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孟兆怀

双月刊

1674-5248

scwlxyxb@163.com

0818-2790080;2790079

635000

四川省达州市塔石路519号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贯彻“双百方针”,突出地方特色,推出学术精品,促进学术交流,扶植学术新人,繁荣科学文化。读者对象: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工作者,中小学教师以及广大爱好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清华简《系年》与两周之际相关问题考论

    罗享康清莲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华简《系年》《竹书纪年》《国语》《史记》等史书都涉及到西周灭亡至东周建国这一段时期的史事.联系几个文本所叙之事,可以找到事件相似或互补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助于重新推拟东西两周之变局.以清华简《系年》第二章为基础,以《国语》《竹书纪年》等史书为参照,对其进行考证,力图还原两周之际的政局变化,并对相关史事进行编年.

    清华简《系年》《国语》携王周平王

    革命纪念馆助力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探索

    朱海嘉殷美玲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革命纪念馆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红色资源,是深入推进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走新的重要源头活水.发挥革命纪念馆思政课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与价值逻辑;也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供给、达成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提升"大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在实践探索上,充分运用革命纪念馆资源,从强化意识引领的主策略、发挥数字平台的传播优势、构建共建共享的协作机制等方面守正创新高校"大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革命纪念馆"大思政课"内在逻辑实践路径

    新时代农村女性性行为观变迁及教育研究——基于四川省396份问卷的调查分析

    曹红梅张岚黄鑫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农村女性的性行为观变迁是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她们的性行为观呈现出对婚前性行为和未婚同居的态度越来越宽容、对婚外性行为和嫖妓的看法更加注重道德内涵、对同性恋的认同度越来越高、对离婚再婚态度更加注重个人情感满足、对"性""性满足"的态度更加积极的趋势,但也存在对性知识的了解程度总体偏低、性观念与现实行为的脱节、难以应对婚恋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对性行为缺乏理性思考等问题,这需要建立系统的农村性教育体系、加大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健全农村基层管理体系、加强家庭传统美德教育、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从而推动农村社会乃至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新时代农村女性性行为观性行为观变迁

    "三全育人"视角下校本文化建设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以成都工业学院为例

    冯瑛张静朱蓉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成都工业学院校本文化育人工作实际,对该校"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工作成果进行调研、梳理和分析.从探索高校校本文化引导师生成长成才的新路径出发,在阐释"三全育人"、校本文化建设的理论意蕴基础上,针对目前校本文化课程建设需加强、校本文化宣传阵地知名度需提升等现状和问题,探索将校本文化融入日常教育主渠道和思政教育主阵地的创新方法和实践路径,以期更好地推进高校校本文化提能增效,着力培养时代新人.

    "三全育人"校本文化建设理论意蕴实践路径

    认知、情感、行为:高校新闻舆论传播有效性影响机制研究

    姜仕华梁英豪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新闻舆论对青年大学生政治引领、价值培育、行为塑造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高校新闻舆论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播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并提出有针对性地改进对策,以129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认知—情感—行为意愿"理论模型框架(Cognition-Affect-Conation Pattern,CAC理论),从对待高校新闻舆论的心理认知、情感态度、行为意愿维度开发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探索性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高校青年大学生对待新闻舆论的心理认知和情感态度对行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认知与情感态度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心理认知会通过情感态度对行为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关系.

    高校新闻舆论青年大学生传播有效性影响机制

    国产动画片对0-3岁婴幼儿社会化的作用、特点及优化策略

    胡成霞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多媒体时代,动画片的情景式、互动式的传播特征高度契合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0-3岁婴幼儿接触媒体的最主要类型就是动画片.因此,动画片被称作陪伴儿童成长的"电子保姆",并成为影响0-3岁婴幼儿社会化的主要因素.动画片对0-3岁婴幼儿社会化的作用兼具积极和消极意义,探讨动画片对0-3岁婴幼儿社会化的作用,分析动画片影响0-3岁婴幼儿社会化的富媒性、诱导性和双面性特点.从政府、行业和家庭多措并举,消减动画片对0-3岁婴幼儿社会化发展的消极作用,挖掘动画片对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和社会化的有利方面.

    动画片社会化消减优化策略

    基于"化学+"理念的通识课《化学与生活》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反馈

    熊健周海洋刘伟盼李伟...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一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的一种新观念.《化学与生活》是一门校级通识教育平台选修课程,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完善生活常识.从《化学与生活》思政建设的必要性、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及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反馈等方面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调查问卷结果表明课程思政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后续进一步优化通识课课程思政教学策略、制订系统规范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提供建议和参考.

    化学与生活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教学反馈

    面向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创新改革路径和模式探索

    王鹤瑾曾承莉张明明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驱动着数字人才的培养,各大高校开设的信息素养课程为数字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支持渠道,同时也对新时代信息素养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基于此,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面临的现实状况和迫切问题,结合数字化时代人才培养能力框架,从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反馈、教学支持等多个方面,探索了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的创新路径和教学模式,以期为新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的创新改革提出理论与实践指导.

    数字化数字素养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Linux教学创新研究

    王伦浪邓小清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Linux操作系统作为开源软件的杰出代表,在服务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众多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应用前景.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具备Linux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是适应行业需求、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通过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在Linux教学上的创新思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应用型本科高校Linux教学教学创新实践能力

    巴文化视觉符号在地方应用型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教学实践探究——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李海峰
    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巴文化视觉符号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自觉自信和应用型人才的培育培养.为了打造地方应用型特色高校,四川文理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让巴文化视觉符号融入课程体系;强化科研融合,让巴文化视觉符号融入校本教材;开设校本课程,让巴文化视觉符号融入课堂;实施"十百千"工程,培养巴文化视觉符号传承人.

    巴文化视觉符号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实践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