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建筑
安徽建筑

石冬冰

双月刊

1007-7359

jian5891@mail.hf.ah.cn;ahjz5891@163.com

0551-2860925(主编室)2860963(编辑部)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环城南路28号

安徽建筑/Journal Anhui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徽省工程建设领域的综合性科技刊物,有着30多年的办刊历史,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中国版本图书馆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江淮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研究

    曹稳许陈刘智洋马辉...
    111-11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江淮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效果进行研究,通过对缺乏保温层的居住建筑增加保温层的方法,研究在保温层的作用下建筑的节能效果.通过实地考察,对既有建筑的材料进行调研,调研主要针对建筑的墙体围护材料以及窗户的材质等,调查的对象是建造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筑.后期基于Ecotect Analysis分析软件对其进行改造、建模、分析,研究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层对居住建筑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保温材料的作用下,无论是在冬季还是夏季,建筑室内的舒适度都有较大的提升;改造后的建筑能耗也低于原有的建筑能耗,更加适宜居住;保温材料的普及推广是值得的,尤其是在既有建筑的改造过程中更应注重保温材料的推广.

    节能居住建筑建筑改造室内热环境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碳排放比较分析

    张文龙左文建申海洋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重点战略已经转变为降低建筑物的碳排放量.随着建筑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加绿色环保的装配式施工方式已经越来越成熟,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建筑技术的技术更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现浇混凝土结构的碳排放量比较和分析对于数据统计有着重要的价值.文章通过不同阶段碳排放量的对比,结合实际案例说明了装配式建筑形式在碳排放方面的优势,为促进装配式结构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装配式结构碳排放混凝土结构计算模型

    基于OBE优化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改革与探索

    李志平李坤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和应用能力为目标,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文章总结了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适应高等教育质量导向的培养模式、缺乏针对毕业生工程素养的培养体系、毕业设计管理滞后、指导形式和评价体系存在局限等.对此,基于OBE教育理念对毕业设计模式进行了改革探索,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全过程指导、质量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总结.文章对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启发.

    OBE理念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土木工程专业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思政建设与探索

    宋玲孙海冯杨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通过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过程中思政融入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建立思政案例库、教学实施和教师团队建设三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课程思政"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思政案例教学实施教师团队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践

    徐菁孙焱焱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经济学"是宿迁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基于新工科建设的理念,结合"工程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和优势,进一步挖掘思政元素,通过修订课程目标、设计蕴含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评价等手段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以期为相关专业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工程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策略与途径探索

    董蓉刘宇蒋亚华张颖...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景园林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高校推进全面思政的关键环节.文章结合宿迁学院该门课程教学实践,从德育目标、思政元素融入点、教育方法 和途径、预期教学成效等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的策略与途径,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价值引领的协同教育目标.

    课程思政"风景园林设计"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基础工程"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赵瑞秀靳雪梅邓庆阳刘学敏...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基础工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对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有促进作用.通过"基础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思政建设能力,形成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勇于创新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学团队;修订教学大纲,整合教学模块与思政模块,形成具有丰富教学资源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思政融合设计,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课程育人模式;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形成多元化的融合思政教育的定量考核机制.持续拓展与改进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工作需要教学团队长期坚持,保持"基础工程"课程教学体系与时俱进,保证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效.

    "基础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学生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以"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课程为例

    于德国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课程为例,通过提升教师素质、丰富教学方法、深挖思政元素、增加思政考核等方法和手段,将思政教育融合到专业教育之中,以"工匠精神、家国情怀"为思政主线,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同时,专业课程联动,协同育人,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职院校建筑专业课程思政探索实践

    "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与思考

    魏雷徐一沣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大背景下,力学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深度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既传授知识,又传播德育思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章通过分析"工程力学"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专业力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启发式思政教学和建立力学思政素材库三个方面来实施思政教育,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统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思政"工程力学"育人目标师资建设

    信息技术与中职课程融合分析——以某中职学校"建筑CAD"课程为例

    戴霞
    13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过程,而信息化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因此,文章针对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CAD课程,分析其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原则及CAD教学实施流程,进一步分析信息化工具在学生自我意识建构中的作用及效果.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可以创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增强自信心.

    信息技术中职课程CAD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