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植物育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植物育种
分子植物育种

张启发

双月刊

1672-416X

mpb@sophiapublisher.com

0898-68966415

570206

海南省海口市海秀大道128号双岛公寓13B室

分子植物育种/Journal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的刊物。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化科学杂志。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草等,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以及优良种质培育等方面的科学论文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KASP技术开发检测水稻耐高温TT1基因型的分子标记

    姚瑶李瑶程灿孙滨...
    6340-6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温是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之一,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高温热害对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研究发现非洲栽培稻CG14中的OgTT1等位基因可以显著提高水稻耐高温特性.为了更高效利用OgTT1等位基因选育耐高温水稻品种,根据OgTT1等位基因的功能性SNP位点设计了一个高通量分子标记TT1-KASP.利用该分子标记对来源于NIL(CG14)分别与申恢26、申6B杂交的F4代重组自交系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在F4代重组自交系的65个株系中,4个株系不含OgTT1等位基因,53个株系OgTT1等位基因纯合,而其余的8个株系为杂合基因型.对65个F4代重组自交系株系进行基因测序后发现,得到的基因序列与TT1-KASP标记所得序列完全一致.该结果表明TT1-KASP分子标记可以用于耐高温水稻新品种的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工作.

    水稻(Oryzasativa)耐高温TT1基因KASP分子标记

    基于基因组大数据的水稻白叶枯病菌的分子标记开发

    李宜泳印汉凌宇轩苗哲宁...
    6346-6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水稻白叶枯病原菌的特异性检测分子标记,本研究基于76个水稻白叶枯病原菌、13个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原菌及30个田间外围微生物基因组数据,首先通过对已报道的3个白叶枯病菌PCR分子标记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结果表明,3个PCR分子标记的DNA序列中,有2个标记序列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存在同源序列,只有1个标记序列只存在于白叶枯病原菌中,并且76个白叶枯病菌株之间存在3个单核苷酸差异(SNP).其次通过基因组大数据比较分析,新筛选出4个只存在白叶枯病菌的特异片段.最后设计成5个PCR标记对水稻白叶枯病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有4个分子标记只能在白叶枯病叶中得到扩增条带,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叶中无明显扩增条带,说明设计的分子标记只存在于白叶枯病原菌中,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原菌及环境微生物基因中不存在.本研究建立了基于基因组大数据的水稻白叶枯病菌分子标记的开发方法,不仅丰富了水稻白叶枯病原菌的检测标记,且为其他病原菌检测方法的研发提供借鉴.

    水稻白叶枯病菌分子标记基因组大数据

    野大麦转录组SSR序列特征分析

    尹航李冰张明智付维峰...
    6352-6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野大麦是优质生态改良草种,但目前利用分子标记开发方面研究较少.本研究在野大麦的214676条unigene序列中查找SSR位点,共检测到24 877个SSR分布于21 618条unigene序列中.重复类型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单核苷酸>三核苷酸>二核苷酸.对野大麦SSR不同重复类型在不同重复次数下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重复次数变化范围在5~24次之间,占比65.70%,说明基于短芒大麦转录组SSR开发具有很大可能性.重复类型中,SSR 5次重复的数量最多,为5 237个,是总数的21.05%;其次为10次重复,共4861个,占总数的19.54%.利用Primer 3软件设计SSR引物,unigene序列上的24 877个SSR位点中设计成功的引物共有20 802个,成功率为83.62%.对引物进行随机检测,成功率为80%.本研究为野大麦SSR分子标记开发应用、种质资源遗传性评价、分子标记的辅助育种等提供参考.

    野大麦转录组SSR

    适用于大豆的CRISPR/Cas9体系的构建

    吴楠姜龙于晓明宁夕琳...
    6359-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验证不同靶点的突变效率以及鉴定突变类型,本试验在基因GmFAD2-1(g3)、GmFAD2-2b(g6)的第一个外显子和第二个外显子处分别设计两对靶点,通过体外活性检测,目的是验证各个靶点的活性,并分别构建不同靶点的基因编辑载体,利用发根农杆菌转化法进一步验证其突变的效率及类型.结果表明:设计在基因第一个外显子区域的靶点,活性明显高于其他位置处设计的靶点;设计的靶点中GC的含量分别为52.6%、36.8%、31.5%、21.1%,说明GC含量越高,靶点的活性越强;通过发根农杆菌介导法快速验证不同靶点的突变效率,以U6为启动子的g3-Target1突变效率为92%,突变类型主要是碱基的插入、缺失、替换;g3-Target2突变效率为36%,突变类型主要是碱基的插入、缺失.以U6为启动子的g6-Target1突变效率为84%,突变类型主要是碱基的插入、缺失、替换;g6-Target2突变效率为8%,突变类型主要是突变类型主要是碱基的插入、缺失.

    大豆CRISPR/Cas9突变效率发根农杆菌

    过表达SlMAPK3提高番茄植株田间抗旱性

    张龙吴丹郑寅李云洲...
    6368-6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级联是植物中重要的信号传递通路,参与调控植株的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为研究SlMAPK3对番茄耐旱方面的影响,本试验以野生型番茄M82及其过表达SlMAPK3株系OE1、OE3、OE4为研究对象,定植田间后,6~7片真叶期进行中度干旱处理保持田间持水量45%~55%,于开花期,统计植株的高度、结果量,比较了不同株系之间果实大小、果实产量以及植株叶片抗氧化活性差异.在田间条件研究中发现,SlMAPK3过表达番茄株系的耐性更强,暗示SlMAPK3在番茄抗旱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为番茄抗逆育种奠定基础.

    番茄MAPK3转基因抗旱性

    基于matK、psbA-trnH、racL-a、trnL-trnF序列分析枸杞古树的遗传多样性

    胡永超马洁朱金忠杨涓...
    6375-6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枸杞作为宁夏地区重要的药用植物之一,其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对于宁夏地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枸杞古树资源是枸杞育种重要的种质资源之一.本研究基于叶绿体基因matK、psbA-trnH、racL-a、trnL-trnF序列分析枸杞古树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四段基因全长2 892 bp,保守位点为2 863 bp,变异位点为29 bp,变异率达0.01%.以黑果枸杞(L37)为外类群,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所有古树遗传距离较小,表明样品古树遗传年限较短,尚未形成独立群体.本研究通过四段叶绿体基因分析枸杞古树的遗传多样性,为后续枸杞引种驯化和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后续枸杞生产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枸杞古树叶绿体基因遗传多样性

    金银花及近缘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SSR指纹图谱构建

    侯立娜李慧王天琪徐瑞瑞...
    6382-6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金银花及近缘种之间的遗传背景差异与亲缘关系远近,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5份药用金银花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结果表明,所选用的23对引物有效等位基因数和期望杂合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891和0.618,Shannon信息指数和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300和0.609,各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平均值为0.597,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250处,可将35份供试材料分为4类.本研究运用核心引物法构建了金银花及其近缘种的指纹图谱,实现了从分子水平上对金银花种质资源的快速鉴别.本研究为区分金银花真伪品、丰富优良性状和选育优质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金银花SSR标记遗传多样性指纹图谱

    巴马火麻性别相关的SRAP和SCAR分子标记

    赵艳红赵洪涛侯文焕廖小芳...
    6390-6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巴马火麻为试验材料,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筛选与巴马火麻性别相关或连锁的特异条带.结果显示,引物ISSR839在巴马火麻雌雄单株之间存在较好多态性且条带清晰.因此,利用ISSR839引物检测雌雄单株之间的遗传稳定性,用于构建极端雌雄DNA池.此外,560对SRAP引物组合中24对引物在雌雄DNA池间能扩增出差异条带,其中引物对me11/em12在雄性DNA池中能稳定的扩增出一条1431 bp的特异条带,而相应的雌性DNA池未能扩增出此条带.为了将此特异条带转化为稳定的SCAR标记,基于me11/em12引物对的基础,分别向5'和3'端延伸了 2~3个碱基,获得SCAR标记的特异引物HXF/HXR,该引物经火麻雌雄单株验证.结果显示,雄性单株能扩增出唯一的1 436 bp条带,命名为SCAR-1436,而相应的雌性单株未能扩增此条带.该特异片段经克隆测序与比对,在NCBI上未找到与该片段同源的序列.本研究结果可为苗期的火麻植株进行雌雄性别鉴定,合理控制雌雄植株比例,提高火麻籽产量提供技术手段.

    火麻分子标记SRAPSCAR性别鉴定

    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全长转录组SSR分布及其序列特征

    郭伟罗磊李国华王迎...
    6396-6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青檀(Pteroceltistatarinowii)全长转录组中的SSR位点信息进行分析,以期为青檀SSR标记开发提供依据.利用MISA工具对全长转录组测序获得的基因序列进行SSR检索、位点信息分析.从11 801条基因序列中检索到6 524个SSR位点,平均距离为2.49kb,发生频率为55.29%.单核苷酸所占比例为44.70%,优势重复单元是A/T,占单核苷酸的99.28%.二核苷酸所占比例为19.33%,优势重复单元是AG/TC,占二核苷酸的37.67%.大部分SSR长度集中在10~25 bp之间,所占比例为77.16%.研究结果表明青檀SSR位点类型丰富、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可为青檀SSR分子标记开发和利用、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提供的理论基础.

    青檀全长转录组EST-SSR

    '热科1号'白木香内生真菌Diaporthe sp.BMX12次生代谢产物

    王启杨理马青云谢晴宜...
    6403-6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热科1号'白木香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组织切块法分离内生真菌,通过真菌ITS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进行鉴定.采用硅胶、凝胶等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对内生真菌发酵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核磁共振谱、质谱、圆二色谱(electronic circular dichro-ism,ECD)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OD值法测定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活性.从'热科1号'白木香中分离鉴定了内生真菌Diaporthesp.BMX12,从其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包括 1 个新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diaporthone H(1)、diaporthone B(2)、diaporthone D(3)、cis-hydrox-yscytalone(4)、内黄素(5)、4,6-二羟基-1(3H)-异苯并呋喃(6)、monodictyphenone(7)、diaporphasine A(8)、citreo-rosein(9)、4,6-dihydroxy-1H-isoindole-1,3(2H)-dione(10)、1,3,8-trihydroxyanthraquinone(11)、dicerandrol B(12)、dicerandrol A(13)、12-O-deacetyl-phomoxanthone A(14).化合物1为聚酮类新化合物,化合物12~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和枯草芽孢杆菌ATCC 6533的抑制率大于50%.

    '热科1号'白木香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聚酮类成分抑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