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农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农学院学报
北京农学院学报

段留生

季刊

1002-3186

bnxbbjb@126.com

80799078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7号北京农学院学报编辑部

北京农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CSTPCD
查看更多>>《北京农学院学报》为北京农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季刊,公开发行)。及时报道生物学、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风景园林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等农业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和研究简报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dSAUR71和MdSAUR72基因调控苹果果实花色素苷积累的验证

    高艺田逸田佶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探明MdSAUR71和MdSAUR72基因与苹果花色素苷积累的关系。[方法]选取了'王林'(Malus domestica)愈伤组织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构建过表达载体及稳定转化愈伤组织操作,获得MdSAUR71和MdSAUR72大量表达的转基因愈伤组织。[结果]转基因愈伤组织在低温光照下培养,与对照愈伤组织相比呈现明显深红色,推测是由于花色素苷积累所致。进一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quantitative PCR)检测,发现与对照愈伤组织相比,MdSAUR71和MdSAUR72及花色素苷生物合成基因在转基因愈伤组织中的转录水平明显增加。[结论]MdSAUR71和MdSAUR72能够通过调控花色素苷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参与苹果果实花色素苷积累。

    荧光定量MdSAUR71MdSAUR72功能验证

    基于SSR构建中国主栽草莓品种指纹图谱

    蔡露莹刘松聂兴华杨海清...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中国主栽草莓品种的DNA指纹图谱,为保护育种者权益和实现草莓资源的高效鉴定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中国目前主栽的草莓品种(70个)为材料,采用荧光毛细管电泳技术对28个SSR分子标记进行评估,利用筛选后的高效SSR标记构建草莓品种的DNA指纹图谱。[结果]从28对引物中选出了 5对多态性较高、重复性较好的核心引物。核心引物共检测出40个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出8个等位位点;共检测到142个带型,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出28。4个带型;各标记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9~0。87,平均PIC值为0。8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草莓品种之间的相似系数范围为0。65~0。97。[结论]成功构建了具有唯一对应关系的70个草莓品种的DNA指纹图谱,为未来草莓品种的资源保护和利用推广提供数据支撑。

    SSR指纹图谱草莓品种鉴定毛细管电泳

    桃愈伤组织和果实瞬时转化体系的优化

    杨海清吴凡颖王睿琦常明明...
    13-1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建立和优化桃愈伤组织和果实瞬时转化体系.[方法]筛选桃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及培养条件,优化桃愈伤组织和离体果实进行农杆菌瞬时转化的体系.[结果]采用叶片、茎段和种胚为外植体均诱导出愈伤组织,叶片最高诱导率为85.8%,用种胚诱导愈伤可达到95.8%的诱导率,且形成的愈伤组织更松散.后续的继代培养中使用4 g/L PVP处理可以缓解愈伤组织的褐化.桃愈伤组织采用浸染液法,果块采用真空和注射法均可成功转化,不同转化方法共培养3d为荧光检测的最佳条件.[结论]优化了桃愈伤组织的诱导条件,建立了较为稳定的桃瞬时转化体系,为桃基因的快速验证奠定了技术基础.

    愈伤组织诱导瞬时转化

    北京昌平区和门头沟区古树健康及病虫害调查

    范嘉慧王志闫哲李杨...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古树具有极大的生态价值意义,通过调查北京市昌平区和门头沟区古树健康状况与病虫害发生情况,掌握两区古树生长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古树保护与精细化养护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北京十三陵林场、庆王坟、戒台寺、潭柘寺、妙峰山古树群的古树进行健康状况及病虫害调查.[结果]调查的422棵古树中,81%的古树处于健康状态,腐朽率3.79%,流胶发生率为4.5%,新鲜蛀孔发生率为1.18%.其中国槐、银杏、七叶树、玉兰和元宝枫古树的健康率均为100%.在发生病虫害的古树中,油松古树腐朽率最低,为1.72%、病情指数1.72;白皮松古树流胶率发生最低,为2.86%;油松古树蛀干害虫危害率最低,为0.47%.[结论]北京昌平区、门头沟区古树整体处于健康水平,古树病虫害发生程度与健康等级呈显著相关.

    古树健康病虫害调查

    条华蜗牛破厣前后体内总糖含量的变化

    张民照覃晓春赵晨张爱环...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条华蜗牛破厣前后体内总糖含量变化规律,为深入研究蜗牛破厣生化机理提供参考。[方法]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了两个体质量组条华蜗牛在破厣、休眠、取食或饥饿等条件下足和内脏的总糖含量。[结果]条华蜗牛破厣后体内含糖量升高,体质量组Ⅳ蜗牛足、内脏含糖量都高于相应体质量组Ⅰ。破厣前蜗牛足内含糖量与破厣后的差异显著(P<0。05),而内脏的差异不显著。休眠蜗牛体内含糖量随休眠天数增加有降低的趋势,除体质量组Ⅰ蜗牛足内含糖量休眠1 d后(27。62 μg/mg)显著高于5 d~15 d外,其他休眠时间之间差异都不显著。蜗牛取食后,足和内脏含糖量变化趋势基本类似,都是取食12 h~24 h后增加,然后有所下降。除体质量组Ⅳ足外,取食24 h后都显著高于取食12 h和36 h。活动蜗牛体内含糖量随饥饿时间延长有降低趋势,饥饿36 h后含糖量均显著低于饥饿12 h。[结论]条华蜗牛破厣前后体内总糖含量变化与多个因素有关,总糖量变化规律反映了蜗牛破厣的生理生化特征。

    条华蜗牛破厣总糖含量体质量取食饥饿

    7个结球生菜品种的综合比较试验

    薛子怡陈竹蔡文慧苗增建...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筛选出优质的结球生菜品种。[方法]利用差异性显著分析和隶属函数评估法对7个品种的结球生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北生8号'叶球纵径、叶长和叶宽最大,'北生9号'叶球横径最大,'北生6号'生物产量最高;'北生8号'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北紫球生2号'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北生9号'叶绿素含量和硝态氮含量最高,通过隶属函数评估法对7个结球生菜品种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叶绿素、硝态氮的含量进行分析,得出'北紫球生2号'的分数最高。[结论]7个不同品种间的结球生菜形态指标和品质指标有很大的差异,综合比较5项品质指标得出'北紫球生2号'的最优品种。

    形态指标品质指标结球生菜隶属函数评估法

    不同溶液引发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帅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解决白菜类蔬菜生产中出苗不整齐、大小棵,缺苗断垄等问题,满足线播生产的要求。[方法]用2。5%氯化钠溶液、木酢液(350倍液)和含木酢液复合肥溶液(60倍)3种溶液分别引发2 h和4h不结球白菜'上海青'、'京冠油菜'以及结球白菜类'娃娃菜金贝贝'的种子,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结果]60倍液复合肥(含木酢液)引发4 h可显著提高'上海青'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达到0。967,96。67%和97。94,较对照分别提高了 10。27%、8。62%和21。02%;采用2。5%氯化钠引发4 h可显著提高'京冠油菜'种子的发芽率,较对照提高4。3%,但对其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无显著影响,采用350倍液木酢液引发2 h可显著提高'京冠油菜'种子的发芽指数,较对照提高8。9%。3种溶液引发均未对'娃娃菜金贝贝'产生显著影响。通过主体间效应分析,品种在发芽势、发芽率以及发芽指数方面均发挥着显著作用,而不同溶液引发效应以及品种与不同溶液引发的交互效应在提高3种蔬菜发芽指数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结论]不同溶液引发对不同白菜类蔬菜种子差异性较大,其中350倍液的木酢液或60倍液的复合肥(含木酢液)对不结球白菜引发效果好,2。5%氯化钠溶液引发4 h对'京冠油菜'的引发效果较好,'娃娃菜金贝贝'主要受品种影响。

    溶液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

    乙型脑炎病毒非结构蛋白的表达及与hnRNP K的相互作用

    郝悦徐胜奎阮文科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探明JEV病毒复制与宿主蛋白的关系。[方法]首先构建非结构蛋白质粒,然后将构建成功的非结构蛋白的质粒转染至Vero细胞中,24 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蛋白表达情况,再分别与pCMV-MYC-hnRNP K质粒同时转染至Vero细胞中,培养24 h,收取细胞蛋白样,进行Co-IP试验相关步骤,用Western-blot实验进行结果呈现,得出试验结果。[结果]构建的非结构蛋白质粒在Vero细胞中可以表达,通过与表达hnRNP K蛋白的质粒共转染,通过Co-IP试验经Western-blot结果分析能够得出JEV的NS1与hnRNP K之间存在相互作用,JEV的NS2a、NS3、NS5与宿主hnRNP K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结论]JEV的NS1蛋白与宿主蛋白hnRNP K存在相互作用,为JEV非结构蛋白的研究进一步拓宽了思路,同时为JEV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生命活动周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为深入研究JEV病毒复制提供了新方向。

    乙型脑炎非结构蛋白hnRNPK免疫共沉淀蛋白互作

    猪细环病毒1型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杨敩校刘芊麟陈丙生蒋小玲...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检测猪细环病毒1型抗体的血清学方法。[方法]以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为包被抗原,筛选和优化抗体检测反应条件来建立一种检测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之后进行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并进行初步临床应用检测。[结果]确定了检测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的各项最佳反应条件;对8种猪源病毒阳性血清的检测结果显示只有猪细环病毒1型阳性血清为阳性,显示出良好的特异性;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5%,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显示出良好的重复性。对来源于北京和湖南地区的400份猪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抗体阳性率为75。25%,PCR阳性率为71。00%,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这两个地区存在较多的的猪细环病毒1型感染。[结论]建立了一种特异性和重复性都良好的检测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可用于猪细环病毒1型抗体的临床检测。

    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间接ELISA抗体检测

    猪源SLPI对小鼠皮肤损伤愈合的效果

    肖瑞龙郭津彤李新新刘雪威...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猪源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ecretory Leukocyte Protease Inhibitor,SLPI)对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的治疗效果,以开发其潜在的使用价值。[方法]使用重组表达的猪源SLPI处理小鼠创伤,筛选蛋白的最佳作用浓度,再以此浓度探索其抗损伤愈合情况。设置创伤组、SLPI处理组及阳性药对照组(阳性药物为百灵金方抑菌液),观察不同时间大体病理变化与显微病理变化,对创伤愈合进行临床评分,来评判SLPI对伤口恢复的影响作用。[结果]结果显示,SLPI最佳作用浓度为0。25 mg/mL。三组小鼠创伤溃疡面随时间延长均逐渐减小;与创伤组相比,从第3天开始,SLPI处理组病理打分均低于创伤组(P<0。05或P<0。01),而与阳性药组表现接近(P<0。05);在第7天,阳性药组和SLPI组均可观察到毛囊生长,但创伤组变化不明显。显微病理变化显示,SLPI组和阳性药组在第5天可观察到表皮层和皮脂腺,在第7天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结论]重组表达的猪源SLPI对小鼠皮肤创伤愈合有一定效果,为开发针对猪体皮肤损伤有效药物提供了试验数据。

    猪源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皮肤创面愈合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