读研内外环境、就业认知与情感、学校人才培养综合实力直接影响专业认同;职教硕士读研外部环境和学校人才培养综合实力还通过就业认知与情感间接影响专业认同。提升职教硕士专业认同,职教硕士自身要形塑身份认同意识自觉、自觉规划未来职业生涯;职教硕士培养单位要提升综合育人实力、加强对职教硕士学业和职业生涯的指导;国家和社会要强化职教硕士就业保障制度、营造积极的社会认同氛围。

    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专业认同扎根理论职业教育体系

    数智化赋能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创新探赜

    丁胜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智时代的高职理想信念教育面临从"被动适应"到"主动迎接",从"认知"到"应用",从"技术叠加"到"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发展诉求。数智化赋能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创新,通过搭建理想信念教育空间,有助于增强"阐释力";通过拓展理想信念教育向度,有助于增强"理解力";通过整合理想信念教育数据,有助于增强"领悟力";通过搭建理想信念教育桥梁,有助于增强"感染力"。理想信念教育的"系统进化""迭代升级""虚实结合""互构互嵌"为数智化赋能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基本逻辑。基于此,探索构建了"一核心""双驱动""四维度""五步骤"的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数智化模式。

    数智化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创新

    高职学生自我认知、专业认同与就业压力的关系研究——基于深圳某高职院校2318名毕业生的问卷调查

    宋李翔齐蕊王文涛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全样本调查的方式对深圳市某高职院校14个专业共2318名毕业生的自我认知、专业认同和就业压力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自我认知、专业认同与就业压力均存在显著负相关,自我认知和专业认同水平较低均会产生就业焦虑,增加就业压力。基于上述调查结论,降低就业压力的对策是:从被动转向主动,系统化开展全覆盖的职业规划教育;从封闭转向开放,一体化构建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从分散转向协同,多主体合作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自我认知专业认同就业压力高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