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药药理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药药理与临床
中药药理与临床

邓文龙

双月刊

1001-859X

zyyl707@163.com

028-85234707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1号

中药药理与临床/Journal Pharmacolog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双月刊,每期16开48页,是由中国药理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唯一一家中药药理的专门学术刊物,1985年创刊。辟有治法研究、名方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学探讨、学术争鸣、综述等栏目。主要刊载有关中药理学和临床治疗学研究的学术论文。不仅是国内外中药药理学学术交流的主要场所,而且因其突出的导向、示范性和样板作用,成为我国中药药理学的代表性权威刊物,在促进中药药理学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毛冬青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作用及对GFAP、NF-κBp65、VEGFA蛋白表达的影响

    冯永岗刘福宇唐寅博单凯欣...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毛冬青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GFAP、NF-κB p65、VEGFA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毛冬青片的促血管新生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线栓法复制MCAO/R大鼠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银杏叶提取物20 mg/kg组、毛冬青片100、200 mg/kg组;造模后第24 h、3 d、7 d采用Longa评分和平衡木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梗死灶周围脑组织CD31、VEGFA阳性表达情况;免疫荧光双染法观察GFAP/Ne-uN、NF-κB p65/NeuN 阳性共表达情况;Western blot 法检测梗死灶周围脑组织 GFAP、NF-κB p65、Phospho-NF-κB p65、VEGF-R2 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造模后各时间点Longa评分和平衡木评分显著升高(P<0。01);脑组织缺血核心区出现坏死性改变,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且排列紊乱,细胞呈空泡样改变;梗死灶周围脑组织NF-κB p65阳性细胞总数和核易位数、GFAP阳性细胞数、CD31和VEGFA阳性血管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1),NeuN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NF-κB p65、Phospho-NF-κB p65、GFAP、VEGF-R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毛冬青片200 mg/kg组能显著降低造模后第3、7 d的Longa评分和平衡木评分(P<0。01);明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降低NF-κB p65阳性细胞总数和核易位数、GFAP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Phospho-NF-κB p65蛋白表达(P<0。05或P<0。01),明显增加NeuN细胞数、CD31和VEGFA阳性血管数,明显上调VEGF-R2蛋白表达(P<0。05或P<0。01)。结论:毛冬青片通过下调GFAP蛋白表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活化;下调NF-κB p65的核易位和磷酸化表达减轻炎症反应;上调梗死灶脑组织CD31、VEGFA、VEGF-R2蛋白表达,促进血管新生,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组织病理学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毛冬青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星形胶质细胞血管新生神经保护

    基于GEO数据库的玉液汤防治糖尿病肾病lncRNA-miRNA-mRNA转录网络的整合研究

    吴思宇陈鹏德张文祥郭凤...
    68-7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挖掘玉液汤防治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三元转录网络,预测其防治DN的生物标志物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Pharmmapper、Uniprot数据库预测玉液汤的关键活性成分及其靶蛋白,采用GEO数据库筛查正常及DN患者的差异表达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微小RNA(miRNA),将玉液汤预测靶点与DN差异表达的mRNAs(DEmRNAs)取交集得到玉液汤防治DN的靶点,利用String在线平台对其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利用Metascape平台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玉液汤防治DN的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将PPI网络中的玉液汤治疗DN的靶点导入Cytoscape软件进行拓扑分析,利用Cytohubba插件筛选核心靶点,使用miRDB、miRWalk和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核心靶点相关的miRNAs并与DN差异表达的miRNAs(DEmiRNA)取交集,将交集miRNAs导入Starbase数据库预测与之相关的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筛选与DN有关的lncRNA;利用Discovery Studio 2019软件进行核心化合物-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验证。链脲佐菌素(STZ)联合高脂高糖饲料诱导DN大鼠模型,给予玉液汤2。6 g/kg干预,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变化、空腹血糖水平及肾脏组织病理形态,检测尿蛋白、血肌酐和尿素氮含量;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验证差异基因,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玉液汤防治DN的lncRNA-miRNA-mRNA的竞争性内源RNA(ceRNA)网络。结果:预测获得玉液汤防治DN的ceRNA网络由17个关键的lncRNAs、10个关键的miRNAs和13个关键的mRNAs构成。经实验验证,在ceRNA网络中,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玉液汤2。6 g/kg组大鼠尿蛋白、血肌酐和尿素氮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核富集丰富转录本1(Neat1)、X非活性特异性转录本(Xist)、肺腺癌转移性相关转录本1(Malat1)的lncRNA表达和胱天蛋白酶1(Casp1)、组织蛋白酶B(Ctsb)、组织蛋白酶 D(Ctsd)的 mRNA 表达显著下调,miR-361-3p、miR-193a-3p 和 miR-139-5p 的 miRNA 表达显著上调(P<0。01);GO和KEGG分析发现关键靶点主要通过调控细胞凋亡、NOD样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GF-β 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参与肾脏的炎症、纤维化、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自噬等生物学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叶酸、毛蕊异黄酮、槲皮素、淫羊藿苷Ⅰ与核心靶点结合良好。结论:玉液汤可能通过影响糖尿病肾病大鼠lncRNA-miRNA-mRNA转录网络保护肾脏,抑制肾脏炎症,涉及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

    玉液汤糖尿病肾病三元转录网络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滨蒿提取物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抗氧化活性

    刘燕马雪萍史玉柱王雪...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滨蒿提取物减轻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将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醋酸地塞米松2。5 mg/kg组和滨蒿提取物100、200、400 mg/kg组,小鼠连续给药5 d,末次给药后1。5 h鼻腔滴入10 mg/kg LPS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造模后16 h,检测小鼠肺指数,试剂盒检测血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活力或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运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试验及铁离子还原能力测定试验,对滨蒿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体质量和血清SOD活力明显降低(P<0。05),肺指数和血清MPO、MDA、GSH活力或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包括肺泡壁增厚、肺泡出血、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滨蒿提取物200、400 mg/kg组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清MPO活力和GSH含量(P<0。05);滨蒿提取物400 mg/kg组明显降低小鼠肺指数和血清MDA含量,显著升高血清SOD活力(P<0。05),同时还能够减轻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在滨蒿的体外抗氧化试验中,测得其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24。46、17。70、347。3 μg/mL。说明滨蒿提取物在体外具有显著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其清除作用与滨蒿提取物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现一定的剂量关系。此外,滨蒿提取物对铁离子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结论:滨蒿提取物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同时对急性肺损伤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滨蒿提取物急性肺损伤脂多糖抗氧化

    麝香对Aβ1-42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谢林江秦涛宋才友楚志力...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麝香对阿尔兹海默症(AD)细胞模型氧化应激损伤及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LC-MS/MS法分析麝香化学成分。通过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诱导PC12细胞建立体外AD细胞模型,采用CCK-8法测定PC12细胞存活率,考察Aβ1-42对PC12的细胞毒性及麝香对Aβ1-42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麝香对Aβ1-42致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JC-1法检测麝香对Aβ1-42致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采用探针DCFH-DA检测麝香对Aβ1-42致PC12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影响;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试剂盒检测麝香对Aβ1-42致PC12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水平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C12细胞内相关凋亡蛋白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以及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 1)的表达。结果:通过LC-MS/MS法鉴定出麝香的7种化学成分分别为:次黄嘌吟、雄烯二酮、表睾酮、十六碳酰胺、麝香酮、油酸酰胺、硬脂酰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PC12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细胞内ROS水平、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0。05),SOD 和 GSH-Px 活力明显降低(P<0。05 或 P<0。01),BAX、Cleaved caspase-3 和 Keap 1 蛋白表达明显上调,BCL-2、Nrf-2 和 HO-1 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麝香0。025、0。05、0。1 mg/mL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细胞内ROS水平、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1),SOD活力明显升高(P<0。05或P<0。01);其中0。05和0。1 mg/mL组中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1),BAX、Cleaved caspase-3和Keap 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P<0。01);麝香0。1 mg/mL组GSH-Px 活力显著升高(P<0。01),BCL-2、Nrf-2和HO-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结论:麝香通过Nrf-2/HO-1通路显著改善Aβ1-42诱导的AD细胞模型的氧化应激和凋亡。

    麝香β-淀粉样蛋白1-42氧化应激细胞凋亡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Kelch样ECH相关蛋白1信号通路

    天山花楸通过调节Th1/Th2免疫失衡抗哮喘作用及机制研究

    屯妮萨古丽·艾买提江马晓丽常军民李改茹...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天山花楸抗哮喘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PF级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天山花楸1、2、4 g/kg组、地塞米松2 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采用卵清蛋白腹腔注射(10%OVA)和雾化(2%OVA)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次/d,连续给药14 d,每天观察大鼠一般状态。采用无创肺功能测试仪检测哮喘大鼠肺功能、收集其血清、BALF、肺脏及脾脏等样本;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细胞体积分数;ELISA法检测血清及 BALF 中的总 IgE、OVA-IgE、IFN-γ、IL-4、TNF-α 及 IL-6 含量;Western-blot 法检测肺组织中 HMGB1、TLR4、MyD88、NF-kBp65、IKBα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出现明显的哮喘症状、气道高反应性明显增强、肺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改变、脾脏中Th2细胞体积分数明显增加、Th1细胞体积分数明显降低(P<0。05),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总IgE、OVA-IgE、IL-4、TNF-α和IL-6含量明显增加、IFN-γ含量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中HMGB1、TLR4、MyD88、NF-KB蛋白表达明显上调,IKBα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天山花楸1、2、4 g/kg组、地塞米松2 mg/kg组大鼠哮喘症状明显减轻、气道高反应性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病变情况有所改善,脾脏Th2细胞体积分数明显降低、Th1细胞体积分数明显增加(P<0。05),Th1/Th2趋向平衡,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总IgE、OVA-IgE、IL-4、TNF-α和IL-6含量明显降低,IFN-γ含量明显增高(P<0。05),肺组织中HMGB1、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明显下调,IKBα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结论:天山花楸水提物具有抗哮喘药理活性,其抗哮喘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Th1/Th2免疫失衡,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实现的。

    天山花楸哮喘气道高反应性Th细胞细胞因子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高迁移率蛋白1

    基于谱效关系的独一味抗小鼠耳肿胀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康点点张蓉蓉詹琥珀孙杰玉...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谱效关系研究并经实验验证,阐明独一味抗炎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对12批不同来源的独一味进行HPLC分析,建立指纹图谱。基于小鼠耳肿胀模型,测定各批次独一味水提物的耳肿胀率及其抑制率、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及文献对比,分析独一味水提物中与抗炎药效关联较强的成分,验证其在独一味水提物抗炎药效中的贡献度。结果:建立了独一味水提物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 16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指认,辨识了山栀子苷甲酯、8-O-乙酰山栀子苷甲酯、连翘酯苷B和木犀草苷等7个特征峰成分,除胡麻属苷、芦丁含量较低外,其余5种成分均有较高含量。二甲苯致耳肿胀试验结果表明,12批独一味水提物均有抑制耳肿胀作用。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和文献对比研究分析,推测山栀子苷甲酯、8-O-乙酰山栀子苷甲酯、连翘酯苷B、木犀草苷与独一味水提物抗炎作用密切相关,对此4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含量测定结果依次为(15。319±4。228)、(26。156±7。174)、(14。376±5。817)、(12。756±2。570)mg/g。以对照品模拟活性成分配比构建药效对比验证实验确认了这一推测。结论:山栀子苷甲酯、8-O-乙酰山栀子苷甲酯、连翘酯苷B、木犀草苷可能为独一味水提物抗炎药效的关键成分群。

    独一味谱效关系抗炎灰色关联度山栀子苷甲酯8-O-乙酰山栀子苷甲酯连翘酯苷B木犀草苷

    咸味黏液质型银屑病维医成熟及清除疗法与神经内分泌关联性研究

    赛提阿洪·阿卜力克木伊力范江·库尔班买买提江·吐尔逊李治建...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咸味黏液质型银屑病维医成熟及清除疗法与神经内分泌关联规律,为咸性黏液质型银屑病维医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项目以37例临床住院咸味黏液质型银屑病病例为研究对象,评价患者治疗前及给予成熟剂和清除剂后证候指标,同时以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分析患者治疗前及给予成熟剂和清除剂后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isol)、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水平。结果:治疗前主症发生频率100%,次症发生频率82。5%;成熟剂治疗后主症发生频率32。5%、次症发生频率35。6%;清除剂治疗后主症发生频率7。5%、次症发生频率9%。治疗各阶段,即成熟剂治疗后皮损严重程度(PASI)评分、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银屑病静态临床医生整体评估(PGA)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清除剂治疗后PASI评分、DLQI评分、SDS评分、PGA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成熟剂治疗后总有效率89。1%,清除剂治疗后97。3%,成熟剂治疗后ACTH指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清除剂治疗后ACTH、Cortisol、CRH、5-HT、DA指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清除剂治疗后DA指标显著低于成熟剂治疗后(P<0。05)。清除剂治疗后有3例患者治疗期出现腹泻、腹胀、恶心等轻度不适,但停药自行缓解。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无明显异常。结论:成熟剂和清除剂治疗后咸味黏液质型银屑病的主症、次症明显改善,尤其给予清除剂作用更明显,这与相关神经内分泌因子调节,恢复患者内环境稳态有关。观察期间受试者未出现过敏反应和不良反应。

    维吾尔医银屑病成熟剂清除剂5-羟色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神经内分泌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冻伤动物模型分析

    谢逸轩王赛朱飞鹏苗明三...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冻伤是因外界低气温或接触低温冷冻物品对机体造成的损害,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冻伤发病率持续升高,尤其是军事人员及北方寒冷地区,因此制备良好的冻伤动物模型对于临床诊治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以及PubMed等搜索引擎,以"冻伤"为主题词,"动物模型"为关键词,对冻伤模型进行归纳总结,筛选出可供参考的动物模型,并基于冻伤的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根据中西医病因病机、模型判定指标及诊断标准,分析其模型特点及原理,得出临床吻合度。发现冻伤建模方法主要分为液氮法、低温液体浸泡法及模拟自然环境联合冷冻法,制备模型中单因素低温冷冻病理模型,因其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建模周期较短,成功率高多被采用;且国外采用重复冷冻或连续冷冻的方法,应用干冰冷冻磁铁吸附于皮肤褶皱处,能够限制体温下降而有效提高生存率,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目前制备方法大多数为联合因素联合造模方法,能够很好体现出临床患者的中医证候及西医病理特点。吻合度赋值是作为与临床真实患者所比较的依据,与其结合可更好地研究冻伤的发病原因及病理机制,以期为构造出更符合临床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冻伤临床特点动物模型检测指标中西医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老年衰弱综合征动物模型分析

    赵佳峪郑珺杨琳王振裕...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老龄化程度加深,衰弱成为近年老年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建立契合临床的衰弱模型相当重要。本文基于老年衰弱的中西医临床诊断和病证特点,总结当前衰弱模型的制作方法,评价其优势与局限并进行吻合度分析。结果显示脂多糖诱导衰弱法西医吻合度最高,自然衰弱法中医吻合度最高,此外应用衰弱指数为评估工具的动物模型更贴合临床病证特点,诱导衰弱法能带来更丰富的中医证候要素。这为未来建立更贴合临床的衰弱模型,建立统一的衰弱评估标准提供了思路,能更好地推动老年衰弱综合征的深入研究。

    老年衰弱综合征动物模型病证结合中西医衰弱指数Fried表型

    2020版《中国药典》42种有毒中药外用特点分析

    刘广运白莉苗明三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有毒中药的外用方法及特点,明确有毒中药外用的安全剂量范围,规范有毒中药的外用,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毒性反应的发生,为临床使用有毒中药提供理论数据支撑。方法:筛选有毒中药临床外用研究文献,归纳有毒中药主治疾病,使用剂量,赋型方法及剂型,治疗周期,禁忌不良反应和解救措施。结果:42种有毒中药外用以膏剂为主,且以陈醋、蜂蜜和姜汁为主要的赋型剂,治疗频次多数为每日一次,治疗周期以两周至三周为主。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有毒中药如甘遂、(制)天南星、硫黄、制川乌、白附子、木鳖子、芫花及制草乌等均高于药典中的安全内服剂量,朱砂外用剂量可达到10g。多数的有毒中药在出现不良反应时,以胃肠道反应为主,伴随有头晕、冷汗、恶心等症状;轻粉、狼毒外用时易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金钱白花蛇、蟾酥等动物来源中药则易引起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应慎用。结论:有毒中药外用势必较内服安全,通过数据分析阐明了有毒中药在临床应用的特点及方法,明确了有毒中药在临床外用方面的安全剂量范围,基于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治疗的高效性来考虑,有毒中药外用的发展前景很好且研究空间巨大。

    有毒中药外用外治中国药典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