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植物育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植物育种
分子植物育种

张启发

双月刊

1672-416X

mpb@sophiapublisher.com

0898-68966415

570206

海南省海口市海秀大道128号双岛公寓13B室

分子植物育种/Journal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的刊物。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化科学杂志。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草等,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以及优良种质培育等方面的科学论文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海雀稗种质资源币斑病抗性鉴定

    许涛胡旭孙劝劝章武...
    6090-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收集到的海雀稗种质资源对币斑病的抗性,本研究采用离体和活体叶片接菌的方法,根据不同时间点离体叶片发病面积(DAL)、离体叶片病斑百分比(PLL)、活体病情指数(DI)为指标,对148份海雀稗种质资源进行币斑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海雀稗群体对币斑病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DAL和PLL间显著相关(P<0.05);对统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了 4个主成分,解释了总变异的83.186%.根据综合得分Z的隶属函数值,将148份海雀稗种质资源聚类分为高抗A(87份)、高感B(6份)、中感C(55份),A、B、C3类都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高抗A占总样本的58.8%,包括HH、KC9、Polo、17HN-09、17HN-02等种质.本研究发现海雀稗种质资源的抗币斑病材料丰富,可为海雀稗抗病新品种的选育、分子标记的开发等提供材料基础.

    海雀稗种质资源币斑病抗性评价

    抗倒伏高产玉米新品种'金岭青贮17'的选育

    刘倩李志勇金维波杨晓东...
    6101-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倒伏是影响青贮玉米高产和机械收获的一个重大难题.为培育具有抗倒伏特性的高产优质青贮玉米品种,本试验将兼具抗倒伏性和丰产特性的亲本J178A与J340B杂交,历时10年选育出了中晚熟玉米新品种'金岭青贮17'.本品种延续亲本抗倒伏性的同时具有丰产稳产性,多年试验平均鲜重产量达90612kg/hm2,平均干物质产量达29 495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16.2%,差异极显著(P<0.01);且饲喂价值高,干物质含量31.3%,粗蛋白含量9.62%,无氮浸出物54.13%,同时具有抗逆性强,高效节水的优点.'金岭青贮17'在北方春播出苗至青贮收获118 d,宜在有效积温2 600 ℃以上的地区推广.

    全株玉米青贮杂交育种抗倒伏品种选育

    不同围垦年限海涂围垦区西兰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变化

    陈海生刘守平肖淑嫒贝道正...
    61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台州湾滩涂湿地不同围垦年限(13 a,36 a,57 a)围垦区种植西兰花农田土壤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索不同围垦年限滩涂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以期为滩涂围垦区农作物合理规划和优化其耕作栽培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所有样本基因组经16S测序共获得有效序列读数为126355.333条,用于物种分类的OTUs 7 660个,归属于23门、82纲、148目、276科、651属.西兰花根际土壤细菌菌群丰富度指数Chao1和群落多样性指数(Shannon)以围垦36年的土壤样品为最高,其次是围垦57年的土壤样品,而以围垦13年的土壤样品最低,且不同围垦年限间其值差异显著(P<0.05).研究区土壤细菌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蓝细菌门.研究区土壤细菌的优势菌纲为α-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β-变形菌纲、放线菌纲、酸杆菌纲、芽单胞菌纲.随着围垦年限的延长,土壤细菌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呈先上升再降低的趋势,土壤蓝细菌门的相对丰度呈升高的趋势,而土壤芽单胞菌门的相对丰度在不断地减少.

    高通量测序细菌群落结构滩涂湿地围垦年限西兰花

    不同钾肥用量对甜瓜幼苗生长及基质特性的影响

    李蒙熊婷婷朱思远袁童瑶...
    6120-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钾肥用量对甜瓜幼苗生长及基质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穴盘育苗方式,测定了施用不同浓度钾肥的基质中微生物含量、碱解氮等基质理化性质以及甜瓜幼苗的茎粗、叶面积等形态指标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的钾肥能改善基质的容重和孔隙度,显著提高基质的EC值及基质中微生物含量;随着钾肥浓度的增大,育苗基质中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而育苗基质中速效钾含量呈现递增趋势;添加一定量的钾肥可以显著促进甜瓜幼苗的生长,其中T2处理下,甜瓜幼苗的茎粗、叶面积等形态指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及甜瓜幼苗植株氮、钾、钙、镁等营养元素含量最高.综上所述,施用适量钾肥可以改善基质的理化性质,促进甜瓜幼苗生长和植株营养元素的积累,并以T2处理(钾肥浓度为0.70 g/L)时效果最佳.本研究为甜瓜生长发育期合理施肥、培育优质壮苗提供了理论依据.

    钾肥用量甜瓜幼苗生长营养元素

    贵州栽培白及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吴桃生张新秦周涛江维克...
    6129-6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贵州栽培白及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特征,为白及种质筛选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本研究对贵州栽培150份白及种质的20个表型性状进行观测,采用描述统计、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栽培白及表型遗传多样性指数在3.110 9~3.389 4之间,其中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块茎长、块茎宽、块茎厚、多糖含量8个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变异系数在15.99%~87.88%之间,茎数、叶片数、花数、块茎数等12个指标的变异系数大于5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4.08%,其中叶片数、花数、茎数、茎粗、块茎数等性状是贵州栽培白及种质差异的主要因素;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名第一是3号(安龙县),其次是9号(赫章县);聚类分析遗传距离在15处可分为3大类群,其中类群I表型差异较大,产量和多糖含量较低,类群Ⅱ表型差异居中,产量和质量一般,类群Ⅲ表型较好,药材产量及多糖较高.本研究表明贵州栽培白及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叶片数、花数、茎数、茎粗是其种质差异的主要因素;筛选出具有优良表型的类群Ⅲ 3号(安龙县)、9号(赫章县)白及种质资源,为白及选育及栽培选种提供依据.

    白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不同表型粗叶榕根部营养成分特征分析

    杜丽敏林旭俊杨丽薇黄国宁...
    6138-6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粗叶榕(Ficus hirta Vahl)具有复杂的遗传多样性,为了探究不同表型粗叶榕的差异,本研究以不同表型特征粗叶榕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根部不同营养物质、营养元素及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特征,并比较不同表型与营养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三裂型粗叶榕根部总糖、粗蛋白、淀粉、补骨脂素含量均为最高,而七裂型粗叶榕根部粗蛋白、淀粉、补骨脂素、佛手柑内脂含量均为最低;三裂型粗叶榕根部Ca、Mn营养元素含量最高,而七裂型Mg、Cu营养元素含量最高,全缘型Fe元素含量最高,五裂型Sn元素含量最高;不同表型粗叶榕根部总氨基酸含量差异明显,其中三裂型总氨基酸含量和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为最高,七裂型氨基酸总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为最低.从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占比来看,七裂型占比最高,不同表型粗叶榕根部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比排序为:七裂型(2.15%)>五裂型(1.55%)>全缘型(1.33%)>三裂型(0.89%).本研究为粗叶榕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粗叶榕营养元素氨基酸表型特征

    植物嫁接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刘爱琴
    6146-6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三角梅的嫁接实践,阐述了嫁接技术的基础理论以及其在增强植物品种色彩和形态多样性中的作用,详细探讨了植物嫁接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本研究聚焦于三角梅的嫁接方法,详细分析了嫁接技术如何有效改善其生长习性、增强耐病性及促进花色变异.进一步展示了多彩三角梅嫁接技术在实际园林项目中的应用实例,并探讨了其在提升景观美学与生态功能方面的实际效益.本研究讨论了在技术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挑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嫁接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生态影响进行了评估,旨在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植物嫁接技术园林景观设计三角梅(Bougainvilleaglabra)案例研究技术与挑战

    植物不定根生成的生理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扈嘉鑫陈宇熙余敏芬郑炳松...
    6151-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定根诱导是植物器官扦插和组织培养体系建立中的关键环节.然而,不定根的发生是植物体内、外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着复杂的调控机制.阐明不定根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提高植物的生根率、推进难生根植物的商业化生产,而且有助于加深对植物生长发育更全面的了解.本研究从激素、气态类信号小分子、基因和转录因子等方面综述了植物不定根发生的调控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提出了不定根生成调控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思路,以期能为植物不定根发生机制的解析及促进经济植物不定根的生成提供参考.

    不定根调控生根基因家族激素

    紫茉莉科植物组培生根研究进展

    黄涛祝遵凌
    6160-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茉莉科作为石竹目中重要的观赏类植物群,拥有重要的多元应用价值,植物组织培养是紫茉莉科植物资源实现价值的重要手段,然而整个组培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品种出现生根困难、根系纤维不发达等现象,导致繁殖系数小、移栽成活率低.本研究阐述了近些年紫茉莉科植物的应用概况;阐述了组培苗生根的生理及分子机理;从植物种类和基因型及植物材料生理状态分析了影响紫茉莉科组培苗生根的内部因素,从培养基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培养条件分析了影响紫茉莉科组培苗生根的外部因素;最后从培养方式、酶活性、分子生物学三个角度提出目前关于紫茉莉科植物组织生根研究中的欠缺不足及发展方向,以望为紫茉莉科植物生根开辟新思路,以期对紫茉莉科植物产业发展有所脾益.

    紫茉莉科组织培养生根机理生长素

    植物多样性在旅游景区设计中的保护与策略研究

    周冰洁
    6170-6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尤其是植物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了众多游客,但同时也面临着旅游压力增大的挑战.本研究旨在探讨旅游活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并评估现有保护措施的效果,提出有效的保护策略和管理建议,以实现植物多样性的可持续保护.采用野外调查、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分析旅游发展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内植物种类丰富,但旅游发展带来的生境破坏和环境污染对植物多样性构成了威胁.尽管已实施多项保护措施,但在资源分配、监测和社区参与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为保障植物多样性的长期保护,建议优化旅游管理策略,加强生态修复和科技在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的应用,并促进社区参与保护工作.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实现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调发展.

    植物多样性旅游影响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保护策略可持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