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理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理教学
地理教学

陈澄

半月刊

1000-078X

200062

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教学/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拥抱不确定性:《教育的美丽风险》中的变革力量

    余昱瑶
    1页

    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与未来展望——基于2024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分析

    张家辉沈琰琰庄文虹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分析2024年《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的地理教育论文,发现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热点包括重大主题教育进地理课程教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及评价、注重地理学科逻辑的教学、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施、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地理教学、高考地理试题的命制和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等.本文认为地理教育今后需深化初中地理新教材的变化与教学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实施、核心素养导向的地理试题命制技术、地理教师学科素养的发展机制等研究.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地理教育研究热点

    地理空间思维影响因素研究

    童逸雯蔡雯婷李桦吴平颐...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地理空间思维的影响因素并探索其机制对科学高效地培养空间思维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本科生为样本进行地理空间思维水平测试,邀请其中的高水平和低水平组样本进行访谈,提取出15项影响个体地理空间思维水平的潜在因素,并据此设计地理空间思维水平影响因素问卷,招募167名高中生参与测试.测试结果证实空间思维习惯、地图识读能力、居住地海陆位置、学科背景、地理知识基础等10项因素显著影响了地理空间思维水平.据此,本研究从课堂教学和家庭教育方面提出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水平的建议.

    地理空间思维影响因素访谈高中地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实证研究——以泰安市N中学和T中学为例

    李向宏张鹏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地理教学,是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山东省泰安市两所高级中学的地理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地理教学,以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应用现状.基于此,本研究总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形式与方法,分析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遇到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地理地理实践力实证研究

    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境脉"式跨学科教学设计探索——以高中地理"盐业"主题系列教学设计为例

    林烨斓户清丽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境脉"式学习理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地理学科大概念为核心,融合历史、思想政治、语文等相关学科,通过建构情境、问题、任务、素养四大脉络,结合启境、入境、析境、融境、换境五个"境脉"教学步骤,构建出高中地理跨学科教学模式.同时,本文围绕"盐业"主题探索"境脉"式跨学科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并解决现实情境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境脉"式教学跨学科教学核心素养高中地理

    基于问题链构建大单元教学设计——以"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为例

    陈一凡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关注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为教学导向,整合与比较多版教材中关于"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章节设置、知识点和教学案例.本文挖掘新教材中的"交通"元素,统整知识体系,创设"为什么修路""把路修在哪""修路的关联事项"系列大问题,以问题链为纽带构建地理大单元,并针对"把路修在哪"这一具体问题展开了教学设计分析.

    大单元教学问题链交通运输区域发展高中地理

    基于"720云"的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构建——以"法国"为例

    王楠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720云"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适用性,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归纳其在地理教学的应用现状以及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优势.研究发现"720云"在初中地理教学的研究上仍是空白,但具有"增强独特的地理体验""提供丰富的地理素材""呈现真实的地理情境"和"聚焦区域的地理特征"等优势.本文结合其优势提出了基于"720云"的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模式,并以法国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最后从"立足前置分析""遵循教学逻辑"和"控制认知负荷"三个角度对该教学设计进行总结与反思.

    720云初中区域地理教学设计法国初中地理

    基于PISA2025科学测评框架的中学生科学教育成效评估——以"云龙湖局地风观测"为例

    储阳华俞峰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教育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ISA2025科学素养测评框架对科学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本文结合示例题目,剖析了该框架在科学情境、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和科学身份四个维度上的特性.同时,本文基于云龙湖局地风观测实践活动,对科学教育开展进行了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地理科学教育的建议.

    科学教育PISA2025高中地理局地风

    高考地理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以2023年~2024年新课标高考文科综合卷为例

    李佳琪索朗仁青
    37-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构建了基于韦伯分析模式与SEC分析模式的综合评价框架,从深度一致性和内容一致性两个维度,对2023年~2024年高考地理新课标卷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契合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套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系数低于参考值,在统计学意义上不具有显著一致性.从深度一致性来看,两套试卷均侧重于"理解"认知水平;从内容一致性来看,两套试卷的一致性水平均有待提升.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命题及教学建议.

    高考地理试卷韦伯模式SEC模式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高中地理实验课堂探究——以"观察土壤剖面"为例

    占鹏飞张艳梅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具身认知所强调的涉身性、情境性和体验性为指导原则,将其融入土壤剖面观察实验的教学设计中,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创设不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感官认知,提升学习效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本文制定了多维度的评价量表,以准确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辅助课堂教学的进展与调整,并确保学生对土壤剖面观察实验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认识到地理现象在实际条件下的差异.

    具身认知地理实验土壤剖面地理教学高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