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邹开煌

月刊

1674-5582

fjjcjyyj@163.com

0591-83712902、83780448

350025

福州市梦山路73号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Journal Fujian jichu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中数学"对应"大概念的内容贯通与方法论研究

    虞涛时杰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函数作为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之一,本质是"对应"的大概念.教师对"对应"的大概念在高中数学内容中贯穿的方式缺少深入的理解,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对应"的大概念在当前高中数学课程内容中的贯穿表现为"对应"的发生、内涵、表达、建立和发展.教师要把"对应是一种方法论"作为中学数学学习的一个核心定位.

    函数对应大概念方法论

    基于命题者视角的高中数学解题教学

    吕增锋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做题者"视角下的数学解题教学往往侧重于解题技巧和方法的传授,而忽视了解题过程中对命题者意图的理解和分析."命题者"视角下的数学解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亲身体验命题的机会,在模拟命题中厘清题目的来龙去脉,不仅使学生获得了解题的策略与方法,而且能够让学生深入题目背后的数学原理和逻辑结构,理解命题者的出题意图,从而准确地把握解题方向,提高解题效率.

    命题者做题者数学解题教学二元最值问题

    创设恰当情景 构造概率分布 解决组合求和

    王淼生吕南阳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设恰当的情景,使组合求和问题转化为概率问题.通过深度剖析具体案例,诠释构造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解决组合求和问题的构思与流程,优化思维品质,激发创新能力.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互斥事件概率加法公式组合求和问题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后建构"教学设计与思考——以七年级"有理数减法"教学设计为例

    陈锋潘申润苏国东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有理数减法"为教学案例,探讨了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后建构"教学,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通过实际教学实践,分析了该策略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影响."后建构"教学设计应该关注学生的三方面问题:重视学生认知的激活和利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现实需求.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后建构教学教学设计

    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学习目标的设计

    54页

    初中英语文本解读的"五维"实践探究——以两节"同课异构"课为例

    张晓燕
    55-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本解读是教师引领学生深刻挖掘文本主题意义的有效路径,而对同课异构课的比较和反思是提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有效抓手.以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下册同一课时阅读语篇How about exploring Tian'anmen Square 的同课异构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堂观察,从配图、篇章结构、语言内容、语言逻辑、作者表达意图等五个维度,结合课堂实例解析如何通过分析同课异构课的共性与差异,反思审视,取长补短,从而提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

    同课异构文本解读阅读教学

    在思政课堂中培养学生国防素质的实践探索——以《培养爱国情感 争做国防卫士》一课为例

    李娈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各学校开展的国防教育课外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但是课堂教学的引导策略研究较少.其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蕴含丰富的国防教育资源,理应立足课堂教学阵地,培养学生国防素质.初中政治教师要在教学中要善于把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国防意识的提高统一起来,以更好地完成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目标.

    国防素质国防意识爱国情感

    基于数据的思政学科"表现性评价125模式"——以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为例

    佘荩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关注学生实际表现和能力发展的评价方式,与AI技术相结合,推动以评定教、以评促学,是数智化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以2024年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为例,探索基于数据的思政学科表现性评价125模式,"1"即确定素养导向的评价目标,"2"即锚定课内和课外两个学习场域,"5"即运用AI依照"设计全过程任务→描述关键性表现→制定适切性规则→分析全方位数据→反馈个性化评价"5 个步骤开展表现性评价.

    教学数据表现性评价125模式AI赋能

    叙事赋能:指向"生命成长"的历史叙事教学策略

    严立新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的教学强调"学科本质的理解""学科观念的形成""像专家一样思维",对核心素养内涵的界定,更偏向于"培养高阶思维""形成关键能力",而含有道德和价值意蕴的核心素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基于叙事思维的教学范式研究,视学生为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强调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以促进"生命的成长"为旨归,有助于完善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有助于解决核心素养人本价值缺失的问题,有助于提升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的育人功能.

    核心素养叙事思维生命成长

    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实践活动设计及其实施——以"探天语舟气象科技园知气象与气象灾害"为例

    张伟斌李枭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既内化为一种合作态度、克服困难的隐性素质,又外显为能够应对现实的、复杂的、结构不良地理问题的解决能力.基于区情及学情,从活动方案设计、实施和评价方面阐释天语舟气象科技园的地理实践活动设计、实施思路,变知识性的课堂教学为发展性的体验教学,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实践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