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植物育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植物育种
分子植物育种

张启发

双月刊

1672-416X

mpb@sophiapublisher.com

0898-68966415

570206

海南省海口市海秀大道128号双岛公寓13B室

分子植物育种/Journal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的刊物。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化科学杂志。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草等,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以及优良种质培育等方面的科学论文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油棕脂氧合酶(LOX)家族成员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周丽霞吴秋妃曾春茹曹红星...
    6719-6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油棕LOX基因种类、特性及其在油棕生长发育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拟南芥LOX蛋自序列为标签,在油棕全基因组数据库中BLAST同源LOX蛋自序列,并通过CDD和PFAM数据库对LOX蛋自序列进行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对油棕LOX家族成员进行染色体定位、进化树、基因结构及保守结构域等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75个油棕LOX基因,其中有61个基因在油棕的15条染色体上分布不均匀,在12号染色体上分布的基因最多,为10个;基因长度范围为1 550~99 179 bp,外显子数目为1~24个;油棕LOX基因家族共含有10个motif保守基序;通过预测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现EgLOX蛋白均存在α-螺旋、β-转角、无规卷曲及延伸链这4种结构,其中57个蛋白以无规卷曲为主要结构,18个蛋白以α-螺旋为主要结构,而β-转角及延伸链所占比例均较少;通过表达模式分析发现EgLOX基因在油棕中果皮、果仁、根、叶、茎和花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具有组织和时空表达特异性.基因重复和组织表达特异性是油棕EgLOX基因家族的两大特点,推测该家族基因在油棕脂质降解过程中起调控作用.本研究为油棕LOX的功能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油棕脂氧合酶(LOX)生物信息学表达分析

    农杆菌介导转化玉米自交系B104体系的优化

    潘梦影王寒李亚永朱俊杰...
    6731-6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玉米遗传转化效率,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B104幼胚为受体,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β-glu-curonidase,GUS)为报告基因,以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率为指标,通过不同温度、不同相对离心力(relative centrifuge force,RCF)和共培养培养基不同MS盐浓度处理玉米幼胚,观察统计GUS基因的瞬时表达效率以及愈伤组织诱导形成的影响;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硝酸银、6-BA处理玉米幼胚和愈伤组织,观察对愈伤组织形成和再生成苗影响.结果表明:(1)玉米幼胚热激预处理温度为43 ℃时,GUS基因瞬时表达效率最好,且愈伤组织形成率为100%;(2)10 000 RCF处理玉米幼胚,对盾片区GUS瞬时表达率和愈伤组织诱导形成率具有作用,能有效提高玉米幼胚的遗传转化效率;(3)共培养培养基50%MS盐浓度不影响愈伤组织的形成,同时GUS瞬时表达情况较好;(4)激素6-BAP浓度对玉米愈伤组织发育和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硝酸银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再生成苗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优化玉米自交系的遗传转化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玉米自交系农杆菌介导法GUS染色

    蛋白激酶GmCIPK24正向调节大豆耐盐性

    戴圣杰李慧桑款李潇...
    6740-6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钙调磷酸酶B蛋白(CBLs)及其互作蛋白激酶(CIPKs)构成的CBL-CIPK信号途径在植物非生物逆境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豆类作物盐胁迫应答中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明确.本研究以大豆品种'Williams 82'为试材,克隆到CIPK蛋白激酶编码基因GmCIPK24(Glyma.17G113700).序列分析结果表明,GmCIPK24开放阅读框为1 341 bp,编码427个氨基酸.进化树和蛋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GmCIPK24属于富含内含子亚族CIPK蛋白激酶,具有Ser/Thr激酶结构域和保守的NAF/FISL基序.GmCIPK24启动子序列包含盐胁迫、ABA和干旱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进一步的RT-qPCR实验分析表明,GmCIPK24受盐、ABA、碱胁迫和渗透胁迫诱导表达.过表达GmCIPK24能够显著提高转基因大豆的耐盐性,表明GmCIPK24在提高大豆耐盐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阐明大豆CBL-CIPK信号通路应答盐胁迫的功能和大豆耐盐育种提供了基础资料.

    大豆GmCIPK24盐胁迫功能分析

    不同倍性甘薯及近缘材料的SNP鉴定流程

    王心怡李明颜梦晓王红霞...
    6747-6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因组上的SNP变异具有丰富的数量和多态性的特点,SNP鉴定在作物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关系、育种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然而多倍体作物由于倍性高、杂合性高等问题,使得SNP的开发、验证和检测较为困难.甘薯及不同倍性近缘野生种均属于番薯属,由于甘薯近缘物种倍性变化较大,本研究选取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的Ipomoea trifida以及五倍体和六倍体的甘薯为材料,采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RAD-seq进行测序,以栽培甘薯'泰中6号'基因组序列为参考,通过与参考基因组的比对、排序、PCR标记去重复以及变异检测,建立了一套基于甘薯参考基因组进行不同倍性材料SNP鉴定的分析流程.通过IQ-TREE对SNP标记进行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验证了本流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本研究开发的数据处理流程,不仅可用于不同倍性野生材料遗传关系的鉴定,还可为甘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育种的亲本选择以及其他多倍体植物SNP标记开发鉴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甘薯Ipomoeatrifida多倍体SNP简化基因组测序

    基于ISSR标记的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孝赏汤紫依何海叶卢基来...
    6757-6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姜(Zingiber officinale)为研究对象,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中国广泛栽培的67份姜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在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8条引物,经验证它们扩增的条带表现出清晰、重复性良好、多态性高的特点.总计获得255个谱带,其中多态性位点高达253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达99.22%.67份姜的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香农信息指数(Ⅰ)的范围分别为 1.909 1~2.000 0、1.379 1~1.626 9、0.239 0~0.360 6、0.378 5~0.536 0,均值分别为 1.988 6、1.525 4、0.310 5和0.472 5.遗传距离范围为0.023 8~0.666 1,平均值为0.392 2.UPGMA聚类结果表明,当遗传系数为0.71时,67份种质可分为7组.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姜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姜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在育种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子标记

    小花睡莲内生菌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评价

    郭玉华尹焕松林妃李亚梅...
    6767-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从热带睡莲中分离并筛选出有益内生真菌,以小花睡莲(Nymphaea micrantha Guill.& Perr.)为研究对象,通过水琼脂法对其叶、茎、花中内生菌进行分离,采用ITS序列分析方法对获得的菌株进行鉴定,采用构建系统发育树的方法确定菌株分类地位,采用药敏纸片法对内生菌发酵产物进行抗细菌和抗真菌试验.本研究共分离获得20株睡莲内生菌,其中真菌11株,细菌9株,对筛选的内生菌鉴定得到17株菌测序正常,在系统发育树中明显聚为两大支,均找到与其亲缘关系高度相似的菌株,并且确定了菌株的属.选取的8株内生真菌进行抑菌试验,对不同的供试病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F-1(Chaetomium globosum)、F-3(Diaporthe ueckerae)、S-1(Gymnascella sp.)3株内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和较广的抑菌谱.本研究筛选出的内生真菌大多具有抑菌活性,证明了睡莲内生菌有开发新的生防菌剂的巨大潜力,为睡莲内生菌的开发利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小花睡莲内生菌分离鉴定抑菌活性

    香蕉类胡萝卜素合成基因MtSSUII克隆与遗传转化

    李春燕颜航荆永琳王小冰...
    6776-6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SSUII是植物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通过对富含类胡萝卜素的TTT基因型香蕉Karat转录组数据的分析,筛选得到与香蕉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的SSUII基因.利用PCR技术从Karat香蕉叶片组织中克隆出SSUII基因的cDNA序列并测序成功.进行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结果显示SSUII基因序列开放阅读框(ORF)为1 053 bp,编码350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37.10 kD,且SSUII蛋白为疏水性不稳定蛋白.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该SSUII蛋自序列具有PTS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富天冬氨酸的FARM结构域,命名为MtSSUII.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同一生长时期不同基因型香蕉中,MtSSUII基因表达量存在差异,其中TTT>BB>AAA;同一生长时期TTT基因型Karat香蕉不同部位MtSSUII基因相对表达量不同,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果实>茎>花>根>叶.对遗传转化获得的香蕉过表达转基因植株进行35S启动子检测发现有4株为阳性植株,对其进行检测分析得出转基因阳性植株中MtSSUII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未转化植株,且阳性植株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检测多于对照植株.综上所述,初步判定MtSSUII基因在香蕉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起正调控作用,促进香蕉类胡萝卜素的合成.本研究探究MtSSUII基因对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响应机制,为高类胡萝卜素香蕉培育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香蕉类胡萝卜素MtSSUII基因克隆遗传转化

    基于ITS与psbA-trnH序列的不同种源华重楼遗传多样性分析

    梁其东曹基武张博伦彭翠英...
    6783-6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华重楼种内遗传多样性,利用ITS与psbA-trnH序列引物对40个不同种源华重楼进行测序分析,使用MEGA 5.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40个华重楼种源的ITS序列长度在634~635 bp之间,其中ITS1、5.8S和ITS2长度分别为241~242 bp、165 bp和228 bp,全长含有变异位点21个;psbA-trnH序列长度在1 024~1 044 bp之间,全长含有变异位点33个.ITS序列下的种源遗传距离在0~0.014 2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03 4;psbA-trnH序列下种源遗传距离在0~0.012 7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 3.聚类结果表明,ITS序列下不同种源的华重楼亲缘关系与其地理分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在psbA-trnH序列下相关性不明显.研究表明,不同种源华重楼的ITS序列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ITS序列较psbA-trnH序列更适于华重楼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本研究为华重楼种内分子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华重楼ITS序列psbA-trnH序列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

    甘薯块根膨大机制研究进展

    宋炜涵后猛张允刚李强...
    6796-68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兼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在中国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甘薯块根是甘薯收获的主要器官,营养价值丰富,并且其发育及膨大直接影响甘薯的产量.因此,了解块根膨大的机理对提高甘薯产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影响甘薯块根膨大的温度、光照、水分、施肥水平和塑料薄膜等环境因素,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等块根代谢物,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生长素(IAA)、赤霉素(GA)和茉莉酸(JA)等内源激素,以及MADS-box和Homeobox等转录因子和淀粉合成、块根形成等相关基因4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甘薯块根膨大的研究进展,为甘薯块根膨大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甘薯块根膨大代谢物内源激素基因

    牛大力块根膨大的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顾学金王祝年羊青汤欢...
    6805-6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牛大力(Millettia speciosa Champ.)为豆科崖豆藤属植物美丽崖豆藤的根,具有补虚润肺、强筋活络等功效.牛大力是中国传统药用植物,2018年进入新资源食品目录,其市场应用覆盖中药材、保健品、普通食品和日用化工等领域,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巨大.牛大力以多年生的块根入药,依据种植过程中根是否膨大结薯,可分为膨大根(块根,薯)和非膨大根(梗根).膨大根肉质化程度高、淀粉含量高,非膨大根木质化程度较高、纤维性强.成薯性高低直接关系牛大力的产量,是商品牛大力品质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也决定了农民的种植收益,因而是农业生产和新品种培育攻克的重要方向.因此,研究牛大力块根(薯)膨大机理是提高其产量和提升其品质的必要途径.本研究主要阐述牛大力根的基本特征、根的化学物质组成及块根(薯)中的差异代谢物,综述影响牛大力块根(薯)形成的环境因素、基因调控及其与内源激素的关系,以期为牛大力块根(薯)膨大机制的阐释提供理论依据.

    牛大力块根基因调控内源激素次生代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