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临床研究
中医临床研究

王仰宗

半月刊

1674-7860

zy@cjocm.cn

010-59431886

102218

北京市昌平区102218-59信箱

中医临床研究/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文献计量学生地黄药理作用的研究

    郑惠文沈晓杰黄艳青王佳慧...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生地黄相关研究分布、来源出版物、研究机构以及引文情况,为了解生地黄相关文献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PubMed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获得文献数据,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和CiteSpace软件对有关生地黄这一研究主题的文献、期刊以及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近40年在生地黄领域研究热点为生地黄拥有调节免疫功能、抗衰老、促进造血、抗肿瘤、抗氧化的药效.共搜索到有效中英文文献1 071篇,其中中国知网中收录676篇,PubMed中收录395篇;在中国知网中生地黄相关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谢宁(28篇),在PubMed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生地黄相关文献发文量最多为WANGJ(13篇);中国知网中重要发文期刊为《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46篇),PubMed中重要发文期刊为《Zhongguo Zhong Yao Za Zhi》(21篇);资助文献量最多的基金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文献244篇.结论:深入了解该领域重要作者、文献、期刊、机构等信息可以获得更多突破性的成果及思路,为今后临床上的科研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在近40年生地黄研究过程中,研究热点随着时间在不断变化,近些年来主要热点为地黄寡糖、细胞增殖、胰岛素抵抗、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目前对于生地黄研究仍有不足,各研究作者联系不强,生地黄研究主观性较强,缺乏统一标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以得到深入的研究数据.

    生地黄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药理作用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检测三黄膏主要成分

    王天明易剑锋王波潘海邦...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对三黄膏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取三黄膏50 mg加入甲醇内标提取液,涡旋后取上清液,用微孔滤膜过滤后准备检测.液相条件:Agilent SB-C18 1.8 μm,2.1 mm × 100 mm色谱柱,以超纯水(加入0.1%的甲酸)和乙腈(加入0.1%的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6 mL/min,柱温40 ℃,进样量2 μL.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源温度500 ℃;离子喷雾电压5 500 V(正离子模式)/-4 500 V(负离子模式);离子源气体Ⅰ(GSⅠ)、气体Ⅱ(GSⅡ)和气帘气分别设置为50、60和25 psi,碰撞诱导电离参数设置为高.三重四级杆扫描使用多反应检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并将碰撞气体(氮气)设置为中等.通过进一步的去簇电压(Declustering Potential,DP)和碰撞能(Collision Energy,CE)优化,完成了各个MRM离子对的DP和CE.根据每个时期内洗脱的代谢物,在每个时期监测一组特定的MRM离子对.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共鉴定和推测出30个化合物,包括11种生物碱类、11种黄酮类、3种萜类、5种酚酸类.结论:通过UPLC-MS/MS鉴定的30种化合物与黄芩、黄连、黄柏主要化合物进行对比后发现,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三黄膏保留了黄芩、黄连、黄柏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今后三黄膏的物质基础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黄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化学成分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公英中5种成分的含量

    李文静王艳萍刘荣宏侯玉娇...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建立了蒲公英药材中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菊苣酸、木犀草素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完善和提高蒲公英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蒲公英药材样品经过超声法提取,分离与检测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2.1 mm× 100mm,1.8 μm),以乙腈(B)-0.4%磷酸水溶液(A)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0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35 ℃.通过专属性考察、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度考察、重复性考察、稳定性考察和加样回收率试验来验证方法学.结果: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菊苣酸和木犀草素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 60~1 920 μg/mL、3.22~103 μg/mL、3.22~103 μg/mL、68.125~2 180 μg/mL 和 3.31~106 μg/mL,以各成分的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2%~101.43%,RSD为0.68%~1.86%,仪器精密度、方法重复性和方法的稳定性良好(RSD均<2%).结论:该方法分离度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良好,加样回收率高,可作为蒲公英的质量控制方法,为蒲公英其他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蒲公英高效液相色谱成分含量测定

    艾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黄文文郭栋姜璐孙咪...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CPPS)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多以西医治疗为主,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艾灸治疗CP/CPPS有良好的疗效,但缺乏循证证据.目的:系统评价艾灸治疗CP/CPP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照检索策略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系统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相关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到2022年4月1日.筛选出艾灸治疗CP/CPPS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主要结局指标:临床有效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hronic Prostatitis Index,NIH-CPSI)评分、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uality of Life,QOL)评分、尿道分泌物(Urethral Discharge,UD)评分、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根据Cochrane手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iew Manager 5.4和Stata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纳入15篇文献,包括1301例患者.试验组临床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1.22,95%置信区间(CI)(1.16,1.30),P<0.000 01]高于对照组.试验组 NIH-CPSI 评分[均数差(MD)=1.55,95%CI(-2.15,5.25],P<0.000 1]、NRS 评分[MD=-0.01,95%CI(-2.37,2.34),P<0.000 1]、QOL 评分[MD=0.12,95%CI(-3.58,3.83),P=0.95]、UD 评分[MD=-1.07,95%CI(-1.42,0.71),P<0.000 1],WBC[MD=2.79,95%CI(1.28,4.30),P<0.000 1]低于对照组.对临床有效率、NIH-CPSI评分进行亚组分析,临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RR=1.20,95%CI(1.13,1.28),P<0.00001;RR=1.33,95%CI(1.56,1.53),P<0.000 1],NIH-CPS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D=0.47,95%CI(-1.46,2.39),P<0.000 1;MD=7.69,95%CI(-1.22,16.50),P<0.0001].结论:艾灸治疗CP/CPPS的疗效和安全性良好,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艾灸疗法治疗结果Meta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胡欣主任中医维持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

    石露露胡旭阳杨洋胡欣...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胡欣主任中医维持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2019年1月-2021年12月胡欣主任中医维持治疗乳腺癌患者的门诊处方102首,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系统(V3.0),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等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①药物频次分析:102首处方共涉及中药133味.用药频次≥40的药物有18味,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药物依次是山药、槲寄生、夏枯草、党参、浙贝母、山慈菇、薏苡仁、红景天、甘草、茯苓.②药物性味归经:平性药物使用频数最多,达724次,占比42.12%;五味以甘、苦为主,占比分别为45.12%和30.76%;归经多归肺、脾二经,其次为胃、肝、心、肾经.③组方规律分析:药物组合67个,包含中药13味,组合频次从高到低依次是山药和槲寄生、山药和薏苡仁、山药和山慈菇、山药和夏枯草、夏枯草和浙贝母等;30条药物关联规则,关联度较高的组合分别为薏苡仁、红景天-山药;槲寄生、薏苡仁-山药;夏枯草、薏苡仁-山药;竹茹-山药;浙贝母、薏苡仁-山药等.结论:胡欣主任中医维持治疗乳腺癌强调其"本虚标实"的病机,临床采用"补脾养胃益肺以固护其本,清热化痰散结以兼顾其标"的治疗思路,对临床上中药维持治疗乳腺癌具有参考意义.

    乳腺癌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用药规律

    基于文献分析抑郁症的证型分布及用药规律

    张佳怡张顺玲钟琳炜杨丞玮...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方法,探讨抑郁症在中医治疗中的证型分布情况及用药规律.方法:采用"主题"为检索项,"抑郁症""证型""证素""中药""中医"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三个中文数据库中检索2011年6月30日-2022年6月30日的与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相关的文献.借助WPS软件建立中医治疗抑郁症整体证型及临床用药数据库,运用Excel进行频数分析,运用SPSS 23.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27篇;涉及证型67种;涉及的病位要素7个,病性要素14个;涉及的方剂共215方,药物类别17种,使用的药物共计160味,出现频次共计2 619次.①涉及的证型67种,其中常见的证型为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心脾两虚证,共占41.05%.②在涉及的病位要素方面以肝为主,其次为脾、心;在病性要素方面以气滞为主,其次为气虚、阳虚.③涉及的药物共计160味,按功效分为17类,补虚药占28.75%,安神药占11.76%,理气药占11.53%.④中医治疗抑郁症所用的中药药性主要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上以脾经为主.结论:抑郁症的病因病机复杂,多为虚实夹杂,病性要素主要为气滞、阳虚和气虚,病位要素以肝为主,但从临床治疗的用药规律分析可知临床治疗抑郁症以补虚为主,归经上以脾经为主.

    抑郁症证素证型用药规律文献研究

    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临床经验总结

    郭志豪黄新艳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不短于3个月的疾病.近年来CKD的发病率、住院率呈逐渐上升趋势.黄新艳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数十年,对CKD的中医病机及辨证施治有独特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黄主任认为CKD的中医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临床上多见脾肾气虚型,兼有湿热、浊毒、瘀血、风邪为标.治疗上,黄主任以顾护脾肾为出发点,在主方中运用补益之品以使正气渐复,祛邪外出;并根据患者标实之不同,予以清利湿热、解毒化浊、活血祛瘀、疏风散邪之法.同时患者病有轻重缓急,用药时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勿令失治误治.除此之外,黄主任还强调,治疗CKD可适当配伍虫类药益肾固本,尤其对减少患者尿蛋白水平有较好疗效.中医外治疗法上,可选用中药保留灌肠、结肠透析疗法降低肾损害,亦可选用中药药浴、腧穴疗法等联合治疗,以增疗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CKD患者往往合并他病,如不寐、痉病、淋证等,影响治疗,因此对合并症的防治不可忽视,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笔者在跟随黄主任诊疗过程中总结了黄师治疗脾肾气虚型CKD的相关临床经验,以供参考.

    慢性肾脏病脾肾气虚本虚标实虫类药外治法

    肾衰解毒汤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吴付弦姜慧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肾衰解毒汤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以期为CRF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60例C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血液透析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肾衰解毒汤浓煎液口服,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s,UAER)水平及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结果:治疗前两组Hcy、β2-MG、BUN、Scr、UAE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cy、β2-MG、BUN、Scr、UAE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低血压、低氧血症、总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解毒汤具有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泄浊解毒之效,联合血液透析可有效改善CRF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的肾小球滤过功能,改善肾功能,改善血液及尿液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减少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从而降低患者的总体透析风险.该方法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经济适用性强,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慢性肾功能肾衰竭血液透析肾衰解毒汤同型半胱氨酸

    印堂及关元透刺法通调任督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董思琪马晶鑫曹金艳田真...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印堂及关元透刺法通调任督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4月于太原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诊断为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21例患者.给予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印堂及关元透刺法通调任督的针刺治疗,具体的取穴包括印堂穴、关元穴、中极穴及双侧太溪穴.7d为一个疗程,患者平均治疗1.48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日排尿次数和中医证候积分,并观察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排尿后的膀胱残余尿量显著减少,日排尿次数显著减少,中医证候积分显著减少,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1例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4%(20/21);所有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基础治疗配合印堂及关元透刺法通调任督的方案对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从膀胱残余尿量、日排尿次数、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中,可以反映出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针刺操作难度低,效优价廉,符合绿色健康的治疗理念,值得在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治疗实践中推广.

    癃闭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针刺临床观察

    加减二陈汤联合十二经流注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内蕴证临床观察

    崔杨霖魏雪晴郭玉梦孔雨晨...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加减二陈汤联合十二经流注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 日照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内蕴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与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再予口服加减二陈汤,并于巳时(9点)针刺大都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商丘穴、阴陵泉穴、地机穴、丰隆穴、水分穴等穴位,隔日1次.治疗8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l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空腹血糖(Glucose,GLU)、餐后 2 h 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nsulin-resistance,HOMA-IR)、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脂联素、肝脏影像学表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的8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G、TC、LDL-C、ALT、AST、GLU、2 h PG、HbAlc、FINS、HOMA-IR水平显著下降,脂联素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变化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与加减二陈汤口服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在降脂降糖的基础治疗上,采用加减二陈汤联合十二经流注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内蕴证患者,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血脂与血糖水平,并可保护肝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脂代谢,临床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二陈汤子午流注针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