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Journal Reflex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补肺定喘汤联合布地奈德对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中医证候及肺功能的影响

    姚金秀宋相菊
    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补肺定喘汤联合布地奈德对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中医证候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年4 月—2023 年 4 月该院收治的 96 例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 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补肺定喘汤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 7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83%,高于对照组的 81.25%.治疗 7d后,观察组喉中痰鸣如吼评分为(1.59±0.13)分,喘而气粗息涌评分为(1.40±0.19)分,胸高胁胀评分为(1.54±0.10)分,咳呛阵作评分为(0.80±0.0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34±0.27)分、(2.29±0.30)分、(2.29±0.16)分、(1.41±0.11)分,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为(3.08±0.79)L,用力肺活量为(3.98±0.74)L,均大于对照组的(2.39±0.61)L、(3.21±0.59)L,呼气流量峰值为(3.79±0.84)L/s,高于对照组的(3.14±0.60)L/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肺定喘汤联合布地奈德可缓解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其肺功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可推广应用.

    哮喘补肺定喘汤布地奈德肺功能

    穴位贴敷联合电针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

    王文涛闫春林王力明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患者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电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2 年 4 月—2023 年9 月收治的 86 例SAH后CV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n=43)采用电针治疗,研究组(n=43)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02%,高于对照组的 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MCA血流速度均下降,且研究组慢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电针治疗SAH后CVS,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MCA血流速度,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提升.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穴位贴敷电针

    早期微生态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穴位按摩对腹腔镜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周博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微生态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穴位按摩对腹腔镜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3 月—2023 年 3月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收治的 82 例腹腔镜胃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微生态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状况、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7.32%,低于对照组的 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微生态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穴位按摩可促进腹腔镜胃癌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胃癌腹腔镜手术早期微生态肠内营养支持穴位按摩胃肠功能

    针刺"八髎穴"联合补肾益阳汤治疗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陈进波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针刺"八髎穴"联合补肾益阳汤治疗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FED)患者的有效性及案例性.方法 选取2022 年1 月—2023年 8 月仁怀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84例FE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2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刺"八髎穴"联合补肾益阳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勃起功能、性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24%,高于对照组的 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阳痿不举、腰膝酸软、情志抑郁、失眠心慌评分分别为(1.53±0.11)分、(1.29±0.17)分、(1.28±0.13)分、(1.02±0.1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27±0.15)分、(2.17±0.22)分、(2.35±0.22)分、(1.89±0.18)分,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 评分为(18.97±2.63)分,高于对照组的(14.38±2.0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分别为(1.42±0.29)mIU/mL、(2.40±0.63)mIU/mL,均低于对照组的(2.31±0.45)mIU/mL、(4.21±0.75)mIU/mL,睾酮水平为(26.68±3.78)ng/dL,高于对照组的(21.53±3.29)ng/d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八髎穴"联合补肾益阳汤可改善FED患者的勃起功能,调节其性激素水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针刺"髎穴"补肾益阳汤

    消渴活络膏联合穴位点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影响

    卢星
    16-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消渴活络膏联合穴位点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 2021 年 11 月—2023 年10 月收治的 60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分散片口服,观察组给予消渴活络膏联合穴位点刺,连续治疗 20 d.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67%,高于对照组的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4、8 周后,观察组的TCSS评分分别为(7.58±1.09)分、(4.26±0.6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9.04±1.32)分、(7.03±0.9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消渴活络膏联合穴位点刺治疗可加快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缓解其临床症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消渴活络膏穴位点刺

    独活寄生汤联合针灸治疗对髋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下肢微循环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杨波王宏谭翊能苏博源...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独活寄生汤联合针灸治疗髋关节术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月—2023 年 10月该院收治的 90例髋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西医联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治疗,持续治疗 4 周.对比两组下肢微循环指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态积分为(0.50±0.11)分、管襻形态积分(0.31±0.02)分、襻周状态积分(0.16±0.0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63±0.19)分、(0.50±0.06)分、(0.28±0.05)分,白微栓数量为(1.01±0.12)个/min少于对照组的(1.32±0.25)个/min,毛细血管流速为(706.87±41.56)μm/s,快于对照组的(615.97±38.75)μm/s,管襻数目为(6.98±1.84)条/mm,多于对照组的(6.13±1.69)条/mm,髋关节功能评定量表各维度评分分别为(4.01±0.27)分、(34.48±4.21)分、(30.47±4.15)分、(2.49±0.3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42±0.35)分、(27.56±3.89)分、(26.95±3.58)分、(1.68±0.2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独活寄生汤结合针灸可调节髋关节骨折患者下肢微循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髋关节骨折微循环独活寄生汤针灸

    基于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动作观察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赵进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基于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动作观察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3 月—2023 年3月该院收治的 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动作观察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手指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手臂动作调查测试、改良Barthel指数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为(14.51±3.23)分,手臂动作调查测试评分为(26.86±5.25)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为(53.02±4.43)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评分为(97.11±12.23),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动作观察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不仅能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手指运动功能,还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脑卒中偏瘫镜像神经元系统重复经颅磁刺激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核心稳定训练联合低频脉冲磁疗法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郭会军
    27-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核心稳定训练联合低频脉冲磁疗法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0年1月—2023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100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核心稳定训练联合低频脉冲磁疗法干预,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分析干预前后腰椎活动度,并对比患者步态.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53±0.66)分、功能障碍指数(26.41±3.6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28±0.87)分、(32.69±4.15)分,腰椎前屈、后伸、左右旋及侧屈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步频(1.10±0.19)步/s、步速(0.36±0.11)m/s均快于对照组的(0.94±0.17)步/s、(0.29±0.10)/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以核心稳定训练联合低频脉冲磁疗法干预能改善患者疼痛、椎体功能及活动度,有利于改善步态.

    核心稳定训练低频脉冲磁疗法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腰椎功能步态

    基于肌骨超声定位下体外冲击波联合磁振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张锦为张其明单莎瑞洪峰...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肌骨超声定位下体外冲击波联合磁振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 年12 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 66 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33 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康复训练联合磁振热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肘关节功能、患肢手臂力量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肘关节评分系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握力指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94%,高于对照组的 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骨超声引导下体外冲击波联合磁振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可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握力并恢复肘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肱骨外上髁炎肌骨超声体外冲击波磁振热

    Q开关1064nm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及维A酸乳膏治疗黄褐斑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刘建峰
    34-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Q开关1064 nm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及维A酸乳膏对黄褐斑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 月—2023 年 9 月该院收治的 62 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1 例.对照组采用氨甲环酸、维A酸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Q开关 1064 nm点阵激光,两组均持续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55%,高于对照组的 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个月后,角质层含水量为(18.69±2.63)%,皮脂含量为(72.48±5.83)μg/cm2,均高于对照组的(14.36±2.28)%、(65.38±5.41)μg/cm2,经皮水分丢失值为(13.38±1.87)g/m2h,黄褐斑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总分为(5.29±0.6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6.41±2.59)g/m2h、(8.53±1.20)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开关 1064 nm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及维A酸乳膏可改善黄褐斑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减轻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黄褐斑氨甲环酸维A酸乳膏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