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体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体育科技
福建体育科技

徐正国

双月刊

1004-8790

0591-87712714

350003

福州市福飞路151号

福建体育科技/Journal Fujian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为体育学术研究性杂志,刊载国内体育科技论文,读者对象为体育科研工作者、教练员、体育教师及广大体育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悬吊训练对跆拳道运动员核心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田佳硕付奕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悬吊训练与传统核心力量训练对跆拳道运动员作用效果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为进一步优化悬吊训练方案、探索新的有效训练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验研究法,随机将16 名跆拳道运动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8 周的悬吊训练和传统核心力量训练。最后对比分析两组训练前后的八级腹桥及20s单腿控腿横踢测试结果,对比分析不同训练方法对跆拳道运动员核心稳定性的影响效果。结果:经过8 周训练后,实验组运动员八级腹桥和 20s控腿横踢测试成绩较实验前都有非常显著的提高(P<0。01),对照组运动员八级腹桥和20s控腿横踢测试成绩均有一定程度提升,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悬吊训练对各项测试成绩的提升效果要好于传统核心力量训练(P<0。01)。结论:悬吊训练和传统核心力量训练均可增强跆拳道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与专项技术能力,但悬吊训练对于提升跆拳道运动员核心稳定性与专项技术能力的效果要优于传统核心力量训练。

    悬吊训练跆拳道核心稳定性

    武术散打运动员得分技术评价研究——基于熵权-灰色关联-TOPSIS法的定量研究

    张寅凯刘恺基王洁王紫玉...
    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术散打是指双方运动员按照竞赛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法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属于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技术是该项目的核心,而运动员得分技术水平的高低往往能对比赛胜负起到决定性作用。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散打项目男子60、75、90 公斤级冠、亚军运动员的得分技术评价模型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并首次将熵权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TOPSIS法结合应用于对散打运动员的技术分析中。该研究方法在散打运动员技术评估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排除主观干扰,将运动员各项技术运用成功次数对比赛胜负结果的重要性做出定量评定,方便快捷且全面直观地对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此模型为散打运动员得分技术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未来可用于其他格斗对抗类项目的技术评估中。

    武术散打散打运动员技术评价熵权-灰色关联-TOPSIS法

    大学生体育锻炼、负性自体意象与献血焦虑的交叉滞后分析

    张致铜王格简玉童汪建一...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负性自体意象与献血焦虑之间的纵向预测关系。方法:于 2023 年 3月至9 月,采用体育活动参与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负性自体意象量表对江西省8 所高校3960 名大学生展开为期6 个月的追踪并进行交叉滞后分析。结果:(1)体育锻炼F1 能够对负性自体意象F2 起到显著负向预测作用(β=-0。16,P<0。001),但负性自体意象F1 无法对体育锻炼F2 起到预测作用(β=-0。04,P>0。05)。(2)负性自体意象F1 能够对献血焦虑F2 起到显著正向预测作用(β=0。14,P<0。001),但献血焦虑F1 无法对负性自体意象F2 起到预测作用(β=0。06,P>0。05)。(3)体育锻炼F1无法对献血焦虑F2 起到预测作用(β=-0。03,P>0。05),献血焦虑F1 也无法对体育锻炼F2 起到预测作用(β=-0。05,P>0。05)。(4)负性自体意象在体育锻炼与献血焦虑之间具有跨时间完全中介作用(β=-0。18,P<0。001、β=-0。20,P<0。001)。结论:大学生促进体育锻炼可以缓解负性自体意象,进而降低献血焦虑。

    体育锻炼负性自体意象献血焦虑交叉滞后分析大学生

    家人支持对青少年女生体育参与水平的影响研究——基于链式中介模型分析

    牛明天张铭钰董明源翟瑞鑫...
    87-95,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旨在了解影响青少年女生体育参与水平的因素和相关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预防和干预方案。方法:调查中国16 个地区的 1588 名中学女生,使用逐步回归方法并构建链式中介效应,考察家人支持、校外锻炼行为、校内锻炼行为与青少年女生体育参与水平的之间关系。结果:家人支持、校内锻炼行为、校外锻炼行为对青少年女生体育参与水平的预测作用显著(B=0。139,t=7。783∗∗;B=0。137,t=4。941∗∗;B=0。195,t=8。756∗∗),家人支持对体育参与水平的直接影响占总效应73。99%。Ind1:家人支持->校外锻炼行为->体育参与水平与Ind3:家人支持->校外锻炼行为->校内锻炼行为->体育参与水平的效应具有显著意义。结论:家人支持通过校外锻炼行为、校内锻炼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青少年女生体育参与水平。因此,以家人支持为主要推动力,结合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为主要实施场地,制定相关体质健康干预方案,干预青少年女生的校内和校外体育锻炼行为,从而提高青少年女生的体育参与水平。

    家人支持锻炼行为青少年女生体育参与水平链式中介模型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灵活性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与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廖伟康李理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体育锻炼对在校大学生心理灵活性的影响,检验自尊与领悟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水平量表以及心理灵活性量表对369 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采样施测,以SPSS 26。0 和AMOS v。23 检验中介效应。结果:①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与心理灵活性(r=0。397,p<0。01)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体育锻炼对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r=0。303,p<0。01)与大学生自尊水平(r=0。510,p<0。01)起到了正向预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自尊水平(r=0。463,p<0。01)与大学生心理灵活性(r=0。705,p<0。01)起到了正向预测作用;而自尊正向预测了大学生的心理灵活性(r=0。716,p<0。01)。②中介效应分析表明,领悟社会支持与自尊介导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灵活性,其中领悟社会支持(95%CI:0。109,0。269)与自尊(95%CI:0。134,0。329)的单独中介效应与两者间(95%CI:0。033,0。081)的链式中介效应明显。结论:领悟社会支持与自尊链式关系显著介导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灵活性之间的关系。

    体育锻炼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心理灵活性学生

    教育评价改革视域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学习评价设计优化

    张长灿冯伟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是检验学生体育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访谈以及德尔菲法等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学习评价进行研究,发现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存在以下弊端:评价指标不够全面,对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流于形式;个体差异未能兼顾,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难以满足;评价方法存有短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进度评价欠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优化策略:完善公共体育课程学习考核评价指标,细化评价途径;建立学生公共体育课程学习档案,强化纵向评价;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优化评价方法。同时,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途径、评价阶段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路径进行了优化设计。

    教育评价改革公共体育学习评价路径

    在集体性同场对抗项目教学中贯彻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

    许延威刘伟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将思政教育贯彻落实于集体性同场对抗项目教学之中,将德性教育与体育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德、智、体、心均衡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解析当前在集体性同场对抗项目教学中贯彻思政教育的实践困境并围绕现存问题提出路径研究。面临问题主要表现在集体中个体间的差异难以全面落实思政;集体、同场下的对抗难以适度贯穿思政;教师本身对思政教育与传授技能关系的模糊认识难以注重贯彻思政。提出研究路径:遵循体育教学规律照顾好现实差异,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并感悟思政。遵循心理学规律考虑到对抗程度的调适,使学生接受运动技能的进阶并理解思政。遵循教育学规律认识到教育者角色之重要性,以师者的角度悟化思政并言传身教于学生。

    集体性同场对抗项目教学思政教育路径研究

    核心素养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获得感量表编制与分析

    吴晓龙李欣
    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基于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编制大学生体育课程获得感量表。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结合专家意见,形成32 条初始题项。对预调查回收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删除5 个题项后形成正式问卷进行第二次调查,回收数据通过SPSS27。0 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通过AMOS24。0 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所编制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课程获得感量表》由27 个题项组成,包含 3 个维度,分别是运动能力获得感、健康行为获得感、体育品德获得感。三个维度共计27 个题项。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通过了信效度检验,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与内部一致性信度,可用于大学生体育课程获得感相关研究需要。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大学生体育课程获得感量表编制

    运动氛围对初中生校园欺凌的影响研究

    孙嘉怡
    11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运动氛围对初中生校园欺凌的影响,考察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和主观锻炼体验的调节效应,以期为运动科学防控初中生校园欺凌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使用运动氛围量表、青少年自我控制量表、主观锻炼体验量表和初中生校园欺凌量表对广州市 1065 名初中生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初中生运动氛围、自我控制、主观锻炼体验和校园欺凌四个变量间的关系显著相关(P<0。01);Bootstrap检验法结果显示,运动氛围能负向预测初中生的校园欺凌,直接效应为-0。083,直接效应占比为63。4%。还能通过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间接降低初中生的校园欺凌,间接效应为-0。048,间接效应为36。6%。调节效应证明主观锻炼体验能有效调节中介效应的后段路径。结论:运动氛围通过自我控制防控初中生的校园欺凌,在自我控制影响初中生校园欺凌的路径中主观锻炼体验起了调节效应。

    运动氛围初中生自我控制主观锻炼体验校园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