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植物育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植物育种
分子植物育种

张启发

双月刊

1672-416X

mpb@sophiapublisher.com

0898-68966415

570206

海南省海口市海秀大道128号双岛公寓13B室

分子植物育种/Journal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的刊物。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化科学杂志。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草等,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以及优良种质培育等方面的科学论文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SNP分子标记构建黄瓜指纹图谱

    王欣张鹏朱育强孙玉燕...
    7054-7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瓜是全世界栽培最广、生产和消费最多的蔬菜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为了加强黄瓜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本试验利用259份黄瓜材料的重测序数据进行SNP鉴定,根据位点缺失率、杂合度以及多态性信息含量等指标对SNP集合进行筛选,最终获得了能够高效鉴定黄瓜种质的150个核心SNP标记.该套核心SNP位点组合的PIC和MAF平均值分别为0.374、0.479.通过聚类分析可知,259份黄瓜种质可以被划分为东亚型和欧亚型两大类群.基于以上核心SNP标记为每一份黄瓜种质构建了 DNA指纹图谱,能够有效区分所有供试材料.本研究为黄瓜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资源鉴定以及新品种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黄瓜(CucumissativusL.)SNP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DNA指纹图谱

    油棕SCoT-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曾精黄成龙王冰洁潘登浪...
    7067-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油棕SCoT-PCR反应的最佳反应体系以及筛选适用于该体系的SCoT引物,本研究首先通过利用L16(45)正交设计试验和单因素实验2种方法,对反应体系中的各因子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优退火温度和循环数.结果表明,各因子对SCoT-PCR扩增影响大小依次为:dNTPs浓度>Mg2+浓度>DNA模板量>TaqDNA聚合酶量>引物浓度;最佳反应体系(25 μL)为:DNA模板量为120 ng,dNTPs浓度为0.2 mmol/L,Mg2+浓度为1.5 mmol/L,引物浓度为0.6 μmol/L,Taq DNA聚合酶量为2.0 U,其余用灭菌ddH2O补足至25 μL.最优扩增程序为:95 ℃预变性3 min;95 ℃变性30 s,55 ℃退火复性30 s,72 ℃延伸1 min,30个循环;最终72 ℃延伸5 min,保存于4 ℃恒温冰箱中.此外,利用优化体系从36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30条可从油棕中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使用SCoT-2等3条引物对30份油棕材料进行扩增,扩增产物均具有良好的多态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本研究结果为油棕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品种遗传图谱构建等提供理论依据.

    油棕SCoT-PCR正交设计单因素实验体系验证

    基于SSR标记的菊苣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冯鹏龙王丽慧杨世鹏孙雪梅...
    7076-7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挖掘国内外优质的菊苣种质资源,补充菊苣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为菊苣育种材料的选择以及新品种的鉴定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以来源不同的23份菊苣资源为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这23份菊苣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分子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通过对50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最终获得8对条带清晰稳定且多态性高的引物,占所用引物比例的16%.筛选出的8对SSR引物在23份菊苣种质资源中共扩增出82条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10.25个等位基因,其中差异条带76条,多态性比率高达92.7%.扩增片段大小为50~500bp之间,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多态性条带9.5个,变化范围为6~11个,8对引物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值范围为0.33~0.60,平均值为0.49;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在GS 0.53处可将23份菊苣资源聚为5类;优选JJ13、JJ31、JJ125这3对引物组合便能准确快速区分23份菊苣种质资源.本研究的菊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构建的指纹图谱结果将为菊苣育种材料的选择、新品种的鉴定提供技术支持.

    菊苣SSR标记遗传多样性DNA指纹图谱

    茶树DNA条形码引物的筛选

    聂传朋陈欣马欣耀李静...
    7085-7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出茶树不同品种间分类所需要的相关DNA条形码引物.本研究用源于其他文献的matK、T-ITS、trnH-psbA等序列的通用引物及自行设计的rbcL引物,对茶树进行相关序列多样性分析.用试剂盒提取基因组总DNA,备选引物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结果显示,从matK、rcbL、T-ITS、trnH-psbA、rbcL这5对引物中,初步筛选出2对适合茶树DNA条形码的引物,分别是matK、rcbL,通过分析认为可以作为茶树DNA条形码的备选序列,为茶树的品种分类及种质资源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DNA条形码引物筛选茶树

    楸树逆境胁迫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筛选

    尹飞飞王佳慧杨洋梁宏伟...
    7092-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楸树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具有较高的材用、药用及观赏价值,但在其功能基因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为使后续楸树相关功能基因在表达分析的定量实验结果有更加准确的参照,需要筛选表达稳定性高的基因作为内参基因.本研究数据采用楸树二代转录组测序,CYP40-1、CYP40-2、EF1A、EF1B、MDH、PP2A、TUBA、TUBB、UBC2和H3-1共10个内参基因初步筛选为候选内参基因.对楸树组培苗进行低温、高温、干旱及高盐胁迫处理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上述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并利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 3个分析软件综合评估了这些内参基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4 ℃、37 ℃、300mmol/L甘露醇和100 mmol/L NaCl处理下表达量最稳定的内参基因分别为UBC2、CYP40-2、PP2A和CYP40-1.本研究所筛选到的表达稳定的内参基因及设计的特异引物为后续楸树抗逆相关基因表达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楸树内参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表达稳定性

    黄淮麦区(南片)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陈杰朱保磊白冬杨一帆...
    7102-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在当前黄淮麦区(南片)小麦品种中的分布情况,本研究以94个黄淮麦区(南片)新育成的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利用SDS-PAGE技术对供试材料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进行鉴定,并探讨了这些亚基和亚基组合与蛋白质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Glu-A1位点上,亚基1和N在供试材料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2.34%和27.66%,与高蛋白质含量相关的亚基1分布频率较高;在Glu-B1位点上,亚基14+15、7+8和7+9的分布频率分别为9.57%、51.06%和39.36%,以与高蛋白质含量相关的亚基7+8分布频率较高;在Glu-D1位点上,亚基2+12和5+10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8.94%和51.06%,以与高蛋白质含量相关的亚基5+10分布频率较高.在Glu-A1、Glu-B1和Glu-D1位点上,共检测到12种亚基组合类型,其中与高蛋白质含量相关的亚基组合1/7+8/5+10分布频率为25.53%,与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亚基组合N/7+9/2+12分布频率为13.83%,其余10种亚基组合的分布频率合计为60.64%.本研究能够为黄淮麦区(南片)小麦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信息.

    黄淮麦区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蛋白质含量

    海南省结球甘蓝的引种与腋芽苗生根诱导筛选

    竺莲李孟娜杨丽梅方智远...
    7110-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球甘蓝是中国重要的叶类蔬菜之一,为补充丰富海南叶类蔬菜品种资源,满足消费者以及市场对优质、高产品种的需求,本研究引种种植了 10个结球甘蓝品种,在各品种农艺性状、结球性状、产量性状与抗病性状等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腋芽苗生根诱导与开花诱导方法,为建立海南省自给的结球甘蓝繁育种体系打好基础.经综合评价,'中甘602'、'中甘606'、'中甘608'、'中甘828'与'21C12'这5个结球甘蓝品种/组合的综合性状、商品性较好,较抗裂球,适宜作为海南结球甘蓝繁育种的基础育种材料,也可择区域先行推广种植.不同结球甘蓝品种的腋芽苗诱导生根表现差异明显,同一结球甘蓝品种不同株系诱导生根表现也有差异,表明腋芽苗诱导生根性状尚未经过育种选择,充分筛选利用腋芽苗诱导生根性状好的品系,再结合室内光温诱导开花或就近利用广西北部桂林市的山区低温条件诱导开花,即可初步建立海南省结球甘蓝的繁育种体系,为未来适应南方生态气候的结球甘蓝新品种选育创造条件.

    结球甘蓝引种评价腋芽苗生根诱导花开诱导

    不同外源因素处理对芍药根段扦插生根的影响

    王昕俞仁奎陶俊赵大球...
    7124-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芍药'鲁西红'根段为试材,分别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根段部位、覆盖厚度及基质类型的单一变量对芍药根段扦插生根率和生根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芍药根段扦插生根作用的效果不同,总体效果表现为IBA>6-BA>TDZ、ABT;3cm覆盖厚度的河沙基质对芍药扦插效果最佳;单一因素中不同浓度效果迥异,进一步统计分析表明,40mg/L的IBA处理扦插效果最佳,成活率最高可达100%,生根质量最为优异.本研究从不同外源因素进行探讨,为芍药根段扦插快繁技术和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持.

    芍药根段扦插生根快繁

    62份建兰种质表型多样性分析与综合评价

    傅巧娟赵福康张晓莹李春楠...
    7132-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建兰(Cymbidium ensifolium)种质的利用效率,对62份建兰种质资源的41个表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建兰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丰富.数量性状变异程度较高,变异系数(Cv)为15.6%~30.0%,其中花朵长度Cv值最高.质量性状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I)在0.19~1.72之间,颜色性状的I值均较高;叶片无扭曲无叶艺、花青甙无显色和萼片、花瓣、唇瓣及蕊柱等"有"斑点居多.主成分分析提取11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9.421%,可反映建兰的总体形态表现;并进行了综合评价,其中'红草红荷'表现最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欧氏距离为8.4处可将62份建兰种质划分为两大类,其中第一大类23份种质以素心的为主,第二大类的花色、花纹多样性丰富.研究结果为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建兰种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建兰(Cymbidiumensifolium)表型多样性综合评价

    UPLC-MS/MS测定三药槟榔B族维生素含量及相关性分析

    蒋雯秀吴娇周广振万迎朗...
    7142-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了解三药槟榔(Areca triandra Roxb.)不同组织中的B族维生素的动态变化,本研究通过超高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对三药槟榔的4个不同成熟阶段的果实的果皮和胚乳、不同成熟阶段的叶片组织、雌雄花和花序进行了 B族维生素含量的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三药槟榔中检测到9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包括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烟酰胺,泛酸,吡哆醇,生物素,叶酸,氰钴胺素).相同维生素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有较大差异.三药槟榔各组织中最为丰富的B族维生素是硫胺素和泛酸,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B族维生素的含量呈现出不同的动态变化.B族维生素在三药槟榔中的分布具有组织特异性和成熟度依赖性的特点.不同B族维生素在三药槟榔果皮和胚乳的发育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积累模式.此外,相关性分析发现,硫胺素与烟酸呈现显著正相关,吡哆醇与氰钴胺素呈现显著正相关,核黄素与生物素呈现显著正相关.本研究为探索三药槟榔不同组织中B族维生素的含量以及果实和叶片的不同发育阶段B族维生素含量的动态积累模式提供了参考.

    超高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三药槟榔B族维生素含量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