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科技学院

余志祥

月刊

1673-1999

cqust_xb@vip.163.com

023-65023856 65023823

401331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为社科类综合性学术期刊,1999年创刊,2006年开始按双月刊出版,主要刊登哲学、政治、经济、法制、管理、语言、艺术、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专题性或综合性的述评等。本刊按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的要求,实行规范化编排。对稿件的基本要求是:主题新颖,观点明确,有实践基础,有理论高度;论据充分,引文准确,数据可靠;层次分明,文字简练,图表清晰;文章编写格式符合规范要求。对于基金项目产出论文,本刊将予优先刊用,并从优计付稿酬。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校园欺凌形成机理的社会学解读及防治之道——基于41名欺凌卷入者的访谈调查

    曹文张香兰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园欺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社会热点与难点问题。从社会学角度结合对12所中小学校的41名欺凌者、被欺凌者的深度访谈,发现校园欺凌原因主要为暴力亚文化的冲击与侵蚀、社会规范功能的弱化与掣肘、不健全家庭结构的困囿与制约、关系结构的紧张与疏离。因此,在校园欺凌防治中,应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提高媒介"把关"能力;强化社会规范作用,提升个体接受认同;优化家庭结构功能,营造和谐家庭环境;缓解多重紧张关系,健全社会支持体系。

    校园欺凌暴力亚文化社会结构关系结构家庭结构防治对策

    组态视角下产业链和创新链耦合协调多元路径研究

    曹泽陶董
    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链和创新链协调发展对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测算2012—2021年31个省份双链耦合协调度,采用核密度估计描述全国双链耦合协调度的变化趋势和差异;采用必要条件分析(NCA)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相结合的方法,挖掘TOE框架下6个前因变量与双链耦合协调度提升的复杂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全国双链耦合协调度不断提升,但省际差距不断增大;单个要素并不构成双链高耦合协调水平的必要条件,高数字产业建设在产生双链高耦合协调水平方面发挥着普遍作用;驱动双链高耦合协调水平的路径具有"殊途同归"特征,产生双链高耦合协调水平的路径分别为数字产业-教育驱动型、数字经济驱动型和数字设施-数字产业-教育均衡驱动型。

    产业链创新链耦合协调度定性比较分析法TOE框架数字经济

    商标恶意诉讼的民事规制路径研究——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84条

    汪楠
    2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法律尚未形成对商标恶意诉讼的规制机制。一方面商标恶意诉讼案件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理论界和司法界对于商标恶意诉讼还未形成统一认识,不利于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进与实施。在立法规范层面,应健全立法规制体系,可从健全相关立法、细化赔偿规则以及设置民事抗辩权入手;从司法实践角度,应优化司法规制程序,考虑以注重庭前审查、谨慎启动临时保全措施以及建立统一的司法识别标准为切入点。

    商标恶意诉讼商标恶意侵权法律规制民事规制损害赔偿

    资源双重转换: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纵向治理逻辑

    张丹婷庾虎
    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吉登斯的资源转换理论为视角,以扶贫资源从中央落入乡村的纵向分配和转化过程为逻辑主线,发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有效性在于政党驱动与乡村变迁之间的纵向互动关系。这种关系是以项目资源和组织资源两类能够突破体制束缚的流动性资源为要素,以党政科层体制为载体,借助县域和村域两个"时空束集"实现中央项目资源—县级组织资源—乡村产业资源之间二重转换的纵向驱动关系。基于此,尝试提出"政党驱动—乡村变迁"纵向乡村贫困治理理论,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有效衔接"问题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和解释框架。

    纵向治理政党驱动乡村变迁资源分配资源转换

    软化:城市群生态环境协同立法模式研究

    单杰
    4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协同概念的辨析与适用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从完善立法权配置、最小化立法成本以及践行立法传承与立法国际化等3个方面展开协同立法必要性之证成。基于理论探索和实践考察两个层面,检视共同立法和合作协议区域协同立法模式,其中,低成本、高效率、重灵活的合作协议模式与协同理念高度契合,立法软化是城市群生态环境协同立法的适宜选择。从城市群生态环境合作协议的合宪性与合法性、法律效力、缔结主体以及利益衡量等维度进行论证,以期建立高效公平且具制度约束力的协同立法模式,为城市群生态环境共治提供法治样本。

    城市群生态环境立法生态环境协同立法模式软法合作协议

    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民调解的发展及其完善——以安徽省G村为例

    董祥龙戚枝淬
    5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安徽省G村的实地考察,发现其正处于由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转变的过渡阶段,传统与非传统型社会矛盾纠纷交织,以财产权关系为核心的矛盾突显。同时,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面临诸多挑战,如传统自治能力衰弱、现代法治不完全适应及传统德治式微等。基于对人民调解发展的深入分析,提出重塑制度权威、提高解纷能力及保障协议履行等策略,以期促进人民调解的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宏伟目标的实现。

    乡村振兴社会矛盾纠纷人民调解社会治理制度完善

    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及机理分析

    李安妮王勇
    6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0—2021年我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的面板数据,本研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实证方法构建各省份乡村振兴指数,并运用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进一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是否对乡村振兴产生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影响,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减少城乡就业差距从而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门槛效应回归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会受到当地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的制约。鉴于此,从多个角度提出数字普惠金融推动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对策建议。

    数字普惠金融乡村振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门槛效应

    科研人员诚信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培育路径研究

    税玥茜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诚信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重要组成内容。科研人员诚信价值观问题不只是简单的个人行为道德问题,也是涉及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协调发展的问题。文章从分析科研人员诚信价值观存在的问题、诚信价值观缺失的原因以及新时代增强科研人员诚信价值观的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不但要从思想上加强教育和政策导向上反对利用单纯物质利益刺激个人积极性,而且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诚信制度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诚信价值观滑坡问题。

    诚信价值观科研人员科研诚信学术失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网络流行称谓词变迁中的男性气质及反思——以2007—2022年网络流行语中的男性称谓词为分析对象

    陈红梅杨菲
    9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07—2022年网络流行的男性称谓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构词方式和传播特点,纵向梳理了16年间男性气质的流变,指出男性气质呈现出从外在化和片面化到趋向内在化和情感化,再到气质背后的"她经济"与"她凝视"等阶段性特征。网络称谓语中所体现的男性气质总体上出现观看视角的位移、支配性男性气质的瓦解、称谓词汇的多义传播,以及被物化的"男色消费"等特征。以网络流行称谓词为切入口关注男性气质,是当下男性气质研究的一个视角补充。这些称谓词体现了不同时期人们对男性的角色期待,对我们审视社会变迁中的男性气质变化,以及思考这种变化背后所映射出的时代发展和民众心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网络流行语男性称谓词男性气质性别秩序男色消费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逻辑生成——基于非标准答案考核视角

    董保华宋祝马楠
    105-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语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饱受诟病,这在新文科建设这一背景下尤为突出。基于非标准答案考核视角,探讨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逻辑生成,有助于为解决这一长期困扰外语界的问题提供新的路径。研究表明,外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逻辑表现为非标准答案考核知识转化要求;外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运行逻辑体现在非标准答案考核统筹协作要求;外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逻辑则是非标准答案考核自我探索要求。

    外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非标准答案考核新文科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