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植物育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植物育种
分子植物育种

张启发

双月刊

1672-416X

mpb@sophiapublisher.com

0898-68966415

570206

海南省海口市海秀大道128号双岛公寓13B室

分子植物育种/Journal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的刊物。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化科学杂志。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草等,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以及优良种质培育等方面的科学论文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陆地棉GhMA PKKKK3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王倩章超代培红玛迪娜·木拉提...
    697-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在植物生长、发育、抗逆、抗病和激素信号转导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陆地棉的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GhMA PKKKK3基因,其开放阅读框为1 998 bp,编码665个氨基酸残基.通过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析GhMA PKKKK3基因在不同逆境诱导条件下以及不同棉花品种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GhMA PKKKK3基因对高盐、干旱、低温和棉花黄萎病菌处理都有一定程度的响应,并且该基因受盐胁迫时调控的程度最强,其次是干旱胁迫与冷胁迫,黄萎病菌诱导时仅在1 h左右显著高于对照;该基因在不同品种棉花根部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茎部和叶部组织,在不同黄萎病抗性的品种中GhMA PKKKK3基因表达量有差异但没有显著规律.本研究结果为棉花抗逆相关基因的筛选及进一步研究GhMA PKKKK3基因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陆地棉GhMAPKKKK3基因克隆逆境胁迫

    马铃薯全基因组StbZIP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在不同逆境中的表达分析

    水清明李海珀韩儆仁权小兵...
    704-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 leucine zipper,bZI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保守转录因子,其家族成员数目是植物中最丰富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为了解马铃薯StbZIP基因家族的相关信息,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在二倍体马铃薯'DM'全基因组中鉴定64个马铃薯StbZIP家族成员,命名为StbZIP1~StbZIP64.通过分析发现,马铃薯StbZIP家族成员不均匀地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家族成员蛋白长度为132~822aa,分子量介于15.40~88.18 kD之间,等电点4.74~10.30.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该基因家族可分为11个亚群,其基因主要分布在第1、4和10号染色体上.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分析发现,各亚族成员间具有相似的保守基序和进化的保守性.表达模式分析发现,11个亚族内部呈现出响应不同非生物胁迫的表达模式,其中有8个亚族基因都在ABA胁迫24 h时表达量发生显著升高.这些结果为阐明StbZIP基因家族的进化和进一步研究StbZIP基因的功能提供了理论指导.

    马铃薯StbZIP基因家族比较基因组基因表达

    甜菜ERF转录因子基因克隆及非生物胁迫响应分析

    孙亚卿米翔宇王彤王妍...
    718-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ERF(Ethylene-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factors)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胁迫的重要转录因子,在植物应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反应、调控胁迫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甜菜ERF转录因子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规律,旨在为深入研究ERF转录因子在甜菜逆境胁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高糖型甜菜品系'BS02'为试材,利用RT-PCR方法克隆得到Bv_ammr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CDS区长906 bp,编码301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33.19 kD,理论等电点为8.61,其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具有一个AP2保守结构域;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显示其编码蛋白与马兜铃菌毛所编码的蛋白亲缘关系较近.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观测非生物胁迫下该基因表达模式,结果表明,Bv_ammr基因对低温、高温、干旱、盐、ABA等非生物胁迫有不同程度响应.

    甜菜基因克隆ERF转录因子非生物胁迫生物信息学分析

    兔眼蓝莓'园蓝'幼叶转录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武玉祥文光琴王芳万合锋...
    728-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兔眼蓝莓品种'园蓝'遗传信息,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贵州栽培的'园蓝'幼叶转录组进行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共获得约1.4Gb的纯净数据,拼装了 32 093条unigenes.GO数据库注释到的unigenes涉及生物学过程、细胞成分及分子功能相关的48种生理代谢功能;27 137条unigenes能被KOG数据库注释,涉及25条代谢通路;9 525条unigenes能被KEGG数据库成功注释,涉及5个功能大类、19个功能中类、128条代谢通路;25 418条unigenes可被NR数据库注释;18 309条unigenes可被SwissProt数据库注释.以上4个数据库共注释到25 447条unigenes,占全部unigenes的79.29%;被以上4个数据库均注释到的unigenes为8 846条,占全部unigenes的27.56%.同时,生物信息学分析还显示:全部unigenes中,有758条unigenes编码转录因子,涉及51个家族;2 085条unigenes编码抗性基因,涉及17个家族.共检测到4 827个SSR位点,其中二碱基重复的SSR位点达3 165个,占SSR位点总数的65.57%;三核苷酸为1 431条,占比29.65%;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六核苷酸共231条,占比4.79%.以上研究结果对了解兔眼蓝莓'园蓝'的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等分子机制,对进一步进行兔眼蓝莓分子方面的相关研究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兔眼蓝莓转录组生物信息学

    油梨Dof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黄少鹏任正恺唐丽珠葛宁远...
    740-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Dof基因家族成员在油梨生长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探索和脂肪合成相关的Dof基因成员,本研究以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哈斯'油梨果实为试材,利用已发表的油梨基因组数据为参考,探索油梨中Dof基因家族成员.结果表明:(1)在油梨中共鉴定到25个Dof家族成员,但蛋白结构差异较大,等电点在5.22~9.77之间,GRAVY在-0.908~-0.143之间;(2)亚细胞定位结果预测发现多数基因定位在细胞核中,部分基因定位在叶绿体及其他位置;(3)生长发育过程中的PaDof1、PoDof2的表达量随着生长不断增加,这和油梨脂肪变化规律一致.由此可见,PaDof1、PaDof2在油梨中可能参与脂肪的合成.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的油梨的品质调控提供理论基础.

    油梨基因组脂肪合成Dof基因家族

    基于转录组数据的绢毛委陵菜MYB转录因子家族分析

    刘振武俊刚李响夏威...
    751-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绢毛委陵菜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出63个MYB转录因子,分析了它们的转录因子家族序列特征、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和进化关系.结果表明,筛选出的63个绢毛委陵菜转录因子,其中1R-MYB类22个、R2R3-MYB类37个、3R-MYB类3个、4R-MYB类1个.结构域分析表明其具有典型的W型R2R3保守基序;绢毛委陵菜的所有MYB基因都是亲水性不稳定蛋白;而亚细胞定位预测都位于细胞核内;系统进化分析将绢毛委陵菜R2R3-MYB类蛋白分为22个亚家族,其中参与调控重金属镉相关的拟南芥同源基因主要属于S20亚族.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绢毛委陵菜MYB基因在调控重金属镉过程中发挥的功能提供基础资料.

    绢毛委陵菜MYB转录因子生物学分析镉胁迫

    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家榆种子的iTRAQ蛋白质组学分析

    曾玫艳李莹汪晓峰薛华...
    761-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子老化是指种子成熟后活力逐渐下降的过程.自然老化是衡量家榆种子耐储藏性的直接指标,但因其过程缓慢,所以在科学研究中常用人工加速老化代替.为了探究人工老化与自然老化在分子机理上的异同,本研究采用iTRAQ(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法分别测定了家榆种子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早期的蛋白质,并对两种老化方式中的差异蛋白质数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人工老化后丰度差异蛋白有79个,自然老化后丰度差异蛋白有102个,这些差异蛋白在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注释上没有显著不同.其中,39个蛋白在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中均为差异蛋白且趋势一致,1个蛋白在两种老化方式下丰度变化趋势相反.对两种老化方式中不同的差异蛋白分析发现,39个蛋白仅在人工老化后丰度发生变化,61个蛋白仅在自然老化后丰度变化.对这些不同的差异蛋白进行分析,发现他们的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注释没有显著差异,表明人工加速老化和自然老化具有相似的分子变化谱.

    人工老化自然老化家榆蛋白质组学

    广西审定的华占系列杂交稻组合遗传多样性分析

    唐梅孙富卿冬进黄鹂...
    770-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广西审定的华占系列杂交稻组合的遗传多样性,为培育华占优质组合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农业行业标准(NY/T1433-2014)中公布的48对SSR引物,对广西审定的13个华占系列杂交水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及特异性标记的筛选.结果显示,广西、广东和湖南的等位基因数平均值分别为2.67、1.85和2.52,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809 7、1.629 5和1.888 5,Shannon's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652 3、0.472 0和0.682 2,PIC值>0.5占比分别为16.7%、16.7%和29.2%,说明广西和湖南的华占系列杂交稻组合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而广东的华占系列杂交稻组合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聚类分析表明,虽然部分组合遗传距离较为接近,但基本上可将广西、广东和湖南配制的组合区分开.本研究为选育华占优质组合、鉴定及分类提供了技术支撑.

    恢复系华占遗传多样性指纹图谱特异性标记

    利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检测水稻抽穗期基因Ehd1

    黎华李冬秀林秀芳刘晨雨...
    781-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抽穗期是水稻(Oryzasativa)的重要农艺性状,抽穗期的长短决定了水稻生育期的长短,合适的抽穗期对于维持水稻的稳产高产至关重要.Ehd1(Early heading date 1)是水稻中特有的抽穗期调控基因,对于调控粳稻在短日照条件下的抽穗期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本晴'、'越光'等粳稻品种含有功能正常的Ehd1基因,在短日照条件下抽穗期提前,'台中65'等粳稻品种的Ehd1基因在第三外显子中存在一个G到A的碱基突变,该碱基突变引起甘氨酸到精氨酸的置换,导致EHD1蛋白功能减弱,最终造成'台中65'等粳稻品种在短日照条件下抽穗期延迟的表型,Ehd1是短日照条件下对粳稻抽穗期进行遗传改良的重要靶标.本研究根据Ehd1第三外显子的功能性变异位点,应用扩增受阻突变体系(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的原理,开发四引物分子标记Ehd1-ARMS,利用ARMS PCR技术对Ehd1的不同等位基因进行特异性扩增,为快速、准确地对Ehd1进行基因分型,以及优质粳稻在短日照条件下的遗传改良等提供帮助.

    水稻(Oryzasativa)Ehd1四引物ARMS分子标记抽穗期

    阳桃(Averrhoa carambola)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李笑平朱雅婷赵亚梅陈蕾...
    78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阳桃(Averrhoa carambola)具有很高的营养、药用及观赏价值,但功能基因组方面的研究基础较为薄弱.为使阳桃相关功能基因表达分析的定量实验结果更加准确,需要选择稳定性好的内参基因.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阳桃内参基因筛选的报道.本研究基于阳桃基因组及转录组数据,选取了 α-TUB、β-TUB、Actin、UBQ、UBC4、EF1α和H2B共7个管家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各候选内参基因在茎、叶、果、花序芽、叶芽及不同时期花序中的表达情况.使用软件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综合评估了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α-TUB和β-TUB在阳桃不同器官中稳定性最好,β-TUB和UBC4在阳桃不同时期花序中稳定性最好.此外,通过分析成花基因AP1(APETALA1)和开花抑制因子TFL1(TERMINAL FLOWER 1)的表达模式,进一步验证了内参基因筛选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筛选得到的稳定内参基因为后期开展阳桃相关功能基因表达分析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阳桃内参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表达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