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学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

康廷国

月刊

1673-7717

zhzyyxk@vip.163.com

024-31207045

110032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中华中医药学刊/Journal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铁死亡干预结直肠癌细胞耐药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袁见孟丹仇奕文俞洋...
    15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耐药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晚期治疗的难点,而铁死亡(ferroptosis)作为一种不同于凋亡、坏死、自噬等传统途径的新兴死亡形式,能通过脂质过氧化的方式绕过CRC的耐药环节,进而诱导细胞死亡,为克服CRC耐药提供了新的干预靶点及治疗思路。详细论述铁死亡及CRC耐药的机制,探索相关干预靶点,从铁死亡干预化疗耐药、靶向耐药、免疫耐药等角度出发,总结近年来有关铁死亡干预CRC耐药细胞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我国传统中药提取物诱导耐药CRC细胞铁死亡的近期研究,为后续更进一步的机制探索及临床研究打下基础。

    铁死亡耐药结直肠癌治疗策略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半胱氨酸/谷氨酸抗转运系统脂质活性氧

    川芎嗪及相关制剂联合用药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进展

    冯科冉吴娅丽杨柳青泥文娟...
    157-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活血化瘀类中药在保护脑血管作用方面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是从中药川芎中提取出来的吡嗪类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扩张血管等多重作用。大量的体内外研究证实TMP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保护神经元、抗炎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等方式对脑血管疾病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对TMP的脑血管病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并针对目前有关TMP的联合用药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明确TMP的治疗途径和作用机理,进而促进TMP研究的开展以及临床上更好地应用。

    川芎嗪吡嗪类生物碱联合用药脑血管疾病

    黄连及其配伍在消渴病中的应用

    吴梦梦周迪夷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连味苦性寒,善泄善燥,是消渴病治疗中应用颇广的传统中药之一。现代研究表明黄连的主要成分小檗碱可通过多条细胞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改善胰岛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且可减少血管内皮损伤,降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风险。黄连单药使用即可对消渴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与木香、葛根、人参、天花粉、黄芩、知母等相伍成药对,既可增强临床效果,又可防其苦寒败胃。黄连复方葛根芩连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黄连解毒汤、半夏泻心汤、黄连温胆汤、小陷胸汤则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发挥作用,达到降糖减脂、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总之黄连及其配伍可通过抑制糖异生、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胰岛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等多重途径,标本兼治,实现降糖降脂、延缓糖尿病进展之功效。对黄连单药及其药对、复方在消渴病治疗中的应用作以叙述,以期为消渴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黄连消渴病糖尿病配伍

    经方辨治焦虑研究现状与思考

    张文婷杨涵朱佩轩闫永煌...
    167-173,后插25-后插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方辨治焦虑历史悠久,临证应用得法,效如桴鼓。通过系统梳理应用经方辨治焦虑的相关研究,分别从年度发表数量、国内外发表情况、所涉及的经方及文献研究类型对现有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对经方辨治焦虑的诊断与分型、干预措施、合并病或伴发病、证型与证素分布、结局指标、方药量效情况等方面分析临床研究现状,同时从焦虑动物模型、药效机制、量效研究等方面分析基础研究现状,并针对现有经方辨治焦虑研究之不足作以深入思考、提出相应策略,为经方辨治焦虑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见解。

    经方焦虑现状临床研究基础研究

    箭叶淫羊藿叶片不同发育时期黄酮类成分形成与元素含量关系研究

    周省委陈璐董宁乔璐...
    173-179,后插28-后插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et Zucc。)Maxim。叶片不同发育时期黄酮类成分变化与元素积累的规律,揭示其黄酮类成分的形成机制。方法 以箭叶淫羊藿叶片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发育时期分为t1~t6共6个时期,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醇苷含量;实时荧光定量法(RT-qPCR)测定17个与黄酮类成分合成关键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25种元素含量;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黄酮类成分与元素的关系。结果 淫羊藿苷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朝霍定A、朝霍定B、朝霍定C、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显著降低,但是5种黄酮类成分总量却显著升高,在t4和t5时期大量积累。大部分黄酮类成分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量在t4和t5时期显著上调,在t2时期显著下调,不同基因的表达量随叶片发育而变化;叶片中元素Mg、Ca、Ti、Mn、Fe、Sr和Ba元素含量显著升高,元素K和Co含量显著降低;元素P、K、V、Cu的含量与箭叶淫羊藿中黄酮类成分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 箭叶淫羊藿叶片中黄酮类成分形成过程受到叶片发育程度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黄酮类成分在叶片发育后期大量积累。

    箭叶淫羊藿黄酮类成分基因相对表达量元素组间相关性分析

    中药厚朴产地加工发汗前后所含挥发油抗氧化活性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效研究

    张倩张芮苑邓鸿丹王李琳...
    180-185,后插33-后插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厚朴发汗前后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药效作用。方法 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总还原力的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厚朴发汗前后挥发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将42只雄性ICR小鼠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建立经典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模型,记录正常组、模型组、发汗厚朴挥发油高剂量组、发汗厚朴挥发油低剂量组、未发汗厚朴挥发油高剂量组、未发汗厚朴挥发油低剂量组、柳氮磺吡啶组相关指标差异。结果 发汗前后厚朴挥发油均具有一定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且发汗厚朴挥发油在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上更佳;发汗前后厚朴挥发油高剂量组及柳氮磺吡啶组均可改善DSS造成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升高,恢复DSS小鼠肠道组织的病理状态,改善脾脏系数和单位长度结肠质量,调节小鼠结肠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结肠黏膜细胞中闭合蛋白(claudin-1)和闭锁蛋白(Occludin)的表达,且发汗后药效更强。结论 发汗前后厚朴挥发油均具有抗溃疡性结肠炎及抗氧化作用,且发汗后厚朴挥发油的效果更佳,进一步阐释了厚朴产地加工发汗的科学性。

    溃疡性结肠炎厚朴挥发油发汗抗氧化

    中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干预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常卓朱慧周雪明姜北...
    186-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绝经期抑郁症(perimenopausal depressive disorder,PDD)是一种围绝经期女性高发的情绪障碍类疾病,严重威胁患病女性的生理、心理健康。PDD的发病机制与激素水平波动、单胺类神经递质减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 pituitary adrenal axis,HPA)失调、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ic pituitary ovarian axis,HPO)失衡、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 A)系统失调等相关。其中,HPO失衡似乎更与PDD特殊的性别、发病时期关系密切,故也成了研究的热点。抑郁症一直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特别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治疗对于PDD的防治研究也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成果。通过对近5年的文献整理,围绕HPO轴在PDD中的作用,中医药调节HPO轴干预PDD的理论基础,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及中药单体化合物通过调节HPO轴治疗PDD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性叙述。

    中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围绝经期抑郁症

    运脾止泻方结合神阙灸治疗小儿泄泻临床效果观察

    李冬梅周维维任耀全周黎黎...
    19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运脾止泻方结合神阙灸治疗小儿泄泻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合计纳入79例泄泻患儿(2020年7月-2022年10月)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39例、40例,参照组患儿采取基础治疗+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运脾止泻方及神阙灸治疗,数据观察:患儿临床疗效、止泻时间及腹痛消失时间、大便正常时间、大便质地及大便质量、大便性状评分、治疗前后患儿中医证候(大便稀薄、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等)积分变化、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治疗前后患儿肠道菌群(肠球菌、酵母真菌、乳杆菌)变化情况、用药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患儿家属治疗满意率。结果 参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2。05%(32/39),低于观察组患儿97。50%(39/40),P<0。05;与参照组患儿比较,观察组止泻时间及腹痛消失时间、大便正常时间均更短,大便质地及大便质量、大便性状评分均更佳,P均<0。05;两组患儿治疗前中医证候(大便稀薄及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等)积分及CRP水平比较,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中医证候(大便稀薄及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等)积分、CRP水平均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中医证候(大便稀薄及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等)积分、CRP水平优于参照组患儿,P<0。05;治疗前各组患儿肠道菌群(肠球菌、酵母真菌、乳杆菌)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儿肠球菌与乳杆菌均显著上升,而酵母真菌均下降,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肠球菌与乳杆菌数量多于参照组,酵母真菌比参照组少,P<0。05;观察组患儿无不良反应(0。00%),参照组出现1例呕吐(2。56%),可自行缓解,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率(97。50%,39/40)显著高于参照组患儿家属满意率(82。05%,32/39),P<0。05。结论 运脾止泻方结合神阙灸治疗小儿泄泻临床效果显著,可较好改善患儿肠道菌群情况,从而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治疗安全可靠,患儿家属较为认可,值得应用。

    小儿泄泻运脾止泻方神阙灸蒙脱石散疗效不良反应

    明目地黄汤治疗肝肾不足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疗效及对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和视力变化的影响

    刘莉赵明理李昊洋
    195-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明目地黄汤治疗对肝肾不足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及视力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94例黄斑变性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康柏西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明目地黄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使用OCTA检测中心凹层浅层的黄斑厚度及血管血流密度、中心凹旁浅层黄斑厚度及血流密度、检测脉络膜新生血管面积(area of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CNV、黄斑中心凹厚度、黄斑中心凹旁厚度、黄斑中心凹血流密度和黄斑中心凹旁血流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黄斑中心凹旁血流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NV、黄斑中心凹厚度、黄斑中心凹旁厚度水平和黄斑中心凹血流密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眼压和BCV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眼压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CV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EGF、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9%(43/47)显著高于对照组74。47%(35/47)(x2=4。821,P=0。02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89%(7/47)略高于对照组8。52%(4/47),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27,P=0。336)。结论 明目地黄汤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眼底出血和新生血管眼底情况、利于视力恢复,改善OCTA的表现。

    明目地黄汤肝肾不足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OCTA视力

    七味都气丸加味辅助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血肌酐、免疫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的影响

    花荣张家春胡金秀
    199-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七味都气丸加味辅助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血肌酐、免疫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医院(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106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七味都气丸加味+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噻托溴铵治疗)与对照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各5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触发蛋白-1(sTREM-1)、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炎性因子,以及CD4+、CD8+、CD4+/CD8+、PaO2、PaCO2、心率及呼吸频率的变化、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pred、血肌酐、最大自主通气量(MVV)。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用药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50/53),显著高于对照组(77。36%,41/5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5/53),显著低于对照组(22。64%,12/53)(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PCT、sTREM-1、IL-6及IL-10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和CD4+/CD8+水平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高于本组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PaCO2、心率和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FEV1%pred和MVV高于对照组,血肌酐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七味都气丸加味辅助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对重度COPD患者的疗效更佳,快速缓解患者体征与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少,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机体的炎性因子水平、肺功能、血肌酐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值得采用。

    七味都气丸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噻托溴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T淋巴细胞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