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医专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医专学报
安徽医专学报

高开焰

双月刊

2097-0196

amcxbb@163.com

0551-2860320 ;3901283

230061

合肥市芜湖路387号

安徽医专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Medical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为医学、教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内容和栏目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社区卫生等。其中,偏重于医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并突出城乡社区医学与卫生的研究及相关教学教育的学术交流,适当注意普及性。本刊为双月刊,逢双月出版。国际标准大16开本,内文6个印张。面向卫生界、教育界、科技文化界及社会各界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冠状动脉介入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刘杨艳刘李林骆静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并行持续血液透析且伴有冠心病患者,以前瞻性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治疗,研究组则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炎症因子、肾功能指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LVEDV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而NT-proBNP、IL-1、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并行持续血液透析且伴有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能明显提升临床疗效,有效调整炎症因子及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冠状动脉介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冠心病

    3.0T MRI扫描技术对于食管鳞状细胞癌放射治疗的影响

    江玲李承慧郭琰邓凯...
    32-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MRI扫描技术对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放疗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分别行CT及MRI扫描,并根据CT及MRI、CT融合图像勾画放疗靶区,设计放疗计划.对两组计划的靶区大小及心脏、肺的剂量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MRI、CT融合组患者靶区平均体积少于CT组(P<0.05);接受20 Gy照射的肺实质体积(V20)少于CT组(P<0.05).两组患者心脏平均剂量(cGy)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同时食管癌发病部位与两组的靶区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02,P=0.365);与心脏平均剂量(cGy)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01,P=0.367),与肺V2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01,P=0.604).结论:在食管鳞癌患者中,相对于CT图像,MRI、CT图像融合对心脏器官危害影响虽然相似,但对于肺部器官危害更小,且能够更准确识别肿瘤大小,缩小靶区体积,同时与食管癌发病部位无关.

    食管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精确放疗

    C-ROSE联合经支气管镜活检术在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夏贤斌章志俊李忠敏潘冬青...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学现场快速评价(C-ROSE)联合经支气管镜活检术在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88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C-ROSE、经支气管镜活检术检查,分析C-ROSE联合经支气管镜活检术在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88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病理科专家判读的结果显示恶性病变为39例,占44.32%(39/88),良性病变为49例,占55.68%(49/88).C-ROSE联合经支气管镜活检术及两者单独诊断与病理学家独立判读肺占位性病变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954、0.747、0.788.C-ROSE联合经支气管镜活检术在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灵敏度为97.44%(38/39)、特异度为97.96%(48/49)、准确度为97.73%(86/88),均高于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C-ROSE、经支气管镜活检术、C-ROSE联合经支气管镜活检术在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AUC值为0.749、0.769、0.954,联合诊断的价值更高.结论:C-ROSE联合经支气管镜活检术在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明显优于单独使用C-ROSE或经支气管镜活检术.

    肺占位性病变支气管镜诊断

    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张琪余正强刘帅杨烽...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归性分析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将行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的患者为研究组,行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肿体积、GCS评分,以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血肿清除率、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mR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肿体积、GC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m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GCS评分以及术后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应用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疗效肯定,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开颅术疗效安全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躯体化障碍的临床研究

    叶百川绳火青
    42-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门诊治疗的66例气滞血瘀型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予以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谷维素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每组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以及治疗后第3、9、12个月的复发率,分别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减轻,且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SCL-90躯体化因子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1年后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气滞血瘀型躯体化障碍患者予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各临床症状,并提升整体效果,降低复发率.

    躯体化障碍血府逐瘀汤舒肝解郁胶囊谷维素片

    路径化营养管理护理干预模式在围手术期口腔癌患者中的应用

    柏雪付家豪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路径化营养管理护理干预模式在围手术期口腔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治疗的50例口腔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路径化营养管理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体质指数(BMI)、白蛋白(ALB)波动幅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BMI、ALB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出血、感染、吞咽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化营养管理在围手术期口腔癌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出血、感染、吞咽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路径化营养管理围手术期口腔癌

    动态血糖监测与5A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

    黄惠英张苏珍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动态血糖监测联合5A护理模式下的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态血糖监测与基于5A护理模式的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与基于5A护理模式的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协同护理效果,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患者满意度.

    2型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5A护理模式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护理效果

    手术室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降低骨科手术后感染的效果研究

    耿玉蓉张青金萍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降低骨科手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择100例骨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发生的主要类型为浅表伤口感染;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感染时间较对照组延迟(P<0.05);在患者恢复情况上,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时间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系统化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手术后感染,缩短住院时间,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手术室护理干预骨科手术手术部位感染护理效果

    利辛县人民医院在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大会上荣获桂冠

    利辛县人民医院院办
    54页

    KABP理论下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万丹吴丽娟龚云霞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胆结石患者中应用KABP理论下的护理干预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胆结石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KABP理论下的护理.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负性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健康知识、自我效能、健康行为、环境适应、社会支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结石患者的治疗中,采用KABP理论下的护理干预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胆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KABP理论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