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医药
安徽医药

刘自林

月刊

1009-6469

ahyyzz@126.com

0551-64672615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金寨南路811号安粮国贸中心

安徽医药/Journal 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安徽省药学会主办的医药综合类科技期刊,1997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26-175。读者对象主要是医学、药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工作者,各级临床医师、药师、制药界科技人员。辟有综述、药学研究、药物分析、药物与临床、临床医学、医院药学、药品不良反应等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多次获得省级优秀期刊奖及编校质量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早期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的应用价值分析

    潘瑞王滔王兆周长健...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及转归的早期预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连续收治的290例初治急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和血常规各项指标(入院24 h内)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临床诊疗与预后指标等.将病人分为SAP组(105例)与非SAP组(185例),分析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寻找最佳诊断值;然后将SAP组分为NLR和PLR升高组(45例)与非升高组(60例),分析比较其临床转归及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基线平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病人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 Ⅱ)评分和Ranson评分更高[6(5,8)分比17(14,20)分,1(1,2)分比4(3,4)分,均P<0.001],NLR和PLR在SAP病人中均更高(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和PLR最佳诊断值分别为6.58,157.89.SAP病人中,NLR和PLR升高与非升高病人相比,升高组住院时间更长(P=0.003)、禁食时间更长(P<0.001)、引流管数量更多(P<0.001)、住院费用更高(P=0.002)、死亡率更高(P=0.047).结论 NLR和PLR升高对SAP早期具有诊断与预后预测价值,警惕非SAP病人病情迅速进展为SAP;对于SAP病人,NLR和PLR升高提示病人病情危重,转归与预后不佳.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预后

    伴失眠症状老年抑郁症病人血清神经营养因子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

    贾雪张云淑张丽丽黄志靖...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伴失眠症状老年抑郁症病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水平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老年抑郁病人年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失眠症状分为伴失眠症状组65例、无失眠症状组59例.比较两组血清BDNF、GDNF、TH水平差异,并对老年抑郁症失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伴失眠症状组BDNF水平低于无失眠症状组[981.09(924.37,1 031.63)ng/L,1 062.64(1 012.79,1 137.6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失眠症状组GDNF水平低于无失眠症状组[0.41(0.31,0.50)ng/L,0.56(0.44,0.6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无眠症状组,伴失眠症状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表达水平及促甲状腺激素(TSH)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相关性分析显示,BDNF、GDNF水平之间呈正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BDNF、GDNF是伴发失眠症状的保护因素(BDNF:OR=0.99;GDNF:OR=0.01).结论 提高血清BDNF和GDNF水平至正常水平可能成为改善老年抑郁失眠的潜在途径.

    抑郁症入睡和睡眠障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甲状腺激素老年人

    重症肌无力病人血清中IL-38的表达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闫利莎黄小雨徐铭铭王莹莹...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38(IL-38)在重症肌无力(MG)病人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MG病人78例及同时期的健康对照者(HC)51例,该研究为基础研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其外周血清中IL-38的表达水平,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IL-38与疾病严重程度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QMG)、重症肌无力综合量表(MGC)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G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IL-38对MG复发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中IL-38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病人血清中IL-38的表达水平(103.07±39.63)ng/L高于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病人(87.39±46.8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38与MG病人的QMG评分、MGC评分呈正相关(rs=0.60,P<0.001)、(rs=0.50,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IL-38、QMG评分是影响MG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IL-38(AUC=0.89)、QMG评分(AUC=0.86)对MG复发有良好的诊断价值.结论 IL-38在MG病人中表达上调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是影响MG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动态监测IL-38对临床评估MG病人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及预测MG复发具有一定价值.

    重症肌无力白细胞介素-38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重症肌无力综合量表评分危险因素复发

    可溶性ACE2水平与支原体肺炎病儿心肌损伤间关系的初步探讨

    郭建明刘春燕刘飞飞栗晓芳...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可溶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sACE2)水平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儿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1年2月至2022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收治的MPP病儿108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MPP组30例和轻症MPP组78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例为对照组;根据MPP病儿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分为发生组23例和未发生组85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sACE2水平;收集MPP病儿临床病历资料及生化指标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Pearson法分析sACE2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MPP病儿发生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sACE2水平对MPP病儿发生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 重症MPP组、轻症MPP组、对照组儿童血清sACE2水平[(56.19±6.13)U/L、(42.36±6.02)U/L、(28.15±5.97)U/L]依次降低,心肌损伤发生组MPP病儿血清sACE2水平高于未发生组(P<0.05);发生组和未发生组MPP病儿发热程度、肺炎支原体(MP)抗体滴度、发热持续时间、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时间、咳嗽性质、其他肺外并发症、胸片表现、心电图异常、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CK)、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心肌肌钙蛋白(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小板计数(P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CE2水平与LDH、NT-proBNP、cTnI、CK、RDW、CRP呈正相关,与PLT呈负相关(P<0.05);sACE2、CK-MB是MPP病儿发生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sACE2水平评估MPP病儿发生心肌损伤的AUC为0.94[95%CI:(0.88,0.9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96%和85.88%.结论 sACE2水平与MPP病儿心肌损伤具有密切关系,是MPP病儿发生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对心肌损伤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肺炎,支原体可溶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心肌损伤影响因素预测价值

    肝豆状核变性伴轻度认知障碍病人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文曼王艳昕朱龙陈岩岩...
    123-128,后插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rs-fMRI)技术及神经心理学方法对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D)]伴轻度认知障碍(MCI)病人脑网络与功能差异研究的价值.方法 2023年3-11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募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遗传代谢性肝病协作组编写的WD诊断标准病人,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将病人分为WD-MCI组17例和WD不伴轻度认知障碍(WD-nMCI)组10例,采集所有受试者rrs-fMRI及成套认知功能评估量表数据,使用DPARSF软件对磁共振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差异脑区的构建,并采用MATLAB软件平台以二阶分析、参数估计和结果比较的步骤对低频振幅(ALFF)与功能连接(FC)值进行校正,随后将差异脑区与量表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比WD-nMCI组,WD-MCI组在数字广度、顺行和逆行记忆、注意力、额叶功能等方面的量表评分分别为13.0(12.0,13.5)分、19.0(13.0,20.5)分、14.0(13.0,16.0)分、18.0(16.0,19.0)分,WD-nMCI组分别为14.0(14.0,15.0)分、31.0(30.8,32.0)分、17.5(17.0,18.0)分、19.0(19.0,2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D-MCI 组的左侧海马旁回ALFF值升高;而左侧补充运动区、右侧补充运动区和左侧中央前回ALFF降低.将种子点设为双侧海马旁回时,WD-MCI组的左侧舌回、右侧舌回和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右侧颞上回和右侧颞横回功能连接值减低.结论 WD-MCI病人和WD-nMCI病人在认知域损害的差异与ALFF值变化的脑区有关;根据脑网络的连接强度结果,可说明WD-MCI病人的认知损害可能与默认模式网络、视听觉网络之间的紧密性减低有关.

    肝豆状核变性轻度认知障碍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功能连接

    JAK2、CALR、MPL共表达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并文献复习

    张海亚王彦丽李丽接贵涛...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1例CALR、JAK2及MPL 3个驱动基因突变阳性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病人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以提示临床医生在本病的诊断过程中对相关驱动基因突变进行更为精确的检测.方法 2022年2月17日收集临沂市中心医院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病人骨髓液送检济南金域医学检验中心,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本例ET病人的JAK2、CALR和MPL基因突变,并结合文献分析JAK2、CALR、MPL 3个驱动基因突变均表达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结果 病人检测到JAK2、CALR及MPL 3个驱动基因突变阳性,表现为血小板增高、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正常.结论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ET乃至骨髓增殖性肿瘤的认识,需要在诊断过程中尽可能使用更为精确的二代测序对其基因突变进行检测.

    血小板增多,原发性基因突变JAK2CALRMPL骨髓增殖性肿瘤

    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点和多位点序列分型

    武文君王炜荆鹏伟任伟宏...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碳青霉烯(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的耐药情况和遗传分型,为临床合理化用药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碳青霉烯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60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临床分布和标本来源.随机选取其中35株CRPA,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扩增铜绿假单胞菌的7个管家基因acsA、aroE、guaA、mutL、nuoD、ppsA和trpE,PCR扩增测序后采用DNAstar和PHYLOViZ 2.0等软件对分离的CRPA进行遗传差异性分析.结果 60株CRPA主要分布在呼吸科、康复科、重症监护病房.标本类型以痰液为主(63.3%),其次为肺泡灌洗液(28.3%).除多黏菌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为40%以上,与同期分离的碳青霉烯敏感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 sensitive pseudomonas aeruginosa,CSPA)相比,除多黏菌素外,CRPA分离组对阿米卡星(23.3%)、头孢吡肟(58.3%)、头孢他啶(48.3%)、环丙沙星(55.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0%)、氨曲南(56.7%)、美罗培南(78.3%)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CS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LST分析显示35株CRPA可分为25个ST型,其中优势ST为ST1182.该研究发现1种新的等位基因trpE316,3种新的ST型别,分别为ST3978、ST3979、ST3980.结论 CRPA主要来源于呼吸道,多见于呼吸科,CRPA耐药形势严峻,应结合药敏结果和流行病学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MLST分析的结果显示ST型存在多样化,克隆类型多样化,提示这些菌株的遗传背景也极其复杂多变.

    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耐药性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抗菌药物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病人术前临床病史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分析

    应璞许岳蒋晓伟缪逸鸣...
    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创伤性股骨头坏死(FHN)病人术前临床病史与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22年5月共172例因创伤性FHN来南京中医药大学常熟附属医院行单侧THA术的病人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在THA术后行常规低分子肝素(LWMH)抗凝,并于术后第3天行双下肢静脉B超检查.按检查结果将病人分成DVT组(男22例,女4例,平均年龄64.35岁)和非DVT组(男102例,女44例,平均年龄62.35岁).分别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基本临床病史如既往VTE病史、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CHD)等与DVT的具体相关性并通过多变量分析DV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DVT组中CHD发病率为73.08%(19/26),显著高于非DVT组的31.51%(46/146).创伤性FHN病人合并CHD[OR=6.63,95%CI:(1.49,29.59),P=0.013]或长期吸烟史[OR=4.58,95%CI:(1.26,16.62),P=0.021]是THA术后DVT的发生危险因素.结论 冠心病和吸烟史是创伤性FHN病人行单侧THA术后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此类病人需重视术前疾病控制,同时应规范手术操作以减少术后DVT的发生.

    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临床病史冠心病

    肾病综合征病人血清lncRNA ANRIL和BDNF水平变化与血栓栓塞的相关性分析

    顾玉梁晓艳马胜辉佟娜...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肾病综合征(NS)病人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细胞周期激酶抑制因子4基因座中反义非编码RNA(ANRIL)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与血栓栓塞(TE)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220例NS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结果将其分为NS组118例和TE组102例,另外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研究对象血清lncRNA ANRIL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研究对象血清BDNF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相关生化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lncRNA ANRIL、BDNF水平与生化指标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S病人发生TE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ANRIL、BDNF在预测NS病人发生TE中的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NS组、TE组血清lncRNA ANRIL水平显著升高(2.54±0.43比5.82±1.34、8.35±2.17),BDNF水平显著降低[(32.77±8.25)µg/L比(24.49±4.58)µg/L、(18.63±3.62)µg/L](P<0.05);与NS组相比较,TE组血清lncRNA ANRIL水平显著升高,BDNF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NS组、TE组三组的尿酸、血肌酐、乳酸脱氢酶、血尿素氮、尿蛋白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S合并TE病人血清lncRNA ANRIL水平与尿酸、血肌酐、乳酸脱氢酶、血尿素氮、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5);NS合并TE病人血清BDNF水平与尿酸、血肌酐、乳酸脱氢酶、血尿素氮、尿蛋白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ANRIL、尿蛋白和BDNF是NS病人发生TE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lncRNA ANRIL、BDNF预测NS病人发生T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0.85,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2,高于lncRNA ANRIL、BDNF单独检测,特异度为83.05%,灵敏度为88.24%.结论 NS伴TE病人中血清lncRNA ANRIL水平升高,BDNF水平降低,二者对NS病人发生TE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肾病综合征非编码RNAANRI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栓栓塞预测价值

    血清Slit2蛋白水平与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王科程程德均张鑫杜怡颖...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老年冠心病病人血清中分泌型糖蛋白神经生长导向因子2(Slit2)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病人127例为研究组,另取该院同期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分级将研究组分为轻度病变组52例、中度病变组43例、重度病变组32例.收集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血清Slit2蛋白水平;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血清Slit2蛋白与冠心病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重度病变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Slit2蛋白表达水平对冠心病冠状动脉重度病变的预测效能.结果 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病人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LDL-C水平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高(P<0.05).研究组血清Slit2蛋白表达水平[(1.94±0.45)µg/L]显著低于对照组[(3.52±0.80)µg/L](P<0.05).轻度[(2.47±0.55)µg/L]、中度[(1.85±0.41)µg/L]、重度病变组[(1.20±0.34)µg/L]病人血清Slit2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降低(P<0.05).Spearman分析显示,冠心病病人血清中Slit2蛋白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s=-0.5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lit2蛋白和LDL-C是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重度病变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Slit2预测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重度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88.37%,截断值为1.54 µg/L,约登指数为0.82,LDL-C预测冠状动脉重度病变的AUC为0.89,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86.05%,截断值为3.48 mmol/L,约登指数为0.74,二者联合预测冠状动脉重度病变的AUC为0.96,灵敏度为96.87%,特异度为88.37%,约登指数为0.85.Slit2单独预测冠状动脉重度病变的AUC值与LDL-C单独预测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联合预测AUC值大于LDL-C预测冠状动脉重度病变的AUC(Z=2.10,P=0.036),且灵敏度较高.结论 老年冠心病病人血清Slit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与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可预测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重度病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老年人分泌型糖蛋白神经生长导向因子2相关性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