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林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林业科技
安徽林业科技

程 鹏

季刊

2095-0152

ahlykjbjb@163.com

0551-5313000

230031

合肥市长江西路820号

安徽林业科技/Journal Anhui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科学思维方法探究

    齐新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把握森林资源保护、培育、经营、利用的规律,科学规范人与森林的关系.本文从研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内容出发,深入探求贯穿其中的科学思维方法,以新的视角理解法律确定的原则和森林权属、森林保护、造林绿化、森林分类经营管理、森林资源利用等制度规定,有针对性地提出学习贯彻的具体措施.

    森林法思维方法措施

    古树强度缺陷与破坏机制研究

    邵卓平王福利
    9-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树在经历过数百年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构成这些安全隐患的缺陷称之为强度缺陷,它们降低了古树抵抗风雪荷载的能力.本文将古树的强度缺陷归结为三种类型:腐朽空洞、结构缺陷、枯伤裂纹,并从树木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强度缺陷如何影响古树的强度和稳定性,阐述了古树的破坏方式及其力学机制,以期为古树保护与修复提供借鉴和参考.

    古树强度缺陷破坏方式力学机制

    安徽省油茶精细化气候区划研究

    许莹王晓东曹雯刘瑞娜...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是增加我国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渠道.安徽省是全国重点种植油茶的省份之一,油茶的种植发展空间非常大.本研究基于气候数据与油茶种植资料,运用最大熵模型和ArcGIS分析现阶段安徽省油茶生长的气候适宜性特征.结果表明:皖南南部为气候最适宜区;皖南北部为气候适宜区;沿江和江淮之间南部地区为气候次适宜区;沿淮淮北和江淮之间北部为气候不适宜区.此外,利用安徽省境内81个气象站点1991—2020年的气象数据和油茶灾害指标,在安徽省油茶气候适宜区、次适宜区和最适宜区范围内,统计不同等级灾害发生频率,得到不同等级灾害的风险区划图;并利用专家打分法确定不同等级灾害的权重系数,从而得到油茶果实膨大高峰期干旱、高温,油茶花期低温冷害和阴雨风险区划图.此研究以期为优化油茶产业布局提供科学参考,为开展直通式特色气象服务提供技术支撑,提升油茶气象灾害风险防御能力,从而提高其经济效益.

    油茶气候灾害区划

    基于ResNet模型的松材线虫病变色疫木识别方法研究

    郭婉琳董广平李晓娟尹华阳...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使用配备高分辨率RGB数码相机的无人机,在松林上空捕捉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航空影像,并对获取的可见光正射影像进行高程和地形特征的预处理,提取纹理信息后采用ResNet神经网络进行分类和识别训练.最终,采用深度卷积网络训练的模型对松材线虫病变色疫木进行智能识别.结果显示,平均准确率为92.29%,识别精确率最高可达96.51%,同步验证了基于ResNet模型的松材线虫病变色疫木识别方法研究的可行性,以期为松材线虫病防治提供参考.

    松材线虫病无人机监测ResNet

    危害油樟的东方绢金龟肠道细菌多样性分析及功能菌株筛选

    胡连清刘婉茹刘雯雯冯瑞章...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危害油樟的东方绢金龟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与纯培养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东方绢金龟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并利用不同的功能选择培养基筛选功能菌株,丰富特有的功能菌种资源.Illumina Miseq测序结果表明,东方绢金龟肠道细菌隶属于15门、25纲、57目、98科、141属、188种,优势门为厚壁菌门,优势属为毛螺菌科的未分类属与丹毒杆菌属;可培养肠道细菌结果分析表明,128株菌隶属于4门、5纲、6目、7科、10属,优势门为朊细菌门,优势属为沙雷氏菌属;运用功能选择培养基筛选出19株产蛋白酶功能菌、13株产酯酶功能菌、9株产脂肪酶功能菌.研究结果解析了东方绢金龟肠道细菌的多样性,为今后深入了解东方绢金龟肠道细菌在调控东方绢金龟与寄主植物油樟互作关系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东方绢金龟肠道细菌,多样性分析,IlluminaMiseq测序纯培养

    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栎类群落优势种的种群结构特征

    蒲发光王瑞谢宛左睿涛...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栎类天然次生林是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分布的森林类型.为了解不同类型的群落结构及其在森林生态功能中的作用,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基于物种重要值采用K-means的方法进行群落划分,并分析其优势种的种群结构.结果表明:(1)天马保护区栎类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组成丰富,有79科、202属、294种;其中双子叶植物有269种,占全部物种的91.5%.(2)天马保护区栎类天然次生林的主要群落类型有5类,分别为栓皮栎+青冈栎-红果山胡椒-野灯心草群落、青冈栎+牛鼻栓-红果山胡椒-沿阶草群落、茅栗-荚蒾-蕨群落、短柄枹+青冈栎-大果山胡椒-野灯心草群落和麻栎+灯台树-红果山胡椒-求米草群落.(3)优势树种的径级结构完整,呈倒"J"型,Ⅱ径级的占比为最大,其数量占总株数的41.01%.树高级呈"单峰型"正态分布,Ⅳ高度级的株数占比最大,达到29.37%;其次为Ⅲ和Ⅴ高度级.

    栎类群落种群结构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桢楠育苗基质筛选试验研究

    房震顾桃红许剑辉郝焰平...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桢楠芽苗为试验材料,设置7组不同处理,探讨在无纺布育苗容器下混合基质对桢楠容器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优基质配比.结果表明,在不同基质处理下桢楠的苗高生长高峰期在7~9月,地径生长高峰期在8月之后,且各基质组合间生长指标、生物量指标、根系指标、生理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性;经隶属函数综合分析,A6处理基质组合综合评价得分最高,为0.87667.本研究旨在为桢楠人工林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对桢楠野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桢楠轻基质育苗无纺布

    马大杂交相思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林佳佳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马大杂交相思优树的当年生带嫩芽的枝条进行腋芽诱导、增殖、生根等研究,在保持马大杂交相思较高的增殖倍数前提下,缩短增殖周期,提高移栽存活率,繁育出健壮的相思组培苗,为杂交相思快速繁殖和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研究表明,最适宜的外植体消毒方式为75%酒精浸泡10 s,并用0.1%氯化汞处理10 min,存活率达到83%;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2 mg/L+蔗糖30 g/L,萌芽率达93.17%;最佳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6-BA 0.5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增殖倍数可达3.32,增殖周期缩短至25d;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IBA 0.5 mg/L+IAA 0.1 mg/L+蔗糖15 g/L,生根率达91.33%;苗木驯化移栽30 d后成活率为97.8%.

    马大杂交相思增殖周期组培快繁玻璃苗

    长柄山蚂蟥种子的硬实处理方法研究

    汪忠辉
    56-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豆科植物长柄山蚂蟥坚硬种壳种子的萌发率,采用热水处理、划破种皮、石英砂研磨和微波处理4种方法处理长柄山蚂蟥种子.结果表明,热水浸泡及划破种皮处理能显著提高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其中热水浸泡处理中70℃为最优.与其他处理相比,该处理操作更为省工省时、安全、简便易行,建议在实际生产中采用此方法.

    长柄山蚂蟥种子硬实处理方法发芽率

    提高果树喷药效果的关键技术

    许松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果园病虫害喷药防治是果园抚育管理过程中重要的环节.部分果农在喷药实际操作中,存在操作技术不规范、注重过程而忽视实效、认知上存在一定的误区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选择合适农药、时间和气象条件、科学规范配制药液、喷药操作方面系统介绍了提升果园喷药效果的关键技术,以期节约果农的施药成本、提高果园的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科技兴林助农.

    果园喷药关键技术配制药液施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