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植物育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植物育种
分子植物育种

张启发

双月刊

1672-416X

mpb@sophiapublisher.com

0898-68966415

570206

海南省海口市海秀大道128号双岛公寓13B室

分子植物育种/Journal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的刊物。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化科学杂志。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草等,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以及优良种质培育等方面的科学论文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蔗系列甘蔗新品种组培繁育体系的建立

    农梦媛黄浩华李雨珈李界秋...
    236-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广中蔗品种,本研究通过腋芽培养获得高抗黑穗病的'中蔗1号'、'中蔗6号'、'中蔗9号'品种组培苗的方法.结果显示,'中蔗1号'丛生芽诱导和组培苗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mg/L+KT 0.5mg/L,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 1.0mg/L;'中蔗6号'丛生芽诱导和组培苗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均为MS+6-BA 2.0 mg/L+KT 0.5 mg/L,生根的最佳培养基1/2MS+NAA 3.0 mg/L;'中蔗9号'丛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组培苗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 2.0 mg/L.本研究为促进中蔗系列新品种甘蔗健康种苗的培育以及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甘蔗中蔗系列组培快繁腋芽培养

    甘青青兰生态因子与其主要功效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何旭光叶菊马钰洁唐媛媛...
    246-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藏药甘青青兰主要功效成分与采样地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影响其主要功效成分累积的关键因子.分别采集甘肃、青海、四川及西藏不同产地分布区的甘青青兰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主要功效成分(对羟基苯甲酸,大波斯菊苷,迷迭香酸,白桦酯醇,白桦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采用因子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对产地生态因子与主要功效成分含量进行因子分析和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迷迭香酸与8月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大波斯菊苷与11月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对羟基苯甲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均与最潮湿季度的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上,甘青青兰主要功效成分累积随产地降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少,说明影响其药效品质的关键因子为产地降水量,其中夏季降水量的影响尤为突出.

    藏药甘青青兰不同产地生态因子相关性分析

    白龙江干热河谷华西小石积抗旱性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

    谢飞郭星曹秀文闫倩倩...
    258-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西小石积(Osteomeles schwerinae)属蔷薇科(Rosaceae)小石积属(Osteomeles)灌木,为探究白龙江干热河谷华西小石积不同种源抗旱性信息差异,以陇南市武都区、文县和甘南州舟曲县3个种源地23个家系的华西小石积3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在武都区两水镇对不同天然华西小石积的子代进行田间栽培对比试验,对23个家系的代谢产物以及叶绿素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华西小石积抗旱性优良家系进行了选择.结果表明,3个种源地23个家系间,只有个别家系差异不显著,大多数家系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不同家系间遗传变异丰富.23个家系综合各指标抗旱性强弱排序为zq-8>zq-3>wd-3>wd-1>zq-4>wx-2>zq-5>wx-3>zq-12>wx-5>wd-4>wd-5>zq-1>zq-2>wx-1>wx-4>wd-6>zq-6>zq-7>zq-10>zq-9>zq-11>wd-2,抗旱性优良的家系主要来自舟曲种源,其次为武都种源,这可能是由于白龙江干热河谷在舟曲相对于其他两个种源地更加恶劣的气候环境所造成.抗旱指标中Chlb、Chl(a+b)、Chla、Chl(a/b)、SP 5个指标与抗旱隶属函数值关联度较高,对华西小石积的抗旱能力影响最大.抗旱性表现优良的华西小石积家系有zq-8、zq-3、wd-3、wd-1、zq-4.Chlb、Chl(a+b)、Chla、Chl(a/b)、SP 5 个指标对华西小石积的抗旱能力影响最大,可作为华西小石积抗旱性评价的着重选择指标.

    华西小石积干热河谷优良家系抗旱性

    优质高产浙大系列油菜新品种特性及耐迟播丰产配套技术

    石子建徐建祥黄倩许玲...
    268-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浙江省种植结构调整、劳动力等生产成本增加等,使油菜生产出现播种迟、播种难、出苗差、产量低等问题,导致水稻田冬季撂荒,威胁油菜安全生产.为确保粮油高产稳产,达到种植油菜绿色过冬,本研究通过对'浙大622'、'浙大630'、'浙大635'等浙大系列油菜品种的品种特性、试验示范以及迟直播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归纳总结,为油菜生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多年的大田生产和试验示范表明,浙大系列油菜新品种栽培措施得当,迟直播也能达到高产和稳产.

    油菜浙大622浙大630浙大635迟直播

    茶树扦插繁殖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周颖怡韦康郝心愿张雯婷...
    276-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扦插是茶树品种繁育中应用最广泛的方式之一,其关键在于不定根的形成,而不定根的形成是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内外因子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影响,探索影响其生根的因素对于理解不定根形成以及调控扦插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简述了影响茶树扦插繁殖的内外因子及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对品种差异、取材选择、插穗规格、营养物质、激素水平、酶活性等内在影响因子,与基质、扦插时间、温度、湿度、光照、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外在影响因子在提高扦插成活率中的作用进行了全面评述,并对应用前景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为提高茶树品种繁殖效率提供理论指导.

    茶树扦插影响因素

    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深度学习模型在育种中的实践

    田地
    286-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突破,成为数据驱动研究的核心工具.特别是在生物育种领域,深度学习模型为性状预测、基因选择和功能注释等任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但由于生物数据的特殊性,如高维度、大量未标注数据等,传统的深度学习模型往往难以直接应用.为解决此问题,研究者开始考虑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遗传算法作为一种模拟自然进化过程的全局搜索方法,可以系统地探索模型的参数空间,寻找最佳的模型配置.通过结合遗传算法,深度学习模型在生物育种任务中的表现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本研究针对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深度学习模型在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探讨,深入解析了遗传算法在模型优化中的作用机制,并为育种研究者提供有效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

    遗传算法深度学习育种性状预测模型优化

    苦味叶下珠活性成分叶下珠脂素的抗疲劳机制分析

    刘正琼沈友华
    292-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探讨了苦味叶下珠(Phyllathus amarus)的主要活性成分——叶下珠脂素的抗疲劳机制.研究显示,叶下珠脂素可以显著提高EIF大鼠的力竭游泳时间,并有效降低血清心肌损伤指标的水平,说明其具有显著的抗EIF活性.机制性研究发现,叶下珠脂素通过激活Nrf2来发挥其抗疲劳作用,同时提高抗氧化酶水平并降低ROS产生,进而提供细胞保护.此外,叶下珠脂素还能优化能量代谢,降低疲劳程度.本研究为开发基于叶下珠脂素的抗疲劳保健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苦味叶下珠(Phyllathusamarus)叶下珠脂素抗疲劳Nrf2能量代谢

    四川广安园林植物资源种类、特征及群落构成

    姚懿菲
    300-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四川广安市园林植物资源的种类、特征及群落构成.通过野外调查和数据收集,对广安市的园林植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广安市园林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常绿树种和观叶植物在园林中占据重要地位,而观花植物和观果植物则为主要的观赏性植物资源.群落构成方面,乔—灌—草和乔—草是主要的群落类型.研究还发现广安市园林植物资源的结构较为分散,部分群落构成密度较小,造景效果不佳.本研究为广安市园林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提出了特色植物保护和群落演替监测等方面的建议.

    园林植物资源植物种类观赏特征群落构成

    中国华北地区园林观赏植物资源的多样性与城乡绿化的选配策略

    陈彦渊
    307-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北地区作为中国的重要地理区域,其园林观赏植物资源丰富多样.本研究针对该地区的园林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分析,探讨其在城乡绿化中的选配策略.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本地化选择、多功能化配置、智能化管理以及参与性设计等策略在绿化中具有显著效果.本土植物不仅适应当地气候,而且能够带来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多重效益.同时,结合现代技术和居民参与,可以更好地满足城乡绿化的多元化需求.本研究旨在为华北地区的城乡绿化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同时对其他地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园林观赏植物华北地区城乡绿化选配策略本土化选择

    新技术与园林观赏植物资源的创新分析

    葛正喜路亚星
    312-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新技术在园林观赏植物资源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当前园林植物资源创新的影响.本研究系统介绍了基因编辑技术,特别是CRISPR/Cas9系统,如何为园林观赏植物育种提供更为精确和高效的手段,实现了许多传统方法无法达到的育种目标,例如抗病性、色彩变异和生长习性的优化;深入探讨了无人机监测技术在园林观赏植物养护中的应用,如精确施肥、病虫害检测及环境应对,这些技术大大提高了园林植物的管理效率和生存率.此外,信息技术,特别是物联网和大数据,也为园林观赏植物资源的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如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植物生长趋势、进行精准灌溉等.本研究还介绍了 3D打印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如打印定制的植物种植器和辅助工具,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园林设计的需求.面对新技术为园林观赏植物资源的创新带来了巨大机遇和一系列的挑战与伦理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园林行业提供一个清晰、系统的技术应用框架,并为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园林观赏植物基因编辑无人机技术信息技术3D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