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陈玉华

季刊

1671-4024

028-88459396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车城东七路699号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engdu Aeronautic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川省职业教育条例的内涵意蕴与立法革新

    杨晓坤孙善学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省职业教育条例是立足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整体性谋划,是新职业教育法在地方贯彻落实的重要行动.以上位法为参照依据,四川省职业教育条例在内容上完善补充,最终形成了 8章、74条的结构体系,体现出较强的时代性、实践性、地方性、系统性和创新性.作为全国职业教育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四川省职业教育条例为职业教育地方立法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四川省职业教育条例新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制度

    四川航空职业教育深度探索:现状、挑战与对策研究

    熊熙叶峰
    6-1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制造强国建设的推进,航空产业对各层次人才尤其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激增.四川凭借"三线"建设航空工业积淀和国家战略腹地的新定位,航空职业教育发展备受瞩目.通过数据分析与政策解读,全面审视四川航空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针对问题提出了强化政府支持、深化校企合作、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专业设置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策略,旨在为四川航空职业教育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促进教育服务产业发展.

    四川航空职业教育现状分析挑战审视对策探究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路径探索

    杨天玲刘菲朱蔷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上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渠道.通过对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探讨新质生产力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需求、内容、模式的影响,从而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的路径和策略.

    新质生产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社会需求对接路径

    西部地区航空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化策略分析

    钟琴任丹孙闰琳叶靖宇...
    15-1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航空产业发展及国家对人才培养需求提升的背景下,西部地区航空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其建设情况并提出优化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对比研究及文献研究等方法,发现西部地区八所航空类高职院校在标准制定、培养培训、平台建设等方面有一定成果,但存在双师型教师数量结构不合理、培养培训机制不完善、激励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加大培养引进力度、完善培养机制、健全激励考核机制、加强校企合作等优化策略以期推动队伍持续高质量发展,为相关院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双师型"教师教师队伍建设航空类高职

    高职院校文化资源融入定向军士培养的路径研究

    梁潘江奕其徐雨夏周玲如...
    19-2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业文化等方面具有显性熏陶和政策创新优势,将其融入定向军士人才培养,对部队新质生产力快速转化为新质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资源融入军士人才培养时,应坚持擦亮政治底色把准育人方向、军民深度融合立足任职岗位等基本原则,在创新德育文化传承、推进智育文化发展、创新文化融合等方面同步发力,为世界一流军队建设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上、有发展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定向军士培养军民融合文化资源

    我国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研究热点及发展态势——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2014-2024)

    鲁保应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混合式教学成为我国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热点,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热度也较高.为了厘清我国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态势,使用CiteSpace软件对2014-2024年的786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在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教学模式、教学改革与应用、教学评价、教学数智化是我国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研究的热点;总结内涵体系、资源体系、内容体系、评价体系四个维度的研究趋势,梳理近十年我国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研究的现状、脉络与趋势.

    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CiteSpace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杭海荣胡静金海峰
    29-3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尤为重要,这一体系的构建对于"双师型"教师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这一体系的构建工作存在校外实践教学合作方式不够稳固,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过程不够规范,对实践教学的监管不够严格,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对此,高职院校需积极拓展优质校外资源,促进合作共赢;改变现有实践教学方案,实现与时俱进;完善实践教学监管环节,推动产教融合;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以强化实践教学成效,推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

    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价值意蕴、实践困境与突围路径

    韩飞郭广帅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推进了职业教育各领域的变革,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人工智能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中,仍存在教学理念相对滞后、资源配置不均衡以及教师人工智能素养不高等现实问题,亟需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为此,从更新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数字资源配置,开发适切性数字教材;大力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等方面,探索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为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找出新思路.

    人工智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困境突围路径

    实践共同体视阈下高职中非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教师主体身份构建研究——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曾圣洁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非国际化项目实施过程中,校企合作逐渐成为推动项目实施的必要路径.然而,学校中的教师主体却容易受到忽视.其中,高职院校对教师主体在国际化项目中的身份构建认识不清晰,对项目具体实施造成一定困难.为此,基于中塞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案例,运用"实践共同体"理论剖析教师共同体在项目中主体作用,厘清对项目目标责任的理解,从项目内教师群体所处的社会历史语境、交际行为中的初始定位、心理通融策略、交际行为技巧等5个方面,提出强化主体能动性的方法与策略,推动教师群体在项目中有效地构建多元身份,以推动中非人才联合培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共同体中非人才培养教师主体身份构建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职院校美育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为例

    许娟杨蓉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当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引领教育实践的关键导向,美育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美育核心素养不仅是美育教育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美育目标丰富内涵的综合反映.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针对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的实际情况,明确美育目标,构建"一课一艺N活动"美育教育体系,科学设计评价体系,在实践探索中推动实现兼具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与美育教育改革特色的融合互促,以期为推动高职院校美育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思考.

    高职院校美育教育改革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