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长春中医药大学

曲晓波

双月刊

1007-4813

jlzyybjb@126.com

0431-86172610

130117

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医学学术刊物。主要反映该院中西医药等各个学科的教学、科研、临床新成果,报道各种学术活动,以促进长春中医药大学与各院校之间的交流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刘玉书治疗小儿哮喘经验

    孔一卜余新彦郭亦男
    394-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玉书教授认为,小儿哮喘的发病机制为伏痰潜内,诱因触动,病机关键在于伏痰,痰气相搏气道,发为哮喘.临证提出脏腑、气血、阴阳并调的治法,组方多选用对药、动物药,坚持在患儿哮喘发作期攻补兼施以祛风止哮,泻肺化痰,迁延期虚实并重以祛邪而不伤正,缓解期气、痰、瘀并治扶正而不留邪,以固本防复.

    小儿哮喘经验用药刘玉书

    铷矿物质抑制小鼠肺癌增殖与转移作用及机制研究

    盘家萍黄映捷张东洁苑仁祎坤...
    398-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铷矿物质抑制小鼠肺癌增殖与转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小鼠皮下注射Lewis肺癌(Lewis lung cancer,LLC)细胞构造肺癌动物模型,药物干预14d后,测量小鼠肿瘤大小、血常规、血清与肿瘤中炎症因子以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表达;观察肿瘤、心、肝、脾、肺、肾等组织病理学改变.小鼠尾静脉注射B16-Fl0细胞构建黑色素瘤肺癌转移模型,检测血常规变化;观察肺湿重及其病理学改变.结果 在铷矿物质对肺癌移植瘤小鼠影响的试验中,药物(铷矿物质或吉非替尼)干预14d后小鼠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淋巴细胞(lymphocyte,Lym)含量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且实体瘤体积和重量偏小,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数目减少,细胞核缩小,出现不同程度坏死;心、肝、肺、肾无明显损伤;脾损伤较轻,脾重降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与ROS含量升高,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含量降低;肿瘤组织中IL-1β、IL-6含量降低,TNF-α含量升高(P<0.05).在铷矿物质对肺癌转移小鼠影响的试验中,药物(铷矿物质或吉非替尼)干预18 d后小鼠血液Neu和WBC水平均显著降低,肺湿重显著降低(P<0.001),肺转移灶少,能明显抑制炎症反应和恶性黑色瘤的肺转移.结论 铷矿物质能够显著抑制小鼠肺癌的增殖和转移,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抑制ROS生成,从而发挥治疗肺癌作用.

    非小细胞肺癌铷矿物质炎症反应氧化应激

    基于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探讨宣肺散结汤对肺癌小鼠肿瘤抑制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季超刘芳洁
    404-4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探讨宣肺散结汤对肺癌小鼠肿瘤抑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 选取C57BL/6雄性小鼠,建立肺癌小鼠模型.取32只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等体积的0.9%NaCl溶液灌胃)、顺铂组(腹腔注射顺铂溶液0.1 mg·d-1+等体积的0.9%NaCl溶液灌胃)、宣肺散结汤组(宣肺散结汤灌胃0.6 mL·d-1)和联合组(腹腔注射顺铂溶液0.1 mg·d-1+宣肺散结汤灌胃0.6 mL·d-1),每组8只.另取8只健康C57BL/6雄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进行指标检测.结果 模型组和顺铂组均出现摄食量减少、脱毛、反应迟钝等现象;宣肺散结汤组及联合组摄食量可,脱毛较少,反应较灵敏.与模型组比较,顺铂组、宣肺散结汤组、联合组瘤质量均减轻,其中联合组瘤质量最轻,抑瘤率最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顺铂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Chao1、shannon均下降,宣肺散结汤组和联合组上述指标均升高,其中联合组更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顺铂组、宣肺散结汤组、联合组CD4+、CD4+/CD8+和戊酸、己酸含量均上升,CD8+和乙酸、丙酸含量均下降,其中联合组CD4+、CD4+/CD8+和戊酸、己酸含量最高,CD8+和乙酸、丙酸含量最低(P<0.05).结论 宣肺散结汤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和SCFAs代谢提高肺癌小鼠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

    肺癌宣肺散结汤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免疫功能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温肾暖脾颗粒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

    邓永志李杰赵丹杨薇...
    409-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温肾暖脾颗粒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246nm;结果 峰面积和质量浓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补骨脂素R2=0.999 2,异补骨脂素R2=0.999 3;精密度、稳定性均符合要求;补骨脂素平均回收率为98.25%,RSD为0.89%,异补骨脂素平均回收率为95.90%,RSD为1.18%.结论 本试验研究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可以作为温肾暖脾颗粒质量控制的依据.

    温肾暖脾颗粒高效液相色谱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

    促愈熏洗方联合艾灸治疗Ⅲ期痔病术后临床疗效观察

    张海岩茅闻婧吴闯黄烃...
    415-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促愈熏洗方联合艾灸对Ⅲ期痔病术后疼痛、出血、水肿、住院天数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213例Ⅲ期痔病术后患者,分为促愈熏洗方+艾灸组、促愈熏洗方组、痔疾洗液组,各71例.促愈熏洗方+艾灸组予促愈熏洗方坐浴联合自动灸疗仪治疗,促愈熏洗方组予促愈熏洗方坐浴治疗,痔疾洗液组予痔疾洗液坐浴治疗.观察各组患者疼痛、出血、水肿症状改善情况、住院天数及创面愈合时间差异.结果 术后1、3、7、21天,促愈熏洗方+艾灸组疼痛评分明显优于促愈熏洗方组与痔疾洗液组(P<0.05);促愈熏洗方+艾灸组在3、7、21天出血积分明显低于痔疾洗液组(P<0.05);术后第7、21天促愈熏洗方+艾灸组与促愈熏洗方组水肿评分低于痔疾洗液组(P<0.05);促愈熏洗方+艾灸组与促愈熏洗方组在改善手术1周后水肿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促愈熏洗方+艾灸组与促愈熏洗方组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痔疾洗液组(P<0.05);促愈熏洗方+艾灸组较痔疾洗液组住院天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 促愈熏洗方联合艾灸可有效缓解Ⅲ期痔病术后疼痛、出血、水肿症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

    Ⅲ期痔病术后促愈熏洗方穴位敷贴坐浴

    三乌胶丸治疗寒湿痹阻证膝骨关节炎

    符劲飞周利琴邹明
    419-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乌胶丸治疗寒湿痹阻证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30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2例.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片、硫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乌胶丸治疗,均治疗28d.比较2组治疗28d后的疗效,治疗前和治疗28 d后的中医症状、膝关节功能、疼痛情况、骨代谢指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Smad-1水平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治疗28 d后的总有效率(93.42%,142/152)高于对照组(78.95%,120/152)(P<0.05).治疗28 d后,2组中医症状、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AMC)、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及血清 MMP-1、MMP-3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Smad-1 水平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乌胶丸可调节寒湿痹阻证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MMP-1、MMP-3、Smad-1及骨代谢指标水平,促进软骨修复,改善患者中医症状、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三乌胶丸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3Smad-1临床疗效安全性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二甲双胍致2型糖尿病腹泻

    李莹张晓飞赵景成王晓佳...
    424-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穴位贴敷治疗二甲双胍致2型糖尿病患者腹泻临床效果.方法 将二甲双胍致腹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在二甲双胍等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大便性状变化、肠道菌群数量、血糖水平变化、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结果 2组治疗2周后大便稀溏、大便次数增多、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肢冷形寒积分,大便性状评分、10d中排便急迫感天数、每日排便最多次数、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均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2周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均多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1%,58/6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45/63)(P<0.05);2组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能够有效缓解二甲双胍致2型糖尿病患者腹泻症状,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状态,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并能保持良好的控糖效果.

    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腹泻中药穴位贴敷肠道菌群紊乱血糖水平

    八正散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

    王骏周峰
    429-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八正散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基于表型分类系统(UPOINT)表型对症治疗的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选择同期81例基于UPOINT表型对症治疗联合八正散加减治疗的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患者均治疗6周.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排尿情况、心理状况、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评分、器官特异性症状、骨骼肌疼痛、感染症状.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6周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或不适、排尿症状、生活质量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最大尿流率(MFR)、平均尿流率(AFR)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局部触痛、腹部痉挛、骨盆部痉挛患者占比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八正散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型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UPOINT表型,促进病情转归,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表型分类系统八正散

    穴位贴敷联合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

    谢琛刘静茹
    43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及对血清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淀粉样蛋白A(SA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影响.方法 选择流行性感冒患儿99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各3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观察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小儿热速清颗粒,观察2组在观察1组基础上行穴位贴敷.3组均治疗1周.比较治疗1周后3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的血清MIF、SAA、HMGB-1水平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周后,观察2组总有效率(93.94%,31/33)高于观察 1 组(75.76%,25/33)、对照组(51.52%,17/33)(P<0.05),观察 1 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咽痛消失、发热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鼻卡他/鼻塞消失及流涕消失时间呈逐渐缩短趋势(P<0.05).治疗1周后,3组血清MIF、SAA、HMGB-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血清MIF、SAA、HMGB-1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3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热速清颗粒可有效促进流感患儿相关症状缓解,减轻患儿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小儿热速清颗粒基础上联用穴位贴敷治疗效果更佳,且安全性良好.

    儿童流行性感冒小儿热速清颗粒穴位贴敷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吉林省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E7基因变异分析

    苑飞艳张立会
    437-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吉林省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的E6、E7基因变异,评估HPV16基因变异与吉林省地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生的相关风险.方法 收集129例HPV16感染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提取细胞DNA,以特异性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扩增E6-E7基因序列,再将E6-E7基因序列与标准的HPV16型基因序列比对,寻找E6-E7基因的突变位点.结果 共发现8个E6突变位点,其中错义突变6个,无义突变位点2个,突变发生率较高的突变位点为:T178G(59/129,45.74%),A131C(10/129,7.75%),T350G(6/129,4.65%),T178A(6/129,4.65%).共发现11个E7基因突变位点,其中错义突变位点6个,无义突变位点5个,突变率较高的位点为A647G(57/129,44.19%),T846C(55/129,42.64%),G666A(34/129,26.36%),T843C(20/129,15.50%).E6、E7 常见的突变位点在宫颈癌组和癌前病变组分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仅发现了亚洲变异型和欧洲变异型.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吉林省HPV16原型、As、Eur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其中以亚洲变异型为主.结论 本研究中吉林省仅发现HPV16的As、Eur 2种变异型,且以As变异型为主;在吉林省HPV16 E6、E7常见的变异位点与宫颈病变的进展无关.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变异E6基因E7基因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