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Journal Reflex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消痞汤联合隔姜灸治疗对乳腺癌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张兰红孙丽艳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消痞汤联合隔姜灸治疗对乳腺癌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月收治的 85 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42)采用隔姜灸治疗,观察组(n=43)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消痞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因子、胃肠激素、胃肠道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35%,高于对照组的 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开始前 1d,两组腹胀腹痛、恶心反酸、便溏纳差症状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d,观察组腹胀腹痛、恶心反酸、便溏纳差症状积分分别为(1.11±0.04)分、(2.31±0.26)分、(1.93±0.0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32±0.09)分、(3.09±0.34)分、(2.31±0.10)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开始前 1d,两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胃促生长素、5-羟色胺(5-HT)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 1d,观察组CGRP和胃促生长素、5-HT水平分别为(92.31±2.05)pg/mL、(70.60±10.23)ng/mL、(279.71±52.17)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83.01±2.10)pg/mL、(61.25±8.29)ng/mL、(235.38±41.11)n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1.63%,低于对照组的 3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痞汤联合隔姜灸治疗有助于调节乳腺癌化疗后患者的胃肠因子,减轻其胃肠道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和实用性较高.

    乳腺癌消痞汤隔姜灸胃肠道反应胃肠因子

    点压法耳穴压豆联合五行音乐干预对脑梗死后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孙晓娟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点压法耳穴压豆联合五行音乐干预在脑梗死后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 年 6 月—2023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 82 例脑梗死后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1 例.对照组行五行音乐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点压法耳穴压豆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的睡眠质量、中医症状评分、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分别为(40.23±4.35)min、(63.42±5.21)min,均短于对照组的(45.48±4.77)min、(70.16±6.15)min,睡眠总时间为(7.98±1.24)h,长于对照组的(6.57±1.18)h,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为(5.58±1.02)分,低于对照组的(7.19±1.2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多梦易醒、心悸、头晕目眩、神疲乏力积分分别为(0.65±0.12)分、(0.57±0.11)分、(0.68±0.13)分、(0.62±0.1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87±0.14)分、(0.74±0.13)分、(0.82±0.15)分、(0.78±0.1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38.52±4.18)分、(39.75±4.2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3.69±4.25)分、(45.63±4.4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分别为(89.63±5.37)分、(87.74±5.25)分、(89.85±5.48)分、(91.58±4.1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2.15±5.25)分、(80.43±5.19)分、(82.55±5.23)分、(83.51±5.3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点压法耳穴压豆联合五行音乐干预可改善脑梗死后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中医症状评分,减轻心理负担,改善生活质量.

    脑梗死失眠耳穴压豆五行音乐睡眠质量

    腕踝针联合耳穴压豆及情志干预对内镜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刘永芳鞠晓青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腕踝针联合耳穴压豆及情志干预在内镜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 年 11 月—2023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 500 例消化内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腕踝针联合耳穴压豆及情志干预.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心理状态、舒适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腹胀评分(0.83±0.12)分、腹痛评分(0.99±0.16)分、恶心呕吐程度评分(0.52±0.10)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8.66±5.06)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1.55±5.5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05±0.17)分、(1.31±0.24)分、(0.74±0.12)分、(47.57±4.71)分、(52.15±6.17)分,简化舒适状况量表中的生理维度评分(18.22±0.71)分、心理维度评分(27.04±2.12)分、精神维度评分(24.31±1.68)分、社会文化和环境维度评分(27.30±2.3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6.90±1.08)分、(23.49±2.08)分、(20.73±2.98)分、(22.44±3.8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腕踝针联合耳穴压豆及情志干预在内镜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心理状态与舒适度.

    内镜手术胃肠功能紊乱腕踝针耳穴压豆情志干预胃肠功能舒适度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沈爱娣沈义霞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如皋博爱医院 2018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收治的 62 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n=31)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n=31)在此基础上采用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摄食能力、舌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评分、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评分分别为(1.68±0.31)级、(20.39±3.75)分、(2.46±0.47)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分为(5.42±0.52)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舌压峰值、舌压平均值分别为(53.05±5.35)kPa、(46.64±5.40)kPa,均高于对照组,舌压持续时间为(17.18±2.11)s,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6.45%,低于对照组的 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穴位按摩能提高吞咽功能与摄食能力,有利于改善舌压,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脑卒中吞咽障碍舌压抗阻反馈训练穴位按摩康复护理并发症

    膀胱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应用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效果

    李彬安森胜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膀胱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1月—2023 年 6 月在本院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 68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接受膀胱训练的对照组(n=34)和接受膀胱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的观察组(n=34).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排尿情况、尿动力学指标、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 1 个月后,观察组Valsalva泄漏点压力、最大尿道闭合压和平均尿流率分别为(10.21±1.32)kPa、(69.48±7.60)cmH2O(1 cmH2O=0.098 kPa)、(18.04±2.56)mL/s,均高于对照组的(8.41±1.36)kPa、(63.26±6.79)cmH2O、(14.05±4.82)mL/s,最大膀胱容量为(445.52±35.59)mL,大于对照组的(412.32±37.40)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1个月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39.98±3.22)分、(38.66±2.2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3.06±3.18)分、(42.60±2.8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1 个月后,观察组前列腺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 5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训练与生物反馈电刺激的联合应用可改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尿动力学,可缓解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前列腺癌根治术膀胱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尿失禁

    亚低温配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窒息对患儿氧化应激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姜中惠张志敏徐玉敏
    58-6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亚低温配合苯巴比妥治疗对新生儿窒息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 年 2 月—2023 年10 月该院收治的 80 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40)采用苯巴比妥治疗,观察组(n=40)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相关临床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脑组织损伤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反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分别为(3.77±0.31)d、(6.41±1.12)d、(13.02±2.74)d、(6.17±1.14)d,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丙二醛、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星形胶质源性蛋白水平分别为(9.31±1.58)U/mL、(2.12±0.67)μmol/L、(0.44±0.11)μg/L、(66.73±9.33)U/L、(3.02±1.04)ng/mL,均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水平分别为(98.55±10.57)U/L、(112.53±12.08)U/L,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窒息患儿中应用亚低温配合苯巴比妥治疗,能够促进临床相关指标改善,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缓解心肌损伤,降低脑组织受损程度.

    新生儿窒息苯巴比妥亚低温心肌损伤氧化应激指标

    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针对性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朱玉琳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平邑县精神病医院 2021 年5月—2022 年 10 月收治的 84 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 42 例.对照组采用针对性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 4、8 周后,观察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 8 个月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 95.24%,高于对照组的 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改善负面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全面提升其生活质量,患者对干预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抑郁症生物反馈疗法针对性护理

    核心稳定训练配合悬吊运动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颈椎疼痛程度、功能恢复的影响

    李伟芳李静张琳静路静...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核心稳定训练配合悬吊运动治疗颈型颈椎病(NTCS)的疗效及对颈椎疼痛程度、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2022 年 6月—2023年 9 月收治的 80 例NTC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进行悬吊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 1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颈椎疼痛程度、活动度及颈椎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颈椎疼痛程度、活动度及颈椎功能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3.14±1.38)分,低于对照组的(5.05±1.74)分,颈椎活动度大于对照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NTCS患者开展核心稳定训练配合悬吊运动治疗的疗效显著,有利于调节患者颈椎活动度,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颈椎功能恢复.

    颈型颈椎病核心稳定训练悬吊运动疼痛程度颈椎功能

    渐进式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联合持续被动运动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刘仕友齐国斌孙建华颜华东...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渐进式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联合持续被动运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1 年 6 月—2023 年 4 月收治的 140 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70 例.两组均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渐进式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持续被动运动,比较两组患者的腕关节恢复效果、上肢功能、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优良率为 81.43%,高于对照组的 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估量表上肢评分(45.86±4.19)分高于对照组的(33.60±3.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04±0.42)分低于对照组的(3.52±0.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综合评定问卷中的心理功能评分(81.54±3.34)分、躯体功能评分(77.83±3.51)分、社会功能评分(82.34±3.74)分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79.20±3.5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2.34±3.37)分、(68.72±3.05)分、(70.52±3.84)分、(70.06±3.5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予以渐进式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联合持续被动运动治疗可加快腕关节愈合,促进其上肢功能康复,缓解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渐进式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持续被动运动上肢功能

    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早期量化康复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

    杜振华李新华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早期量化康复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3 年5 月峄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78 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 39 例.对照组采用早期量化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等速肌力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膝关节活动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膝关节屈曲角度、伸直角度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 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早期量化康复护理能减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疼痛,改善其膝关节功能,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使用.

    胫骨平台骨折等速肌力训练早期量化康复护理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