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023-62769495

400050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教育部优秀期刊。主要刊登有创造性、探索性、开拓性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报告、重要学术问题的评述和学科前沿的综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列车用动力电池系统风冷散热流场研究

    赖晨光余琴宋洁陈祎...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某款列车用空调强制风冷动力电池系统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出该动力电池在指定工况下充放电结束点的温度和压力,并得到电池系统的温度场、速度场以及压力场,以探究空调制冷对整个电池系统的散热效果.研究发现:当电池组在不同工况下工作时,若根据电池的发热情况对空调工作状态进行调整,则空调无论是全制冷还是半制冷,均能有效保证电池温度保持在合理的工作范围内,这种改变空调工作状态的方法为解决电池组强制风冷的温度控制问题提供了参考.同时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电池系统的热量传递过程与散热效果,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电池系统的设计合理性.

    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列车电池散热温度场

    方形动力锂电池CPCM/翅片液冷式散热系统性能优化

    安治国祝惠张显罗雨诗...
    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方形锂电池在高温、高倍率放电下的最高温度和温差,提出了一种复合相变材料(CPCM)/翅片液冷式复合冷却结构.对提出的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了3 C放电工况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CPCM中膨胀石墨(EG)质量分数、冷却液流速及入口温度对系统散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2%EG质量分数的CPCM表现出良好的散热性能,继续增大质量分数对最高温度及温差几乎没影响.增大冷却液流速降低了电池最高温度,但是也增加了电池温度的不均匀性.考虑到流速对CPCM液相率影响,流速为0.022 m/s已满足散热需求.当入口温度为40℃时,CPCM与液冷的协同效率更好,最大温差达到最小值,仅为2.78℃.

    锂电池相变材料翅片散热性能热管理

    基于频繁项统计的流-安时积分SOC估计方法

    李昆赵理赵博阳客汉宸...
    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安时积分法由于无法在线更新库仑效率而导致的难以准确估测电池剩余容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繁项统计进行电流分段积分,利用不同库仑效率对分段积分后电量进行修正的流-安时积分法.该方法利用连续充放电循环对库仑效率进行在线修正,基于柯西频繁项统计算法对电流进行分段累积,利用修正后的库仑效率对分段累计电量进行校正,最后实现了电池剩余容量的准确估计.仿真和实验分析表明:基于频繁项统计的安时积分法有效减小了传统安时积分法产生的电量累积误差,提高了剩余容量及SOC的估计精度.

    频繁项统计流挖掘算法库仑效率安时积分法SOC估计

    P2构型PHEV的规则型能量管理策略

    罗勇陈国芳韦永恒邓云霄...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具有低排放、低油耗、无续航里程焦虑等优势,当下深受各大车企青睐.如何有效提升整车燃油经济性问题一直是整车控制策略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为提高其燃油经济性和整车性能,以P2构型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规则的PHEV能量管理策略.通过设置逻辑门限值,综合考虑车速、整车需求扭矩及电池荷电状态等控制参数,合理选择不同工作模式驱动车辆以使整车工作效率最优.同时,根据发动机工作区域划分整车工作模式,基于逻辑门限值思想提出电量消耗和电量维持的多阶段能量管理策略.结合Matlab/Simulink搭建整车模型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整车模型搭建合理、所设计的控制策略有效性良好,能够较好地实现对整车的控制,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提升了22.76%的燃油经济性.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规则控制逻辑门限值

    氢燃料电池汽车能量管理系统模糊控制仿真研究

    赵天宇陈东霍为炜孙超...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氢燃料电池经济性和使用寿命等问题,利用AVL-Cruise和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了复合电源系统整车模型;基于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工况(CCBC)确定整车功率需求,采取功率跟随控制策略和模糊控制策略对整车经济性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锂离子动力电池SOC处于0.6~0.8时,模糊控制策略相较于功率跟随控制策略,氢燃料电池氢气消耗量降低7.8%,氢燃料电池在最佳效率区间的工作时间增加44.61%.该控制策略对延长氢燃料电池系统使用寿命和降低氢气消耗具有指导意义.

    氢燃料电池复合电源模糊控制能量管理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驱动力矩分配方法

    朱文静李刚姬晓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4WIDEV)行驶中的稳定性,提出以优化轮胎负荷率为目的,应用二次规划理论的驱动力矩分配方法.设计驱动力矩控制策略,对比规则分配、优化规则分配与二次规划分配方法,在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中建立4WIDEV整车模型,选取方向盘转角为增幅正弦信号的工况、加速单移线工况,将二次规划分配方法与优化后的规则分配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二次规划理论的驱动力矩分配方法能够更好地降低轮胎负荷率,有效提升轮胎的稳定裕度,进一步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驱动力矩二次规划轮胎负荷率

    考虑多指标博弈的电动汽车跟车控制

    卢静金智林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电动汽车处于自动跟车工况时,其制动能量回收效率、跟车安全性和制动舒适性等指标相互矛盾.因此,如何在跟车控制中动态协调上述指标间的博弈关系,是提高电动汽车在自动跟车场景下整体性能的关键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分析并提出了基于跟车博弈模型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预测控制方法,实现了在滚动优化过程中动态调整指标权重,从而有效提升理论上可回收制动能量占总制动能量的比例.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混合策略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不仅提高了制动能量回收效率,而且在前车紧急制动的情况下,提高了跟车安全性和制动舒适性.

    电动汽车跟车控制博弈论模型预测控制

    改进指数趋近率的PMSM矢量控制研究

    高永超尹红彬陈明轩陈鹏飞...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为具有强耦合特点的非线性系统.传统矢量控制方法存在转速超调量大、抗扰动性能较差的问题.基于PMSM的数学模型,对比了现今常用的几种滑模控制器的特点,通过改进一般指数趋近率得到新型指数趋近率的滑模控制器模型,数学推导证明其稳定性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仿真模型.与一般的指数趋近率相比,改进的指数趋近率滑模控制器控制永磁同步电机具有超调量小、转速响应快的特点,并且能很好地抑制外界干扰,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永磁同步电机滑模控制器指数趋近率Matlab/Simulink抗干扰

    一种GA-DKF的锂离子电池SOC估计

    罗雪松朱茂桃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双卡尔曼滤波(GA-DKF)的方法进行电池荷电状态(SOC)估计.分别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模型参数辨识中卡尔曼滤波的噪声协方差矩阵,以及SOC估计中无迹卡尔曼滤波(U KF)的噪声协方差矩阵.搭建试验平台,依据不同电流倍率下的放电实验数据,得到模型参数动态辨识的结果,分析GA-KF算法辨识参数的有效性.通过不同工况下试验结果、仿真结果以及传统最小二乘法(LS)辨识结果的对比,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锂电池模型精度.最后,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双卡尔曼滤波(GA-DKF)进行SOC估计,分别验证该模型在动态工况下SOC估计的精度和鲁棒性.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还能克服不同初始SOC的误差,具备良好的鲁棒性.

    遗传算法双卡尔曼滤波锂离子电池SOC估计

    某电动汽车低频压耳问题识别与控制研究

    李利明王恒申秀敏付江华...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某电动汽车车速在40~60 km/h时车内存在明显的"咚咚声"和低频压耳感问题,进行整车主客观试验,发现是由背门一阶模态被路面激励导致车内噪声被放大.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背门模态试验,识别出了背门模态参数.根据模态分析理论和动力吸振器原理,对问题进行确认,并设计了1款动力吸振器.对比加装动力吸振器前后车内噪声及背门振动幅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加装动力吸振器后,同样工况下37 Hz附近共振带明显消失,前排噪声峰值降低3 dB(A),后排噪声峰值降低5.6 dB(A),背门振动峰值降低0.05g,主观不适感消失.

    振动与波电动汽车低频噪声模态分析动力吸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