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李明

双月刊

1674-6929

jmdt@vip.163.com

020-28098414,32290177

510620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祥龙大厦10-11楼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Diagnosis and Therap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分子医学新技术、新知识和新进展,集前瞻性、权威性、专业性于一身的学术期刊,是我国第一份以分子诊断与治疗为主要内容的正规科技学术期刊,也是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的学术园地和交流平台,成为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在学术上走向世界的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清DAO、TLR9表达水平及与肠道菌群失调、化疗疗效的关系

    娄智王鑫刘亮胡晨曦...
    2252-2255,2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AO)、Toll 样受体9(TLR9)表达水平及与肠道菌群失调、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3月12月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化疗的 120 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将 123 名同期体检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DAO、TLR9水平;收集研究组粪便标本并进行肠道菌群测定,根据肠道菌群失调评价标准分为菌群正常组(n=51)、菌群失调Ⅰ度(n=43)、菌群失调Ⅱ度(n=26).采用Pearson法分析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诊断化疗疗效.结果 研究组血清DAO、TLR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DAO、TLR9表达水平:菌群失调Ⅱ度组>菌群失调Ⅰ度组>肠道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杆菌、粪球菌数量:菌群失调Ⅱ度组>菌群失调Ⅰ度组>肠道正常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菌群失调Ⅱ度组<菌群失调Ⅰ度组<肠道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清DAO、TLR9水平均与大肠杆菌、粪球菌均呈正相关,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均呈负相关(均P<0.05).无效组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清DAO、TLR9水平均高于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清DAO、TLR9水平均升高,且与肠道菌群失调、化疗疗效密切相关,两指标对晚期结肠癌患化疗无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晚期结肠癌二胺氧化酶Toll样受体9肠道菌群失调

    多重STR-PCR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率检测中的应用

    彭智勇彭瀚慧肖成汤浩然...
    2256-2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GoldeneyeTM 20A试剂盒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率的准确性及stutter峰对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集18名无亲缘关系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随机两两配对,按其白细胞比例混合制备出不同供受者细胞比例的多组体外嵌合体模型,用GoldeneyeTM 20A试剂盒对19个STR基因座进行复合扩增,扩增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再分别用忽略stutter峰(方法一)和考虑stutter峰(方法二)两种方法计算嵌合率.结果 总共63份混合样本均可检出供受者特异性STR位点的等位基因,即最小检出细胞嵌合率可低至0.625%.仅模拟嵌合率为40%的组,两种算法所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6,P>0.05);当模拟嵌合率≤20%时,两种算法所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方法一计算时,40%、20%、10%三个模拟嵌合率组的实测值与理论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拟嵌合率5%、2.5%、1.25%、0.625%的组,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方法二计算时,40%、20%、10%、5%四个模拟嵌合率组的实测值与理论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拟嵌合率2.5%、1.25%、0.625%的组,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种算法所得嵌合率实测值与理论值均呈显著直线相关(P<0.05),但方法二的回归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0.067 比方法一1.9852更接近于0.结论 用多重STR-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嵌合率灵敏度高、准确性强,通过选取理想的位点,将stutter峰面积计算在主峰面积之内比忽略stutter峰直接计算的结果更准确.

    造血干细胞移植短串联重复序列嵌合率stutter峰

    血清miR-149、miR-132水平与高危型HPV阳性感染者宫颈癌发生的关系

    李彦徐宁李元宏李敏...
    2261-2264,2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miR-149、miR-132 与高危型HPV阳性感染者宫颈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癌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75例高危型HPV阳性感染者为对照组.采用qRT-PCR检测研究两组血清miR-149、miR-132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miR-149、miR-132水平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危型HPV阳性感染者发生宫颈癌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49、miR-132水平预测高危型HPV阳性感染者发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miR-149、miR-132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癌患者血清miR-149 水平与miR-132 水平呈正相关(P<0.001).血清miR-149 高表达、miR-132高表达是高危型HPV阳性感染者发生宫颈癌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miR-149、miR-132水平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高危型HPV阳性感染者发生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49、0.895 和 0.918,二者联合优于血清 miR-149 单独预测(P=0.002).结论 高危型 HPV 阳性宫颈癌患者血清中miR-149、miR-132呈低表达,二指标与高危型HPV阳性感染者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miR-149miR-132高危型HPV宫颈癌

    某三甲医院2019-2022年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流行病学特征

    段友红郭普梁友宝常滋毓...
    2265-2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9至 2022年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学特征.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蚌埠市儿童医院入住的8 333例CAP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的鼻咽拭子、痰或静脉血,检测流感病毒A(FluA)、流感病毒B(FluB)、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1(PIV1)、副流感病毒2(PIV2)和副流感病毒3(PIV3)、细菌和肺炎支原体(MP),并记录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结果 患儿以男童为主(61.27%),1~23 月龄患儿占比最高,达到 59.33%.冬季入院患儿 3348例,占比 40.18%,高于其它季节.入院患儿以非重症和良性结局患儿为主;细菌、病毒、MP和合并感染检出总数分别为119(2.17%)、1 394(25.44%)、3 022(55.15%)、945(17.24%),总病原体检出率为65.76%(5 480/8 333).患者数、总细菌数、呼吸道病毒、MP和合并感染数在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luA和PIV3合并感染占自身全部检出率百分比分别为31.58%、31.53%,位居前两位.945例合并感染中,MP合并感染392(41.48%)例,占比最多;2种病原体合并感染901例,占比最高(95.34%),其中合并感染模式又以病毒+MP最多(82.12%);PIV1、PIV2、PIV3、Flu A、RSV、细菌、合并感染检出量在1~23月患儿中显著多于2~4岁和≥5岁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P在≥5岁儿童检出量高于其它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uB和ADV各年龄段检出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P、PIV1、PIV2、PIV3秋季检出最多,FluA、FluB、RSV和细菌冬季检出最多.结论 临床诊疗中要注意病原体在不同年龄和季节的检出性差异,以及多种病原体的合并感染.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流行病学特征

    SAA、ACR及动脉硬化指数检测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

    杨晔娟刘雨曹亚冰梁伟霄...
    2270-2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及动脉硬化指数(AASI)检测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邢台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7例单纯高血压者为对照组,59例发生肾损害的高血压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SAA、ACR水平及AASI值,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出现肾损害的相关因素,评估SAA、ACR及AASI对高血压患者出现肾损害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吸烟、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血压分级、尿酸(U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A、ACR水平及AASI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分级 3级、UA>410 μmol/L、SAA>10 mg/L、ACR>30 mg及AASI<4是高血压患者出现早期肾损害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SAA、ACR及AASI联合预测高血压患者出现早期肾损害的AUC为 0.894,高于三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SAA、ACR及AASI检测在预测高血压出现早期肾损害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且三指标联合预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准确性更高,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SAAACR动脉硬化指数高血压肾损害

    免疫功能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张帆王雅杰
    2274-2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患者的免疫功能检测指标,为肝硬化早期识别及病情监测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地坛医院住院患者肝硬化代偿期患者(LCC组)9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LCD组)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93例.检测外周血常用免疫指标及辅助T细胞功能.结果 LCD组血清IgA水平均高于LCC组,血清C1q、CD3+T细胞、CD8+T细胞、CD45+淋巴细胞水平低于L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鉴别LCC组与LCD组的效果好,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35,大于5项单一指标(P<0.05);CHB组血清IgA低于LCD组,血清C3、C4、C1q、CD3+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CD45+淋巴细胞高于L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鉴别CHB组与LCD组的效果好,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6,大于8项单一指标(P<0.05).结论 与CHB相比,CHB相关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免疫指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免疫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CHB相关疾病的早期识别及病情监测.

    肝硬化免疫指标辅助T细胞功能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25-(OH)D、miR-26a、CTRP3水平与2型DM患者CIMT及CVD风险的相关性

    张玲霞彭婷瑜周纽纽张玲燕...
    2278-2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微小RNA(miR)-26a、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血管疾病风险等级分为低风险组(28 例)、中风险组(39 例)和高风险组(45 例).比较3组间血清25-(OH)D、miR-26a和CTRP3水平的差异,采用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及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以上指标与 2 型糖尿病患者CIMT和CVD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3 组性别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年龄和CIMT比较结果:低风险组<中风险组<高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 25-(OH)D、miR-26a和CTRP3水平比较:低风险组>中风险组>高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和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 25-(OH)D、miR-26a和CTRP3 水平均与 2 型糖尿病患者CIMT和CVD风险成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25-(OH)D、miR-26a和CTRP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CIMT和CVD风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辅助指标.

    25-羟基维生素D微小RNA-26a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心血管疾病

    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Atg5、Atg12、LC3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陈俊泳唐智吴莉冯丽君...
    2282-2285,2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突发性耳聋(SD)患者血清自噬相关基因 5(Atg5)、自噬相关基因 12(Atg12)、微管相关蛋白 1轻链 3(LC3)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 2021年 1月至2023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杏坛医院收治的200例SD患者作为研究的SD组,另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80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清Atg5、Atg12、LC3水平.根据纯音平均听阈(PTA)将SD患者分为轻度听力损失、中度听力损失、重度听力损失、极重度听力损失四个亚组;根据SD患者的预后分为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SD组患者的血清Atg5、Atg12、LC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组中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血清Atg5、Atg12、LC3水平比较如下:轻度听力损失亚组>中度听力损失亚组>重度听力损失亚组>极重度听力损失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组患者的血清Atg5、Atg12、LC3 水平与PTA的相关性为负相关(P<0.05);SD组中预后不良患者的年龄、病程、全聋型比例均高于治疗预后良好患者,血清Atg5、Atg12、LC3水平低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病程延长、全聋型及血清Atg5、Atg12、LC3水平降低是S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SD患者的血清Atg5、Atg12、LC3水平增加且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相关.

    突发性耳聋自噬相关基因5自噬相关基因1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2018-2023年莆田市乙型流感病毒流行特征和变异分析

    张勐劼凌益新黄俊驹谭瑾琳...
    2286-2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8-2023年莆田市乙型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和血凝素蛋白(HA)基因变异情况,为优化当地流感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 年1月至 2023 年12月间莆田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20 487例流感样病例样本,通过荧光PCR检测流感病毒核酸,鉴定乙型流感阳性样本并区分Victoria和Yamagata亚型.选取108例标本,扩增HA基因全长并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遗传变异.结果 共检测出1 470例乙型流感病例,阳性率为7.18%(1 470/20 487),Victoria亚型占86.39%(1 270/1 470),Yamagata亚型占13.61%.各年份间乙流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流感主要在冬春季和夏季流行,各季节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4岁人群阳性率最高(13.09%).进化树分析发现,Victoria毒株主要属于V1A.3 分支(46.43%,39/84),Yamagata毒株均为Y3 分支.HA蛋白多个氨基酸突变集中于关键抗原表位区域(120-loop、150-loop、160-loop和190-helix).结论 莆田市乙型流感呈冬春和夏季双峰流行模式,青少年是重点防控人群.Victoria亚型V1A.3分支为主要流行株,HA基因持续变异可能影响现有疫苗效力,需动态监测和及时更新疫苗组分.本研究揭示了莆田市乙型流感的流行规律和病毒进化特点,为流感防控和疫苗研制提供重要参考.

    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分子进化流行病学

    血清甲状腺激素、EOS及GDF-15水平检测对AECOPD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黄颖锋杨建华王锦涛常双喜...
    2291-2294,2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嗜酸性粒细胞(EOS)及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 2019年 7月至 2023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统计AECOPD患者预后情况,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血清甲状腺激素、EOS及GDF-15 水平,分析影响AECOPD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甲状腺激素、EOS及GDF-15单独及联合评估AECOPD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治疗10 d后,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44例)与预后良好组(73例);两组性别、年龄、吸烟、机械通气时间、激素使用时间及COPD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P、FEV1、FEV1/FV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T3、FT3、EOS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GDF-15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10 mg/L、T3<1.34,>2.73 nmol/L、FT3<3.1,>6.8/L、EOS 0.5-5%及GDF-15>1200水平是影响AECOPD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T3、FT3、EOS及GDF-15联合预测AECOPD患者预后的AUC为0.894,高于T3、FT3、EOS及GDF-15单独检测(P<0.05).结论 T3、FT3、EOS及GDF-15水平在AECOPD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可为临床制定更为精确且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一定依据.

    甲状腺激素嗜酸性粒细胞生长分化因子-1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