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医学
安徽医学

高开焰

月刊

1000-0399

ahyxzz@163.com

0551-62827688;62811309

230061

安徽省合肥市永红路15号

安徽医学/Journal Anhui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综合性医刊,主要介绍本省在医学临床、教学、科研上取得的新成果、新发现、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提高全省医学发展水平,增进群众身体健康。读者对象是中、高级医务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硝基呋喃抗菌骨水泥的动物体内生物相容性研究

    郭锐阚宇辰高喆韩庐阳...
    403-4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硝基呋喃抗菌骨水泥的动物体内生物相容性.方法 选用21只C57小鼠,随机分组,注射市售PMMA骨水泥浸提液(浓度分别为40%、80%和100%)、p(10%NFMA-co-MMA)骨水泥浸提液(浓度分别为40%、80%和100%)以及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7组,n=3).观察小鼠一般状态及体质量变化;对小鼠肝脏、肾脏进行组织学染色,观察肝肾细胞有无变性、坏死.选用6只新西兰兔进行背部肌肉植入实验(2组,n=3),对样件周围的肌肉组织进行组织学染色,观察样件植入2周和4周后局部组织炎症反应情况.结果 所有小鼠未表现出任何不良反应,小鼠均未死亡.所有注射p(10%NFMA-co-MMA)骨水泥浸提液的小鼠相比于注射前体质量均增加,各时间点增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PMMA浸提液组小鼠体质量增加最明显,第三天体质量增加量为(3.56±2.52)g,增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p(10%NFMA-co-MMA)骨水泥浸提液的小鼠肝肾细胞未见明显变性、坏死.植入p(10%NFMA-co-MMA)骨水泥后,第2周观察到样件周围组织有大量炎症细胞浸,第4周炎症减轻,结果与PMMA骨水泥植入后相同.结论 与临床使用的PMMA骨水泥相比,非浸出抗菌骨水泥p(NFMA-co-MMA)在动物体内没有引起明显毒性反应,说明p(NFMA-co-MMA)骨水泥在动物体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抗菌骨水泥感染生物相容性

    Wilson病患者合并脑白质病变临床相关的危险因素探讨

    王爱玲胡文彬
    409-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Wilson病(WD)患者合并脑白质病变(WMLs)临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招募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研究所附属医院住院的43例WD合并WMLs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时期住院的44例无WMLs的WD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24 h尿铜、血清铜蓝蛋白、血清铁、血糖、血脂与同型半胱氨酸、尿酸、肌酐等临床检验指标间的差异,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WD合并WMLs相关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观察治疗前24 h尿铜与同型半胱氨酸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治疗前24 h尿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血清铜蓝蛋白、血清铁、血糖、血脂与尿酸、肌酐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型半胱氨酸增高是WD合并WMLs的危险因素(OR=1.105,95%CI:1.013~1.205,P=0.024).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增高是WD合并WMLs的危险因素.

    Wilson病脑白质病变同型半胱氨酸尿铜铜蓝蛋白血糖血脂

    孕期血清铁蛋白动态变化及其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

    程颖孙美果张儒君杜斌斌...
    414-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孕期血清铁蛋白(SF)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不同孕周SF水平与分娩结局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城院区规律产检且连续3次SF检测的孕妇665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孕期SF的动态变化,用线性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不同孕周SF与分娩结局间的相关性,并构建SF动态变化与分娩结局的群组轨迹模型.结果 随着孕周增加,SF水平下降,铁缺乏率增加.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孕8~16周、孕16~24周SF与分娩结局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4-32周SF水平与新生儿身长(β:-0.009,95%CI:-0.015~-0.003)、新生儿体质量(β:-3.331,95%CI:-5.201~-1.461)及分娩孕周(β:-0.013,95%CI:-0.019~-0.008)呈负相关.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拟合显示,孕8~16周SF、孕16~24周SF与分娩结局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整体>0.05),孕24~32周SF与分娩孕周和新生儿身长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整体<0.05,P非线性>0.05),与新生儿体质量呈非线性相关关系(P整体<0.05,P非线性<0.05).群组轨迹模型显示,SF浓度下降较快组早产率高于SF浓度下降中等组和较慢组(P<0.01),SF不同变化轨迹类型与新生儿体重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24~32周SF水平升高与分娩孕周、新生儿身长和体质量相关,孕期SF持续下降与早产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血清铁蛋白分娩结局线性回归限制性立方样条群组轨迹模型

    个性化咬合诱导矫治器在儿童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畸形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耿荣光韩爽王占礼
    420-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咬合诱导矫治器治疗儿童安氏Ⅱ类1分类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于合肥市口腔医院就诊的儿童安氏Ⅱ类1分类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治疗组分为个性化咬合诱导矫治器组(罗慕组)和传统功能矫正器组(TB组),每组各30例.收集同期30例安氏Ⅱ类1分类但未参与早期矫治的儿童为对照组,随访观察.应用逆向工程软件(Mimics Research 21.0)、Dolphin Imaging软件测量3组患者治疗(观察)前和治疗(观察)12个月后的下颌骨、上下牙弓及头颅侧位片中各项指标.结果 罗慕组治疗12个月后较治疗前,下颌升支高度(Co-Go)、下颌基骨长度(Go-Po)、上牙弓宽度(UR6-UL6)、下牙弓宽度(LR6-LL6)、下齿槽座角(SNB)增加,上下齿槽座角(ANB)、上中切牙倾斜度(U1-NA)、覆合、覆盖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组治疗12个月后较治疗前,Co-Go、Go-Po、UR6-UL6、SNB、下颌平面角(FMA)、下颌角(Ar-Go-Me)、下颌中切牙倾斜度(L1-NB)增加,ANB、U1-NA、覆合、覆盖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比较,LR6-LL6、FMA、L1-NB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罗慕组主观性评分高于TB组(P<0.05).结论 个性化咬合诱导矫治器可以矫治儿童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畸形,同时有改善下牙弓宽度,控制下颌平面角和前牙唇倾的作用.

    早期矫治咬合诱导矫治器Twin-block矫正器

    NLR联合MPVLR对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预测价值

    黄天拓范晓晨
    427-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MPVLR)对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s)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264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损害组(CALs组,n=34)及非冠状动脉损害组(nCALs组,n=230),收集患儿的基本临床资料及外周血细胞参数,并计算NLR和MPVLR,比较两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KD并发CALs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MPVLR独立及两者联合预测KD并发CALs的效能.结果 CALs组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计数及NLR、MPVLR水平较nCALs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BC(OR=1.236,95%CI:1.115~1.371,P<0.001)、PLT(OR=1.004,95%CI:1.001~1.007,P=0.008)、NLR(OR=1.091,95%CI:1.001~1.189,P= 0.046)、MPVLR(OR=1.160,95%CI:1.008~1.336,P=0.038),为CALs的独立危险因素.NLR预测CALs的最佳截断值为3.93,灵敏度为76.43%,特异度为69.82%,AUC为0.762(95%CI:0.714~0.805,P<0.001);MPVLR预测CALs的最佳截断值为3.53,灵敏度为72.69%,特异度为62.83%,AUC为0.721(95%CI:0.671~0.767,P<0.001).NLR联合MPVLR预测CALs的灵敏度为78.12%,特异度为68.68%,AUC为0.775(95%CI:0.728~0.817,P<0.001).结论 外周血细胞参数中NLR、MPVLR对预测KD并发CALs具有重要价值,NLR联合MPVLR预测KD并发CALs的效能更高.

    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及其与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的关系

    李晴申世华王韦乐刘静静...
    432-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PEW)发生状况及其与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50例,使用国际肾脏营养与代谢学会(ISRNM)提出的蛋白质能量消耗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蛋白质能量消耗组(n=52)和非蛋白质能量消耗组(n=98),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人体数据的水平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PEW危险因素,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究PEW与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 维持性透析患者PEW发生率34.7%;PEW组SAS、SDS、PSQI评分均高于非PE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OR=1.053,95%CI:1.013~1.096)为PEW危险因素,上臂中部周径(OR=0.556,95%CI:0.371~0.834)、高血红蛋白(OR=0.969,95%CI:0.944~0.995)为PEW保护因素.PEW与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的发生风险相关,PEW组焦虑的发生风险是非PEW组的2.752倍(95%CI:1.307~5.795,P=0.008),PEW组抑郁的发生风险是非PEW组的3.387倍(95%CI:1.371~8.371,P=0.008),PEW组睡眠障碍的发生风险是非PEW组的2.939倍(95%CI:1.402~6.161,P=0.004).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EW发生率较高,C反应蛋白为PEW危险因素,上臂中部周径、高血红蛋白为PEW保护因素,PEW增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睡眠障碍的发生风险.

    血液透析蛋白质能量消耗焦虑抑郁睡眠质量

    抗肿瘤药物对慢性放射性肠损伤影响的病理学研究

    任正婷桂仲璇蒋俊汪浩...
    439-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病理学角度探讨抗肿瘤药物对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组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3年4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损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RTOG/EORTC评分标准对49例患者的放射性肠损伤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和严重程度分级.根据药物治疗方案分为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组和无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组,紫杉类药物化疗组和无紫杉类药物化疗组.采用病理学半定量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的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程度,分别比较对应亚组间微血管计数、狭窄血管计数、狭窄血管比例、病理总分、溃疡、炎症、水肿、坏死和纤维化指标的差异.并使用Cox分析慢性放射性肠损伤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组的狭窄血管计数、狭窄血管比例、溃疡和炎症程度均高于无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组的微血管计数和纤维化程度均低于无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紫杉类药物化疗组与无紫杉类药物化疗组间的病理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抗血管生成药物不是慢性放射性肠损伤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抗血管生成药物加重了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组织的血管狭窄、溃疡和炎症,但减轻了纤维化.紫杉类药物对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组织无明显影响.

    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损伤抗肿瘤药物病理学

    父母孕前BMI联合儿童出生体质量及BMI对哮喘发生的预测价值

    夏蔚戴瑞徐文付
    447-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父母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儿童出生体质量及BMI与儿童哮喘发生的潜在关联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1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1 760例,根据是否患有哮喘,分为哮喘组(n=440)和对照组(n=1 320).比较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父亲BMI、母亲孕前BMI、母亲妊娠期体质量增加量、儿童出生体质量及儿童BMI与儿童哮喘发生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儿童哮喘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儿父亲BMI、母亲孕前BMI、妊娠期体质量增加量、儿童出生体质量、BMI、母亲患有哮喘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亲BMI(OR=1.610,95%CI:1.431~1.821)、母亲孕前BMI(OR=2.107,95%CI:1.839~2.424)、母亲妊娠期体质量增加量(OR=3.970,95%CI:3.325~4.801)、儿童出生体质量(OR=1.006,95%CI:1.006~1.007)及BMI(OR= 1.427,95%CI:1.109~1.841)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儿童出生体质量、母亲妊娠期体质量增加量、儿童BMI、母亲孕前BMI和父亲BMI 5项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对哮喘发生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60,分别大于单独检测(0.826、0.893、0.562、0.827、0.718).联合评估的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91.5%,均高于单独检测(67.0%、85.7%、67.3%、78.4%、58.2%;84.5%、83.7%、44.2%、90.2%、77.1%).结论 父母孕前BMI、母亲妊娠期体质量增加量、儿童出生体质量及BMI与哮喘发生密切相关,联合诊断对哮喘发生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哮喘儿童孕前身体质量指数出生体质量妊娠期体质量增加量

    首次早期肠内营养患者发生ICU获得性衰弱的影响因素研究

    刘亚楠陈参参吴豪张娟...
    453-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首次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发生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进行首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212例危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期间是否发生ICU-AW分为ICU-AW组(n=76例)和非ICU-AW组(n=136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早期肠内营养启动时间、热量-蛋白供应量及肠内营养第7天时腹内压值,分析腹内压和ICU-AW的关系,同时探讨发生ICU-AW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机械通气、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血糖、进行肾脏替代治疗、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平均每日热卡量、平均每日蛋白量、肠内营养不耐受、肠内营养治疗第7天时腹内压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CU-AW组患者肠内营养第7天时的腹内压为(16.42±1.52)cmH2O均为高于非ICU-AW组(12.88±2.19)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ICU-AW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大、APACHEⅡ评分高、机械通气、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平均每日热卡量及蛋白量低、发生肠内营养不耐受、肠内营养治疗第7天时腹内压高.结论 年龄大、APACHEⅡ评分高、机械通气、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平均每日热卡量及蛋白量低、平均每日热卡量及蛋白量低、发生肠内营养不耐受、肠内营养治疗第7天时腹内压高是首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患者发生ICU-AW的危险因素,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早期干预.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ICU获得性衰弱腹内压

    脐动脉血流S/D值联合孕妇血清CX3CL1 HIF-1α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

    许旭王书萍江楠
    458-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脐动脉血流收缩期末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期末最大血流速度(S/D)、血清趋化因子C-X3-C配体1(CX3CL1)、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胎儿窘迫(FD)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分娩且出现FD的12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FD组),根据新生儿Apgar评分将FD孕妇分为轻度窘迫组74例和重度窘迫组54例,另取同期在本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健康且未出现FD的孕妇78例为正常组;超声检测FD孕妇脐动脉血流S/D值;ELISA法检测FD孕妇血清CX3CL1、HIF-1α水平;Pearson法分析FD孕妇血清CX3CL1、HIF-1α水平与脐动脉血流S/D值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X3CL1、HIF-1α水平及脐动脉血流S/D值对胎儿重度窘迫的诊断价值.结果 FD组孕妇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S/D值、血清CX3CL1及HIF-1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重度窘迫组孕妇RI值、PI值、S/D值、血清CX3CL1及HIF-1α水平均高于轻度窘迫组(P<0.05).FD组血清CX3CL1、HIF-1α与脐动脉血流S/D值均呈正相关(r=0.531、0.489,P<0.05).脐动脉血流S/D值、血清CX3CL1、HIF-1α以及3项联合诊断胎儿重度窘迫的AUC分别为0.870、0.802、0.731、0.941,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87.04%,特异度为90.54%,3项联合优于脐动脉血流S/D值、血清CX3CL1、HIF-1α各自单独诊断(Z3项联合-S/D=2.775、Z3项联合-CX3CL1=3.998、Z3项联合-HIF-1α=4.925,P均<0.05).结论 FD孕妇脐动脉血流S/D值、血清CX3CL1、HIF-1α水平均上升,且血清CX3CL1、HIF-1α水平与脐动脉血流S/D值均呈正相关,3项联合对诊断胎儿重度窘迫有更高的价值.

    胎儿窘迫脐动脉血流S/D值趋化因子C-X3-C配体1缺氧诱导因子-1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