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学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

康廷国

月刊

1673-7717

zhzyyxk@vip.163.com

024-31207045

110032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中华中医药学刊/Journal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补肺养心汤联合步行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肺气虚证心功能、心室重构的影响

    李莉英祁珩杨见青严寒...
    206-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补肺养心汤联合步行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肺气虚证患者心功能、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慢性心力衰竭心肺气虚证患者,采用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常规西药规范治疗,对照组同时开展步行训练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补肺养心汤口服联合步行训练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及心室重构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主症及次症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积分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le posterior wall,LVPW)及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 VS)、6 min 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ing test,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VEDD、LVESD、LVPW、IVS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LVEF、6MWT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 1(Endothelin-1,ET-1)、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T-proBNP、ET-1、IL-6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NO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肺养心汤联合步行训练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肺气虚证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及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及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补肺养心汤步行训练慢性心力衰竭心肺气虚证心功能心室重构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结合针刺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失眠的效果观察

    王宏君孙亚男王晓燕张润莲...
    210-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结合针刺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失眠(Cancer related insomnia,CRI)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月来医院就诊的CRI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安眠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结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神经递质[5-羟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 acetic acid,5-HIA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细胞介素-1 β(Interleukin-1β,IL-1β)]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86。00%,43/5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4。81±1。34)分、(5。21±1。27)分,均低于对照组[(6。53±1。26)分、(8。49±1。63)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5-HIAA、IL-4、IL-6 水平分别为(18。31±4。82)ng/mL、(22。63±6。05)ng/mL、(16。78±3。22)ng/mL,均低于对照组[(20。74±3。06)ng/mL、(28。94±5。17)ng/mL、(19。43±4。59)ng/mL](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5-HT、IL-1β 水平为(0。58±0。11)ng/mL、(14。54±3。16)ng/mL,均高于对照组[(0。53±0。08)ng/mL、(11。72±2。28)ng/mL](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特殊不良反应。结论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结合针刺治疗CRI具有良好效果,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调节神经递质及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安全性。

    肿瘤相关性失眠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针刺疗效

    独参汤结合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凝血功能和子宫复旧状况的影响

    措毛吉才德吉万玛南杰李海艳...
    214-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独参汤结合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和及子宫复旧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2年4月医院收治的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心跳和心率等数据变化。检测出血量,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可按摩患者子宫,帮助止血。肌内注射宫缩素,每12 h注射1次,剂量为10 U,并将米索前列醇400置入产妇肛门。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独参汤治疗。将30 g生晒参和1000 mL蒸馏水煎,煎至150 mL,胎儿娩出后,每8 h 口服1次,1次30mL。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4 h、产后48 h和产后72 h的出血量。收集方法:羊水排尽后,更换尿垫和吸引瓶,采用称重法计算。分别在生产前、治疗后24 h抽取静脉血,使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产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宫腔积血发生率、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率、恶露持续时间和宫底高度,比较治疗疗效。结果 研究组中达到显效标准的有21例,占比43。75%,达到有效标准的有23例,占比47。92%,无效的有4例,占比8。33,总有效率为91。67%(44/48)。对照组中达到显效标准的有17例,占比35。42%,达到有效标准的有20例,占比41。67%,无效的有11例,占比22。92%。组间结果比较显示,x2=3。872,P=0。049;研究组产后24 h、产后48 h和产后72 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凝血相关指标PT、APTT和T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FI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组间结果比较显示,研究组治疗后PT、APTT和TT水平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宫腔积血发生率、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恶露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宫底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独参汤结合米索前列醇有助于改善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出血量,改善凝血相关指标,缩短恶露持续时间,降低宫腔积血发生率,促进子宫复旧,具有较好地临床应用价值。

    独参汤米索前列醇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凝血功能子宫复旧宫腔积血研究

    健脾散结方联合载药微球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

    张金忠朱冬霞李富永郭晓青...
    218-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健脾散结方联合载药微球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医院2021年8月—2022年12月住院的中晚期肝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载药微球栓塞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健脾散结方联合载药微球栓塞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实体瘤客观疗效,症状改善率,体质量变化和卡诺夫斯基健康状况量表(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s,KPS)评分,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糖类抗原 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实体瘤客观疗效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3。33%(25/30)、66。67%(2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稳定率分别为96。67%(29/30)、73。33%(22/3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93。33%(28/30)、70。00%(21/3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体质量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并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71。31±9。22)分vs(64。54±7。26)分](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标志物AFP、CA199、CA125水平降低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72±6。34)μg/L、(34。08±3。10)U/mL、(127。71±29。65)kU/L vs(34。08±5。26)µg/L、(37。67±4。35)U/mL、(156。83±27。54)kU/L](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散结方联合载药微球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能够更好地抑制肿瘤病灶的生长、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并且安全性良好,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提供了可行的思路、方法及指导依据。

    肝癌中晚期健脾散结方载药微球栓塞疗效生活质量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

    电针联合膈肌起搏器对卒中后呼吸功能障碍肺功能、膈肌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陈秋菊刘悦田玉晴郝振民...
    22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电针联合膈肌起搏器对卒中后呼吸功能障碍患者肺功能、膈肌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卒中患者中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共15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7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膈肌起搏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每分钟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PaO2)、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脑肌运动幅度、脑肌电位(electrical activity of diaphragm,EAdi)峰值以及 Barthel 指数(Barthel index,BI)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FVC、MVV及FEV1均升高,且观察组的各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Pa02均升高,且观察组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PaCO2均降低,且观察组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膈肌运动幅度增加(P<0。05),对照组的膈肌运动幅度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的运动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EAdi峰值均上升,且观察组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BI均上升,且观察组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联合膈肌起搏器可改善卒中后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肺功能和膈肌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卒中后呼吸功能障碍电针膈肌起搏器肺功能膈肌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益气健脾方联合蟾酥注射液对晚期胃癌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赖慧张林松臧明轩李建...
    226-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益气健脾方联合蟾酥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效果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85例晚期胃癌患者(2021年3月—2022年12月收治)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2例)采取化疗治疗,中医方案组(43例)患者化疗治疗基础上结合益气健脾方及蟾酥注射液治疗,指标观察:各组疗效、治疗不良反应、中医证候积分(上腹痛及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消瘦乏力、呕血黑便等)变化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炎症因子指标变化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变化、胃肠激素指标变化、肿瘤生活质量评分标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变化。结果 对照组与中医方案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52。38%(22/42)vs 76。74%(33/43)],P<0。05;中医方案组患者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各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上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消瘦乏力、呕血黑便等)、糖类抗原 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及糖类抗原 72-4(carbohydr ateantigen72-4,CA72-4)、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等肿瘤标志物水平、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 8,IL-8)与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炎症因子指标、CD4+T 淋巴细胞(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CD4+)、CD8+T 淋巴细胞(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CD8+)、CD4+/CD8+等 T 淋巴细胞亚群指标、胃蛋白酶原 Ⅰ(pepsinogen Ⅰ,PG Ⅰ)与胃蛋白酶Ⅱ(pepsinogen Ⅱ,PG Ⅱ)、胃液素(gastrin,GAS)等胃肠激素、KPS评分等指标比较,均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上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消瘦乏力、呕血黑便等)、CA19-9及CA72-4、CEA、IL-6、IL-8及TNF-α水平均降低,中医方案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4+、CD8+、CD4+/CD8+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中医方案组CD4+上升,CD8+下降,CD4+/CD8+指标上升(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PG Ⅰ及PG Ⅱ、GAS水平及KPS评分均上升,中医方案组PG Ⅰ及PGⅡ、GAS水平及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健脾方联合蟾酥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有助于提升晚期胃癌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及胃肠激素,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治疗安全可靠。

    晚期胃癌益气健脾方蟾酥注射液T淋巴细胞亚群胃肠激素不良反应疗效

    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临床观察

    李智全姚涛张靖芳
    230-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2年10月医院诊治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干预,观察组给予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中医症状积分,透析充分性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主要中医症状疲惫乏力、口干、皮肤干燥、头晕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以上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尿素清除指数(Urea clearance in-dex,Kt/V)、平均时间尿素值(Time-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urea,TACure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io,U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 察组KT/V、TACurea、CRP及UR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24%(6/49)、16。33%(8/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血压水平,降低心率,减轻患者症状,增强透析充分性,并且安全性可靠,是可行性方案。

    血液透析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低温养元益肾散

    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甘雪峰李根林崔永霞吴宿慧...
    234-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在中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临床治疗药物中占半壁江山的中成药开展临床综合评价也势在必行,近日《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指南(2022年试行版)》已发布。相比较于化学药品、生物制剂等现代药物,中成药有其自身特色,目前符合中医药特色的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方法尚在建立之中,并亟待规范和完善。通过对现有报道的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方法(包括证据收集与决策两个层面)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应用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针对中成药自身特点,提出了 自己的观点,为广泛开展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提供方法学参考。

    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评价维度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针刺结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膝过伸临床疗效观察

    林宇煌李长君王身芳梁玉林...
    239-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采取针刺结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三亚市中医院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9例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2022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纳入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49例)与研究组(5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结合针刺及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各组数据观察:膝过伸治疗效果、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疗效、治疗前后膝过伸次数变化与10 m步行测试时间变化、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FAC)评分变化、简式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变化以及Berg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变化、步态空间参数(步频、步速、步幅)变化、测定伸肌及屈肌峰力矩评估治疗前后患者肌力水平变化、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指标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膝过伸治疗效果、膝关节ROM疗效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膝过伸次数均减少,10 m步行测试时间缩短,FAC评分、FMA评分、BBS评分、步态空间参数(步频、步速、步幅)、伸肌及屈肌峰力矩均改善,CRP、IL-6、TNF-α水平均下降,而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膝过伸次数少于常规组,10 m步行测试时间短于对照组,FAC、FMA评分、BBS评分、步态空间参数(步频、步速、步幅)、伸肌及屈肌峰力矩等指标优于常规组,CRP、1L-6、TNF-α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针刺结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膝过伸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改善,值得应用。

    脑卒中后膝过伸针刺功能性电刺激疗效下肢功能炎症因子水平

    绿萼梅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夏梦秋王瑞王星晨杨兰香...
    243-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萼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花蕾,产地广阔,民间应用历史悠久,主要含有黄酮类、苯丙素类、花青素类、挥发性成分、有机酸成分等化学成分,具有疏肝解郁及开胃生津的功效,主治胁肋胀痛,脘闷胀气,纳食不香,咽中似有物作梗等。药理研究表明,绿萼梅提取物有抗抑郁、抗氧化、抑菌、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胃病,癔球症,淋巴结核等症状。就近年来有关绿萼梅的相关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核心概念,从传统药性、拓展功效性、化学成分可测性等方面进行绿萼梅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结果发现与其传统功效及拓展功效相关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主要为苯丙素类及黄酮类成分,并初步预测出绿原酸、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芦丁、异鼠李素、柚皮素、山柰酚和咖啡酸等成分可作为绿萼梅质量标志物的候选化合物,为建立和完善绿萼梅质量标准提供依据,以期为绿萼梅药材质量的深入研究及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绿萼梅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