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读与写(中旬)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读与写(中旬)
读与写(中旬)

唐鸿

月刊

1672-1578

duyuxie@vip.126.com

0817-2818833

637000

四川省南充市玉带中路137号梦如家园7-1

读与写(中旬)/Journal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以各类高等院,中小学教师及研究生、教育科研工作者等读者对象,旨在为其提供一个发表教科论文的平台,促进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学数学应用题自动解答研究路线

    包长青
    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敏锐洞察力、激发智力的重要手段,其中以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最能体现这一优势特征.因此本文从小学应用题自动解答环节入手,探讨了小学应用题特征、关键技术以及相关研究路线.

    小学数学应用题自动解答

    探究小学数学心理健康教育

    刘玲
    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阶段是人生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必然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加以疏导,就不可能形成健康人格,从而降低社会化的效能.因此,发挥各学科和各学科教师的优势,特别是数学学科和数学教师的优势,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我们学校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使命.

    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实践教学情境心理健康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郭淑轩
    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性阶段,是学生开始学习生涯的基础,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的学习习惯对其日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更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对学生日后的更好学习和发展均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小数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数学教学积极性兴趣

    浅谈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杨再才
    215-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是学生必须接触的一门学科,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为以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因为数学思想对于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发展都具有很好的积极作用.

    初中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艾佳静
    216-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最让教师头疼的,就是计算不准确的问题.小学生在计算中经常犯的错误主要包括抄写不准确、看错运算符号、口算不准和口诀不熟等几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可以着力于从端正态度、规范书写、讲练结合、展开竞赛等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计算不准确计算能力规范书写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

    陈国庆
    217-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中要能够采取可行的措施,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并积极的去思考,继而构建多样化、个性化以及综合化的教学结构,为学生呈现出不一样的知识体系.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因素,就新形势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论述,希望能给相关教学工作者一定的借鉴.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

    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创设情境教学

    李贵
    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从新课程理念出发,重新审视教学情境的概念内涵,阐明了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意义,对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进行了探索,并指出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途径

    初中计算机教学探讨

    冯江南
    219-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学校计算机教育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这也是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计算机课程已成为每一位学生的必修课.中学生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是最基础的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使初中计算机学科真正体现出基础性、趣味性、应用性和理论性,实现初中计算机的教学目标,开阔学生视野,开发学生潜在的智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是初中计算机教师要完成的任务.

    计算机教学初中教学教学研究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技巧

    马有虎
    219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述能力

    付灵
    220-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这一切的达成都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缜密性,语言的连续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

    主体能动性思维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