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Journal Reflex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麝香保心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李维娜马涛
    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ISMI)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ISM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为(2.77±0.58)次/周,少于对照组的(3.52±0.65)次/周,心绞痛持续时间为(2.39±0.38)min,短于对照组的(3.10±0.45)min,左室射血分数水平为(55.40±5.13)%,高于对照组的(50.31±4.3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49.23±4.19)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3.10±4.11)mm,均短于对照组的(58.09±5.81)mm、(47.37±4.72)mm,全血比高切黏度(5.21±0.72)mpa·s、全血比低切黏度,(8.79±1.34)mpa·s、血浆比黏度为(1.30±0.31)mpa·s、全血黏度水平为(2.18±0.48)mpa·s,均低于对照组的(6.14±0.86)mpa·s、(10.32±1.27)mpa·s、(1.73±0.44)mpa·s、(3.01±0.77)mpa·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ISMI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能增强其临床疗效,减轻心绞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冠心病心绞痛麝香保心丸单硝酸异山梨酯临床疗效

    黄芪建中汤结合穴位埋线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功能及症状积分的影响

    屈云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采用黄芪建中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2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80例CAG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黄芪建中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脘胀满、胃部喜暖、倦怠乏力、食少纳呆、大便稀溏、气短少言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泌素17水平低于对照组,胃蛋白酶原I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黄芪建中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CAG的效果理想,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胃功能,减轻其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慢性萎缩性胃炎黄芪建中汤穴位埋线胃功能症状评分

    中医穴位贴敷结合标准止吐方案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观察

    周健杨俊钟燕霞
    8-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穴位贴敷结合标准止吐方案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止吐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穴位贴敷.对比两组恶心呕吐评分、生存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恶心评分(1.23±0.22)分、呕吐评分(1.05±0.19)分、饮食评分(1.15±0.1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68±0.34)分、(1.49±0.31)分、(1.52±0.21)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的心理评分(80.19±5.77)分、精神评分(15.04±0.33)分、环境评分(146.40±7.56)分、生理评分(47.21±3.59)分、社会关系评分(46.51±3.88)分、独立性评分(65.31±3.56)分、一般健康和生活质量评分(18.13±0.6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3.58±6.07)分、(16.17±1.08)分、(136.75±8.90)分、(42.32±4.84)分、(41.12±3.53)分、(60.34±4.23)分、(17.24±0.7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穴位贴敷结合标准止吐方案可减轻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提高生存质量,安全性良好.

    恶性肿瘤化疗恶心呕吐中医穴位贴敷标准止吐方案生存质量

    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及对其微血管功能、PECAM-1及CD62P水平的影响

    于海燕孙玉国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中应用麝香保心丸的治疗辅助效果,并分析其对微血管功能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ECAM-1)、P-选择素(CD62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 120例S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保心丸组,每组 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保心丸组在其基础上加以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微血管功能、炎症趋化因子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结果 保心丸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常规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保心丸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常规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保心丸组心绞痛发作频率(2.53±0.68)次/周少于常规组的(4.07±1.02)次/周,发作持续时间(1.28±0.18)min/次短于常规组的(2.64±0.47)min/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保心丸组IMR(17.65±1.32)U低于常规组的(21.47±1.46)U,CFR(2.37±0.25)高于常规组的(1.84±0.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Ⅰ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tPAI-Ⅰ)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保心丸组MMP-9(17.25±3.12)μg/L、sICAM-1(213.37±54.15)ng/mL、tPAI-Ⅰ(4.31±0.57)kU/L均低于常规组的(23.46±4.07)μg/L、(239.65±61.78)ng/mL、(6.45±0.69)kU/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ECAM-1、CD62P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个月后,保心丸组PECAM-1(68.82±1.37)%、CD62P(4.68±1.03)%均低于常规组的(72.37±1.26)%、(5.37±1.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SA患者中予以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加强机体炎症趋化因子表达的抑制,有效缓解机体PECAM-1、CD62P等产生的血小板活化反应,改善微血管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其发作持续时间.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麝香保心丸微血管功能血小板活化功能

    加味补中益气汤应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术后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魏娟李昌
    16-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加味补中益气汤在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 82例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术后加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中医证候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拔除引流管、首次离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8.96±2.35)h、(8.57±1.12)h、(5.12±1.04)d,均短于对照组的(31.47±3.29)h、(9.78±1.14)h、(7.25±1.13)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18.14±1.53)h、(20.36±2.41)h、(40.25±4.39)h,均短于对照组的(24.32±2.49)h、(28.47±2.86)h、(51.63±5.28)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面色白光白、食少纳差、神疲乏力、胀坠不适评分分别为(0.52±0.11)分、(0.58±0.13)分、(0.49±0.08)分、(0.63±0.1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68±0.13)分、(0.71±0.15)分、(0.61±0.12)分、(0.78±0.1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补中益气汤可加快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中医证候评分,且可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腹股沟疝加味补中益气汤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医证候评分胃肠功能

    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艾司唑仑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赵君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艾司唑仑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慢性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耳部全息铜砭刮痧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睡眠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24%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烦(1.23±0.33)分、多梦(1.42±0.55)分、入睡困难(2.56±0.60)分、神疲乏力(1.34±0.34)分、睡眠质量(1.12±0.18)分、入睡时间(0.93±0.63)分、睡眠时间(1.02±0.43)分、睡眠效率(1.46±0.52)分、睡眠障碍(1.32±0.70)分、催眠药物(1.05±0.43)分、日间功能障碍(1.16±0.28)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9.21±2.41)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失眠患者采用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升睡眠质量,且较为安全,值得推广.

    慢性失眠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艾司唑仑症状积分睡眠质量不良反应

    针刺项八穴联合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在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冯凤坡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针刺项八穴联合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124例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n=62)与对照组(n=62).对照组采用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研究组采用针刺项八穴联合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精神状态、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MMSE、HDS评分分别为(22.51±2.95)分、(26.11±3.4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7.16±2.38)分、(24.13±3.0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为(7.12±1.92)分,低于对照组的(10.24±2.18)分,BI评分为(82.13±4.57)分,高于对照组的(79.95±4.1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SIS评分为(86.62±5.06)分,高于对照组的(83.76±4.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项八穴联合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应用于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能够促进患者精神状态改善与认知功能提高,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针刺项八穴认知功能康复训练

    针灸、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功能评分、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谭隽
    27-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与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交替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颈椎功能、中医症候积分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颈椎病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部疼痛、颈部僵硬麻木、上肢沉重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在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功能、减轻中医症候积分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推拿颈椎功能生活质量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呼吸八段锦在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吕宝敏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呼吸八段锦在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武城县中医院收治的 152例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此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呼吸八段锦治疗,均于8周后评估.比较两组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呼吸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呼吸运动功能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2.65±0.46)L、用力肺活量(FVC)(3.26±0.43)L、FEV1/FVC(81.29±3.81)%均较对照组大,动脉血氧分压(75.93±4.11)mmHg(1 mmHg= 0.133 kPa)、血氧饱和度(94.56±2.38)%均较对照组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5.02±2.95)mmHg、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评分(1.21±0.16)分均较对照组低,6 min步行距离(386.73±18.17)m较对照组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呼吸八段锦可调节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气指标,改善肺功能及呼吸运动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型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呼吸八段锦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呼吸运动功能

    头部低频电刺激疗法与游戏疗法联合应用于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探析

    李培培杨玉梅
    34-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头部低频电刺激疗法与游戏疗法联合应用于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8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方式,对照组(n=40)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游戏疗法,观察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头部低频电刺激疗法.对比两组患儿的神经学指标、粗大运动功能和脑血流灌注.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评分为(220.69±21.45)分,高于对照组的(180.57±20.15)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和内皮素-1分别为(7.69±2.02)μg/L、(41.04±10.27)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0.68±3.05)μg/L、(58.45±15.26)p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为(87.65±6.41)cm·s,平均血流速度为(80.52±5.10)cm·s,均慢于对照组的(95.64±7.03)cm·s、(95.37±6.51)cm·s,搏动指数为(0.57±0.02),低于对照组的(0.69±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部低频电刺激疗法联合游戏疗法应用于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中,有助于患儿脑血流灌注的改善,并可提高其粗大运动功能,调节神经学指标,值得推广.

    小儿脑瘫头部低频电刺激疗法游戏疗法康复治疗粗大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