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放射免疫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放射免疫学杂志
放射免疫学杂志

萧祥熊

双月刊

1008-9810

ffsmyxzz@tongji.edu.cn

021-65988795

200092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内

放射免疫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Radioimmu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放射免疫学杂志》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教育部主管、同济大学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88年,现已出版至17卷。双月 刊,大16开,每期80页,双月30日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31-1680/R,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9810 邮发代号:4-665。主要报道我国放射免疫的研究成果及临床应用经验介绍。刊载内容有基础放射免疫、临床放射免疫、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等的论著及专 家述评、中医中药与放射免疫、临床实践与经验、工作报告、综述、 讲座等。适合放免工作者、各级医务人员和相关学科的人员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阿仑膦酸钠联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刘泰然叶舒婷
    462-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以MM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化疗基础上给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而仅给予化疗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I型前胶原氨基肽(PⅠNP)、骨钙素(OC)、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的差别.结果:试验组治疗后BAP、PⅠNP和OC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治疗后β-CTx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各骨代谢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化疗可有效改善MM患者的骨代谢.

    阿仑膦酸钠多发性骨髓瘤骨代谢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蔡枫谷丽华夏莉婷
    464-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免疫印迹法(WB)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747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ANCA阳性率为24.47%(105/429),干燥综合征(SS)为13.15%(15/114),类风湿关节炎(RA)为8.64%(7/81).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为14.28%(8/56).样本量较少的皮肌炎(DM)、强直性脊柱炎(AS)、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等及40例健康对照者ANCA均为阴性.从p-ANCA阳性、MPO阴性选取了36份诊断为SLE患者血清进行ANCA 其他6种相关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确认试验.结果:4例为乳铁蛋白阳性,1例为杀菌性/通透性增强蛋白阳性.结论:ANC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有一定的阳性检出率,阳性靶抗原以MPO 和PR3 为主要的靶抗原.部分SLE患者中有其他抗原LF及BPI的检出,提示该特异性靶抗原可能与炎症过程相关.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髓过氧化物酶蛋白酶3自身免疫性疾病

    AMI患者血清IMA、BNP和cTnT检测的临床应用

    诸越瑾
    46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了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MA、BNP、cTnT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和生化法对32例AMI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MA、BNP、cTnT检测.并与35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AMI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MA、BNP、cTnT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中西医结合治疗2周后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血清IMA水平与BNP、cTn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784、0.6132,P<0.01).结论:检测AMI患者血清IMA、BNP和cTnT水平的变化及了解病情、观察疗效和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缺血修饰白蛋白B型尿钠肽心肌肌钙蛋白T

    CHD患者血清PAPP-A、ICAM-1和hs-CRP检测的临床价值

    任军生姚加平
    467-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放光法、酶联法和免疫比浊法对66例CHD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PAPP-A、ICAM-1和hs-CRP检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3例,并以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CHD患者在治疗前血清PAPP-A、ICAM-1和hs-CRP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后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PAPP-A、ICAM-1和hs-CRP水平的变化与CH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冠心病妊娠相关蛋白A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超敏C-反应蛋白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ACI患者血清APN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丁侣霞
    469-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ACI患者为脑梗死组,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APN的含量,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结果:ACI组血清APN水平(中位数6.48mIU/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中位数11.57mIU/L)(U=155.0,P<0.01);颈动脉IMT脑梗死组(1.19±0.35)mm高于正常对照组(1.02±0.19)mm(P<0.05);在ACI组中,血清APN水平与颈动脉IMT水平(P<0.01)和hs-CRP水平(P<0.05)呈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PN是ACI的重要危险因子之一.结论:血清APN水平与炎性反应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是ACI强的危险预测因素.

    急性脑梗死脂联素C-反应蛋白

    CLIA测丙肝抗体合并EIA测丙肝核心抗原作为丙肝感染初筛实验的探讨

    王燕窦恒利尹秋霞徐军...
    471-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CLIA和EIA检测抗-HCV分别合并ELISA测定总HCV-cAg对诊断HCV感染的检出率,分析CLIA抗-HCV联合EIA法HCV-cAg作为HCV感染初筛试验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CLIA、EIA检测所有临床标本中的抗-HCV和HCV-cAg,选取抗-HCV初筛阳性样本进行HCV-RNA和ALT检测.结果:6461例样本中,EIA和CLIA检测抗-HCV阳性率分别为2.86%和3.17%,anti-HCV(+)/HCV-cAg(-)组,CLIA检出患者ALT含量与EIA检出患者无显著性差异.而HCV-RNA阳性率(98.8%)显著高于EIA检出患者(91.7%),P<0.05;anti-HCV(+)/HCV-cAg(+)组,CLIA检出患者ALT含量与EIA法检出患者无显著差异.而HCV-RNA阳性率(97.8%)显著高于EIA检出患者(86.5%),P<0.05.结论:用CLIA检测抗-HCV联合EIA法HCV-cAg进行HCV感染初筛实验,与传统EIA法抗-HCV、HCV-cAg初筛试验相比,对HCV感染患者阳性检出率更高、降低假阳性率更低、与HCV-RNA测定结果阳性符合率高,检查结果提示,可作为临床对HCV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检验程序.

    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抗体丙型肝炎核心抗原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初诊鼻咽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与TGF-β1的相关性

    汪铁军谢中华郑元秀黄芳芳...
    474-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初诊鼻咽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与TGF-β1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及47例初诊鼻咽癌患者(患者组,临床TNM分期Ⅰ期11例、Ⅱ期16例、Ⅲ期12例、Ⅳ期8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数目,并计算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其血清TGF-β1水平,分析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与TGF-β1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患者组PBMC CD4+CD25+Foxp3+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CD4+CD25+Foxp3+Treg绝对数及血清TGF-β1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CD4+CD25+Foxp3+Treg/CD4+T及CD4+CD25+Foxp3+Treg绝对数均与血清TGF-β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737、0.679,P<0.01).结论:初诊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GF-β1及CD4+CD25+Foxp3+Treg增高,TGF-β1可能参与诱导CD4+CD25+Foxp3+Treg的生成,与CD4+CD25+Foxp3+Treg相互作用,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鼻咽癌转化生长因子-β1调节性T细胞流式细胞术

    血清Cortisol及ACTH在糖调节受损和DM2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周晓莉饶一武
    476-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皮质醇(Cortisol)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在糖调节受损(IGR)和2型糖尿病(DM2)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比较糖调节受损组、DM2组与正常对照组在8:00及24:00两次的血清Cortisol和ACTH水平;并进一步将糖调节受损组分为糖耐量减低(IGT)组和空腹血糖受损(IFG)组分别与DM2组比较8:00及24:00两次的血清Cortisol和ACTH水平.结果:①IGR和DM2组患者8:00及24:00两次的Cortisol和ACTH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 0.05);②DM2组8:00血清Cortisol和ACTH水平低于IGT组和IF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 0.05);③IGR和DM2患者血清Cortisol及ACTH水平相关分析显示Cortisol、ACTH间呈正相关(r=0.4002、0.4231,P<0.05).结论:IGR和DM2患者体内存在以血清Cortisol及ACTH分泌增高为主要表现的HPA轴功能紊乱,且随病情进展HPA轴有功能"耗竭"的趋势.

    血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调节受损2型糖尿病

    联合血清及肺泡灌洗液GM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临床诊治的应用价值

    钱俊峰曹卓潘炯伟
    478-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及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在早期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合并肺曲霉菌感染诊断的可行性和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检测临床确诊或拟诊的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血清及肺泡灌洗液曲霉菌GM抗原的水平后,将其中32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10例)、B组(14例),C组(8例)均给予伏立康唑静脉与口服序贯治疗,在0、8、12周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确诊或拟诊的侵袭性肺曲霉菌病32例,均给予伏立康唑治疗,治疗8周及12周复查血清GM及肺泡灌洗液GM,A、B两组治疗前后GM值有明显变化,提示有意义,特别是B组灌洗液与血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霉菌血清GM抗原ELISA检测可用于早期临床诊断侵袭性肺曲霉菌病;联合肺泡灌洗液检测可提高阳性率,以cut-off≥0.5为阳性折点,给予先发抗真菌治疗有重要意义;定期连续观察血及肺泡灌洗液GM可用于肺曲霉菌治疗的病情监测,同时联合胸部CT、痰培养可用于抗真菌治疗的疗效评价.

    血清侵袭性曲霉菌病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早期诊断

    单核细胞CD14+HLA-DR+检测在肺切除患者术后感染的诊断意义

    郑雷张朝峰
    481-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表达率、C反应蛋白(CRP)和WBC对肺切除患者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51例肺切除术后患者分为非感染组(26例)、感染组(25例),分别在第1d、4d、7d和第10d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血液中的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以及CRP和WBC值,并与健康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的曲线下面积分析各指标对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和无感染组术后第1dCD14+HLA-DR+、CRP和WBC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术后第4d、7d和第10d,感染组的CD14+HLA-DR+、WBC和CRP值与无感染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CD14+HLA-DR+值分别为5.60、5.48和4.70,P值<0.01;tWBC值分别为2.26、2.34和2.23,tCRP值分别为2.29、6.00和8.23,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表明,CD14+HLA-DR+对肺切除术后感染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CRP和WBC.结论:肺切除术后并发感染可引起CD14+HLA-DR+、CRP和WBC的变化,CD14+HLA-DR+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对肺切除后感染的早期诊断更具临床价值.

    肺切除HLA-DR抗原单核细胞CD14+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