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针织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针织工业
针织工业

邓淑芳

月刊

1000-4033

zzgybjb@yahoo.com.cn

022-27382711 27385020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鹊桥路25号

针织工业/Journal Knitting Industrie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针织工业》是目前全国针织行业唯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被推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多次被评为国家纺织工业局优秀期刊和天津市优秀期刊。《针织工业》创刊于1973年,多年来,为促进我国针织工业发展,加强针织工业科技信息交流,本刊密切注视国内外针织科技、针织生产方面的发展动向,大量搜集和报道了针织及染整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情况。对行业的实用技术、技改经验进行了推广。交流了许多企业的管理经验,同时也注意到相关行业的发展对针织行业的推动作用。《针织工业》的读者对象为针织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大专院校师生,及针织机械、针织原料、染整机械、染化料助剂、纺织品贸易等针织相关行业的有关人员。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均可定阅。凡于当地邮局错过订阅的读者,可直接向本编辑部索取订单。另本编辑部还备有1994年至今的合订本,每年装订为一本,欢迎选购。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TiO2-Ag2S-rGO三元复合棉织物自清洁工艺

    欧阳泽宇姜会钰姚金波朱君江...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增强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用水热法制备TiO2-Ag2S-rGO三元复合物并将其整理到棉织物上,以赋予棉织物自清洁性能.对制备的三元复合物进行XRD分析,并对整理后的棉织物进行SEM分析.探究钛酸四丁酯的用量、合成温度、合成时间以及体系pH值对三元复合物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以得到最佳试验工艺.结果表明,三元复合物合成并成功附着在棉织物上;最佳试验工艺为:合成温度160 ℃、合成时间9 h、体系pH值为7以及钛酸四丁酯浓度为0.13 g/mL;光照4 h后,TiO2-Ag2S-rGO三元复合棉织物上的亚甲基蓝基本消失,验证了织物的自清洁性能.

    自清洁TiO2Ag2S三元复合功能性整理

    基于图像处理的数码印花棉织物色差检测

    燕雨谭艳君苗润丰高鹏福...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织物色差等级评定目前主要依赖于人工对比标准样卡进行判定,其等级判断易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为对棉织物色差进行客观、全局化评定,文中提出3种基于OpenCV的织物色差评定方法:首先在D65光源下获取标准样卡的不同色差等级灰度图像,使用高斯滤波对图像进行降噪,然后分别采用MSE均方误差、PSNR峰值信噪比、SSIM结构相似性指数算法对标准样卡灰度图像进行量化处理,建立并寻找最佳模型.为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采用数码印花对经过不同前处理工艺的棉织物喷印染色作为测试样本,通过模型得到色差等级,并与人工评定色差结果对比.结果表明:3种图像处理评定织物色差模型的评定结果均与人工评定具有高度一致性,图像处理方法更加简洁、客观和高效.

    图像处理数码印花棉织物色差模型建立

    黏胶与锦纶合股丝黑色活性一浴染色工艺

    况余春董富荣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黏胶和锦纶两种纤维的形态结构以及染色性能,并对生产工艺进行分析,从染料选择、助剂选用及生产成本控制等方面探讨黏胶与锦纶混纺纱黑色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的可行性,分析质量符合性和生产成本,并与传统工艺比较优缺点,最后给出黏胶与锦纶混纺纱黑色活性染料染色工艺及优点.

    黏胶与锦纶合股丝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质量成本

    茜素-Al(Ⅲ)络合物制备及对涤纶针织物的染色

    桑雨蒙张子琪欧卫国张瑞萍...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缩短染色流程,制备茜素-Al(Ⅲ)络合染料,采用紫外-可见和红外光谱对络合物进行表征,分析茜素-Al(Ⅲ)络合染料用于涤纶针织物的染色效果,并与同媒染色工艺对比.结果表明:茜素-Al(Ⅲ)络合染料制备的优化工艺参数为:n(茜素)∶n(Al3+)=2∶1,pH值为5.00,反应温度40 ℃,时间30 min;当染色pH值为3.00时,络合染料染色的黄色谱涤纶织物K/S值增加了81.69%;当染色pH值为9.00时,络合染料染色的红色谱涤纶织物染色K/S值增加了 11.72%;茜素-Al(Ⅲ)络合染料染色涤纶织物的耐干摩擦色牢度3级以上,耐湿摩擦色牢度2~3级以上,耐皂洗变色牢度4~5级.

    茜素茜素-Al(Ⅲ)络合染料染色涤纶针织物

    楚漆器凤鸟图案在针织衫中的创新应用

    郑祖芳王静雯郭林涵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楚漆器纹样作为楚漆器艺术文化发展的产物,在造型艺术中占具重要地位,具有一定的美学意蕴和研究价值.文中分析楚漆器纹样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以楚漆器凤鸟图案为例,运用图案形态提取创新模型来提高图案边缘形态的精确率;利用李克特7级量表法,通过用户感知评价得出最有代表性的凤鸟形态;从图案形态、色彩、现代图形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运用于针织衫中,使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针织衫相融合,为中国传统图案元素在针织服饰中的创新应用提供参考.

    针织衫楚漆器纹样凤鸟图案图案形态提取图案设计创新设计

    针织服装悬垂型褶裥的造型方法解析

    殷周敏杨晶莹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悬垂型褶裥在服装尤其是针织服装设计中应用广泛,成为时尚元素之一.文中分析悬垂型褶裥在针织服装上的设计应用与理论研究现状、悬垂型褶裥的分类和个性特点,以及针织面料对悬垂型褶裥的适用性.从应用方式和设计方法两个方面,探讨悬垂型褶裥在针织服装上的主要表现形式,归纳针织服装上悬垂型褶裥的各类造型技术方法.该研究可为针织面料特性的有效利用和针织服装的创新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

    针织服装悬垂型褶裥造型方法针织面料

    传统织锦面料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王德才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非遗传统织锦面料进行研究,运用造型分析法、实物调研法,分析织锦纹样造型特征及织造特点,研究织锦面料传统纹样精华及其在现代面料纹样设计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设计实例进行应用分析,研究织锦面料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运用现代设计思维,使织锦面料及图案逐步成为代表中国的、世界认可的流行高档服装面料元素;进一步研究运用我国传统织锦面料元素进行现代服装设计,为原创设计师提供设计素材.

    织锦面料图案造型设计中国传统色服装设计

    葡萄糖仿生纤维定性鉴别方法探讨

    方方漆春一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找出定性鉴别葡萄糖仿生纤维的方法,选取手感目测、燃烧、显微镜观察、化学溶解、熔点法和红外光谱6种纤维定性鉴别方法,根据每种方法的特点选取4种纤维进行对比分析,尝试找出鉴别葡萄糖仿生纤维的简便方法.通过试验分析得出:葡萄糖仿生纤维的鉴别需要结合色泽、纤维特殊燃烧现象、熔点差异和显微镜观察,可以将化学性能相近的聚乳酸纤维排除,选用二氯甲烷试剂或红外光谱法进行辅助确认,几种方法相互验证可以准确定性鉴别葡萄糖仿生纤维.

    纤维鉴别葡萄糖仿生纤维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熔点法红外光谱法

    GC-ECNI-MS法检测纺织品中氯化松节油

    林金美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负化学离子源-质谱法(GC-ECNI-MS)对纺织品中的氣化松节油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对分子离子峰和脱氯离子峰的加和与浓度之间的关系转化,实现对氯化松节油的定量分析.对纺织品常用棉贴衬布样品进行加标试验,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83.55%~95.73%和2.81%~4.10%,定量限为0.2 mg/kg,符合日常检测要求.对10个实际样品进行检测,未发现氣化松节油残留.本研究确定的检测氯化松节油的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和回收率高的优点,为生态纺织品标准中氯化松节油的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氯化松节油纺织品检测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法检测方法

    智能可穿戴监测服装性能评价模型的研究进展

    赖燕珠谢红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可穿戴智能服装评价标准形成进而促进可穿戴智能服装产业化发展,系统介绍人体-织物数理模型及人体与织物间动态压力数值模拟的评价模型.基于弹性力学理论,探究静止状态下拉普拉斯数理模型的研究进展;介绍织物结构对接触压力的影响及织物结构的数值模拟,并进一步探究着装过程、运动状态下人体-织物间连续动态压力的数值模拟情况,以及数值模拟法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现状.最后讨论现阶段可穿戴智能服装评价模型的应用,并提出使用数值模拟法进行多物理场耦合、模拟加速度运动用于提高可穿戴智能服装可靠性评价标准的发展展望.

    智能可穿戴智能服装评价模型数值模拟人体-织物模型动态压力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