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赵素文

双月刊

1673-9884

0591-83780448 83781832

350025

福州市西门梦山路73号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红色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维审视

    骆树芳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从关系、价值、实践三维审视,红色文化教育与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思致相因、相融相通、相辅相成,通过加强师资培训、内容支撑、教法优化,促进二者有机融合.

    红色文化教育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三维审视

    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红色音乐文化教育刍议——以人教版为例

    吴金华林榕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爱国主义、民族思想教育题材始终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小学音乐教材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等时期,形成了红色音乐文化,成为中国革命的伟大成果之一,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溯中小学音乐教育历程,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理念,用丰富的教学策略推进红色文化在音乐教育中传承发展,是历史赋予音乐学科的光荣使命.

    中小学音乐教材爱国主义民族思想红色音乐文化

    小学德育中渗透地方传统文化的策略探析——以沙县小吃文化为例

    谢龙海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启发性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格修养.以沙县小吃文化为例,探寻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课堂教学、运用到课外实践等具体路径.

    地方传统文化小学德育沙县小吃

    以跨学科作业驱动整本书阅读教学——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作业设计为例

    张丽如赖美连
    11-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学习任务群的相关论述,从"跨学科学习"和"整本书阅读"两者之间寻找融通点,并结合"作业即任务""作业即评价"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进行总结梳理,尝试以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阅读跨学科作业设计为例,从理念界定、价值要义和实践路径等方面具体阐释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以跨学科作业驱动整本书阅读有效开展.

    核心素养跨学科作业整本书阅读

    初中英语主题式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策略及实践——以"节日"主题为例

    黄梓洲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背景下,教师可以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设计主题式跨学科融合作业.通过确定目标主题寻找学科交集,分解作业目标融合最适学科,融合学科资源设计分层任务,有效帮助学生减负增效,同时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提升核心素养,提高关键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初中英语主题跨学科作业设计

    基于跨学科融合的初中生物学主题式探究实践活动——以"制作叶脉标本"为例

    林彬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探究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综合性教学模式.以"制作叶脉标本"活动为主线,探讨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将主题式探究实践活动与跨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模式,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措施,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稳步推进初中生物学跨学科探究实践活动.

    初中生物学跨学科主题式探究实践

    "双减"背景下小学顺笛校本课程育人的实践

    吴雅双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顺笛校本课程作为艺术课堂的延伸,对学生的审美、素养等方面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双减"政策对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堂内容的扩展、教学方式的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归纳总结"双减"政策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要求,全面阐述小学顺笛校本课程的内涵及育人价值,深入探析该课程的育人目标与课程结构,详细论述"双减"背景下小学顺笛校本课程育人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目标的转变、教学理念的创新以及多元化课堂的构建.

    "双减"顺笛校本课程小学课程育人

    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学习拓展"栏目的使用策略探究——以《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课为例

    何进军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拓展"作为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辅助系统"探究与拓展"的子栏目,是新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初始定位为"弹性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学习,但其在多角度、全方位综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上作用突出.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该栏目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为充分挖掘该栏目的使用价值,涵育学科素养,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习拓展"的内容,将学习任务化用为课外活动的主题,也可将需要查阅的相关史实、史料巧妙融入课堂教学,还可以将其作为培优辅差的工具,物善其用.

    高中历史统编版教科书学习拓展

    "一字教学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妙用——以《出师表》教学为例

    游晓婷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创新运用"一字教学法",在学生自主理解文本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到"一字",以"一字"带全篇,围绕"一字"把握文章结构或主旨情感,拓展延伸或单元归纳整合,画出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巩固,目的在于实现"积累、运用"与"感悟、欣赏"之间的平衡.关键"一字"的提炼,可以从关注文中重要语句的关键词、关注后人对文章的评价中的重点词以及关注文章题目"题眼"等入手.

    初中文言文教学"一字教学法"理论溯源《出师表》

    初高中数学概念衔接教学的着力点——以三角函数概念教学为例

    黄和悦徐章韬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每个数学概念都蕴含着丰富的背景与来源、经验与意义、方法与思想,从初高中衔接教学的着力点来看,就是要揭示概念发生发展的过程,挖掘其内涵与外延.在衔接教学中,既要考虑学段数学课程目标的一致性,也要考虑内容的差异性和发展性.以三角函数概念教学为例,依据课标、教材和学段衔接要求,循序渐进,注重知识形成过程和本质的探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概念理解.

    数学概念初高中衔接三角函数概念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