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癌症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癌症进展
癌症进展

赵平

双月刊

1672-1535

aizhengjinzhan@126.com

010-65295967

100730

北京东单三条9号

癌症进展/Journal Oncology Progres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旨在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反映国内外肿瘤医学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肿瘤学学术交流。它主要面向广大从事肿瘤临床和科研的工作人员以及其它相关的专业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能谱CT检查对肺部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王培珍丁孟丽田成斌
    1822-1824,1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能谱CT检查对肺部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56例肺部肿瘤患者,均接受常规多层螺旋CT和能谱CT检查.依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n=53)和恶性组(n=103),比较两组患者的常规CT值与能谱CT定量参数[斜率K、动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常规CT与能谱CT检查对肺部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恶性组患者常规CT值以及能谱CT动脉期NIC、静脉期NIC、斜率K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能谱CT检查诊断肺部恶性肿瘤的价值较高(AUC=0.910,95%CI:0.865-0.955),优于常规CT检查(AUC=0.759);常规CT检查CT值≥26.77 HU为恶性指征,诊断价值中等.能谱CT参数静脉期NIC诊断肺部恶性肿瘤的AUC为0.868,高于其他能谱CT参数.结论 与常规CT检查相比,能谱CT检查对肺部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且静脉期NIC的诊断价值高于其他能谱CT参数,可为临床肺部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提供参考.

    能谱CT肺部肿瘤标准化碘浓度

    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侯亚杰台梦鸽梁欢丽
    1825-1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耐药性.方法 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真菌感染将83例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分为真菌感染组(n=47)和无真菌感染组(n=36).比较真菌感染组和无真菌感染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采集真菌感染组患者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真菌分布情况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真菌感染组和无真菌感染组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情况、近期抗感染治疗情况、白细胞计数、临床分期、快速康复外科治疗情况、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基础疾病、近期进行过抗感染治疗、白细胞计数<4.0×109/L均是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47例术后真菌感染患者标本中共检出178株真菌,其中白念珠菌最常见(122株,68.54%),其次是光滑念珠菌(25株,14.04%).178株真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最高(82.02%),其次是氟康唑(77.53%);对氟胞嘧啶耐药率最低(5.62%),其次是两性霉素(6.18%).结论 合并基础疾病、近期进行过抗感染治疗、白细胞计数<4.0×109/L均是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在抗真菌药物中,伊曲康唑和氟康唑耐药率较高,两性霉素、氟胞嘧啶耐药率较低.

    胃肠道恶性肿瘤老年患者真菌感染危险因素耐药性

    疼痛管理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肺癌合并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李慧宫盼盼赵丽慧
    1829-1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疼痛管理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肺癌合并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62例肺癌合并冠心病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29),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疼痛管理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3天、1周,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管理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肺癌合并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能够减轻术后疼痛、改善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疼痛管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肺癌合并冠心病围手术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马腾刘殿鹏高笛
    1833-1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脊柱转移瘤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86例脊柱转移瘤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分为PVP组(n=40,PVP联合射频消融术)和PKP组(n=46,PKP联合射频消融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脊柱稳定性、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Cobb角均小于本组术前,PKP组患者VAS评分低于PVP组,Cobb角小于P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KP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PKP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PVP联合射频消融术相比,PKP联合射频消融术更能够缓解脊柱转移瘤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的疼痛,改善脊柱稳定性和脊髓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更好,术后复发率更低.

    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射频消融术脊柱转移瘤病理性骨折

    血清miRNA-34a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安向荣刁琳佳曹凯丽
    1837-1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miRNA-34a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96例疑似早期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TCT检测及血清miRNA-34a水平检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血清miRNA-34a联合TCT检测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采用Kappa检验评估血清miRNA-34a联合TCT检测诊断早期宫颈癌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96例疑似早期宫颈癌患者中,宫颈癌68例,作为宫颈癌组;非宫颈癌28例,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级、CIN2级、CIN3级分别为10例、13例、5例,分别作为CIN1组、CIN2组、CIN3组.宫颈癌组和各CIN组患者血清miRNA-34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宫颈癌组<CIN3组<CIN2 组<CIN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NA-34a联合TCT检测诊断早期宫颈癌的灵敏度为95.59%,特异度为89.29%,准确度为93.75%,阳性预测值为95.59%,阴性预测值为89.29%,与病理检查结果具有极高一致性(Kappa=0.849).结论 早期宫颈癌患者miRNA-34a水平降低,血清miRNA-34a联合;TCT检测对早期宫颈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miRNA-34a早期宫颈癌诊断价值

    多维度协同干预在乳腺癌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陈杏乐徐明明王利林李佳...
    1841-1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维度协同干预在乳腺癌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50例乳腺癌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22)和观察组(n=28),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多维度协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情况[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观察组患者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食欲缺乏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维度协同干预能有效缓解乳腺癌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乳腺癌冠心病多维度协同干预疼痛情况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程序化急救联合快速通道手术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对晚期肺癌咯血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贝贝曹志远何新梅
    1845-1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程序化急救联合快速通道手术临床护理路径(FTS-CNP)模式干预对晚期肺癌(LC)咯血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2例晚期LC咯血患者按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取程序化急救联合FTS-CNP模式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FACT-G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FACT-G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序化急救联合FTS-CNP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晚期LC咯血患者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干预满意度.

    晚期肺癌咯血程序化急救快速通道手术临床护理路径并发症呼吸功能

    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齐俊青周祥郭玲
    1849-1851,1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82例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脑胶质瘤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所有患者的手术切除范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1年的术后复发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82例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脑胶质瘤患者中,肿瘤全切59例(71.95%),肿瘤次全切23例(28.05%);术后发生语言不利1例,头晕头痛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66%(3/8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直径、病理分级、手术切除范围及术后放化疗情况均是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脑胶质瘤患者的肿瘤全切除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年龄、肿瘤直径、病理分级、手术切除范围及术后放化疗情况均是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脑胶质瘤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术后复发影响因素

    5A模式干预对肺癌靶向治疗患者负性情绪、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孙丹杨英徐璐
    1852-1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5A模式干预对肺癌靶向治疗患者负性情绪、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05例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55,5A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HAMD、SPB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HA-MA、HAMD、SPB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呕吐、头晕、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率和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A模式干预可改善肺癌靶向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自我感受负担,提高生活质量、依从性及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5A模式干预靶向治疗肺癌负性情绪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