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植物育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植物育种
分子植物育种

张启发

双月刊

1672-416X

mpb@sophiapublisher.com

0898-68966415

570206

海南省海口市海秀大道128号双岛公寓13B室

分子植物育种/Journal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的刊物。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化科学杂志。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草等,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以及优良种质培育等方面的科学论文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陆地棉光合系统Ⅱ GhPsbS基因功能初步探究

    袁玥赵龙飞赵瑞海李志博...
    1926-1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棉花光合系统Ⅱ基因GhPsbS,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基因相对表达量以及不同温度对野生型和转基因烟草植株的影响.本研究利用转基因GhPsbS烟草(Nicotiana tabacum xanthin)T4代为材料,在生长50d左右,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转基因植株60株,在光照培养箱中,温度设为35 ℃处理0、1、3、6、18、36h,分别取样,提取RNA,反转cDNA,采用qPCR技术分析转基因植株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并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系统仪(美国Li-cor公司)测量不同处理时间的烟草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在35 ℃温度处理条件下,抑制该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通过对光合数据分析可知,转基因烟草植株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呈现明显升高趋势.在高温条件下转基因植株的净光合速率高于野生型.而温度对于转基因和野生型胞间CO2浓度(Ci)关系不大.推测棉花GhPsbS基因参与调控烟草植株的光合作用.研究结果为探究如何提高棉花光能利用效率及增加作物产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棉花烟草温度光合作用GhPsbS基因

    蜜本南瓜EST-SSR标记开发及多态性分析

    杨也李胜辉张素勤耿广东...
    1934-1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和开发蜜本南瓜EST-SSR标记,本试验以蜜本南瓜为材料,经RNA提取、cDNA文库构建和转录组测序,获得36.96 Gb序列数据,组装并去冗余后得到157 943条unigene.使用MISA(vl.0)软件进行SSR检测,结果表明59 365个SSR位点分布于41 097条unigene中,SSR分布频率为37.59%,发生频率为26.02%,平均分布距离为4 672 bp.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重复所占比例最高,三者占EST-SSR总数的90.37%,其中以二核苷酸重复最多(30.62%),其优势重复基序为AG/CT.以MB21、2202、M10B三个南瓜材料的DNA为模板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30对引物中6对引物的扩增产物表现出良好的多态性.本研究开发了蜜本南瓜EST-SSR标记并分析其多态性,可为南瓜品种分子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提供理论基础.

    蜜本南瓜转录组EST-SSR多态性

    DNA分子标记在香蕉种质资源中的应用

    漆艳香赵洪谢艺贤喻群芳...
    1944-1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也是全球鲜果贸易量和消费量最大的水果.DNA分子标记在香蕉上的应用已逾30年,取得了一些进展.本研究综述了 DNA分子标记在香蕉种质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种质鉴定及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对香蕉DNA分子标记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香蕉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等研究提供思路.

    香蕉种质资源DNA分子标记

    聚合Wx-mp、fgr和Pi-ta、Pi-b基因选育优质粳稻新品种

    张亚东姚姝陈涛王军...
    1951-19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同时含有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Wx-mp、香味fgr 基因、稻瘟病抗性基因Pi-b的优良食味粳稻中间品系'宁7020'为母本,携带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的江苏抗病、高产粳稻品种'扬粳9538'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进行聚合育种.利用3套自主研发的PCR检测体系稻瘟病Pi-ta和Pi-b的多重PCR体系、Wx-mp基因的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检测技术、香味fgr基因的InDel标记检测技术,分别在不同的世代进行目标基因跟踪,结合抗性、香味和籽粒胚乳外观表型鉴定,成功地将上述4个基因聚合于一体,选育出优质、高产、多抗、早熟的水稻新品系'南粳58'.本研究为选育多抗、优质水稻新品种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的选择技术,同时也为水稻抗病、优质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聚合优质粳稻新品种

    氮、磷、钾肥对水稻养分积累与利用的影响

    吴可谢慧敏刘文奇莫并茂...
    1960-1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施用氮、磷、钾肥对水稻养分积累与利用的影响,科学合理地提高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减少农业化肥污染,增加水稻产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实践基础,本研究于2019年在广西象州县、龙州县、岑溪市、港北区和福绵区进行田间试验.设置空白区(0kg N+0 kg P2O5+0 kg K2O/hm2)、全肥区(180kg N+45kg P2O5+135 kg K2O/hm2)、缺氮区(0 kg N+45 kg P2O5+135 kg K2O/hm2)、缺磷区(180 kg N+0 kg P2O5+135 kg K2O/hm2)、缺钾区(180kgN+45 kgP2O5+0kgK2O/hm2)共 5个处理,于水稻成熟期测定干物质积累量和植株氮、磷、钾含量.结果显示,与空白区相比全肥区水稻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量分别增加2 658.60、33.67、11.34、61.98 kg/hm2,说明施用氮、磷、钾肥显著增加水稻干物质及氮、磷、钾素积累量.氮、磷、钾肥促进水稻干物质积累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氮肥、磷肥、钾肥.平均氮、磷、钾养分积累均以全肥区为最高、空白区最低.全肥区处理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均高于缺肥区,表明平衡施肥有利于提高肥料的偏生产力.联合方差分析表明,氮、磷、钾素积累量的地点与处理间的互作效应极显著,干物质积累量、养分干物质生产效率和稻谷生产效率的地点与处理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显著促进水稻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积累,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受环境与处理的互作效应影响大,而干物质积累量及养分生产效率受互作效应影响小.

    水稻(OryzasativaL.)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养分利用

    铅胁迫对不同品种玉米根系钾吸收的影响

    贺鹏亮崔玲翁庆北牛晓娟...
    1968-1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铅胁迫对植物根系钾吸收的机制及重金属铅植物修复的模式,本研究以不同浓度Pb2+处理4种玉米,探究其对玉米总钾吸收速率和由NSCCs介导的钾吸收速率诱导的影响,以及4种玉米对Pb吸收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Pb2+可以影响NSCCs的钾吸收,但不同品种玉米根系NSCCs对铅的敏感性不同,随着Pb2+浓度的增大,品种间的总钾吸收差异和NSCCs钾吸收差异趋近于零.'金玉818'的铅吸收量增幅最显著,可作为潜在的铅污染治理的备选品种.本研究补充了玉米根系通过NSCCs进行离子吸收方面的资料,为进一步了解铅、钾离子的吸收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

    铅胁迫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钾吸收

    一种改进整体染色和透明技术观察棉花珠心的方法

    潘敬文朱守鸿李腾宇万文婷...
    1973-1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棉花花器官较大,较厚的珠被组织导致激光共聚焦等现代显微技术难以直接观察其受精过程,影响了其生殖发育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了观察棉花的生殖发育过程,本研究通过剥离珠心进行整体染色和透明实现了对棉花受精过程的观察,使用不同浓度天青C对棉花珠心进行染色,经水杨酸甲酯(BM)透明化处理观察棉花生殖细胞.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清晰观察到棉花雌配子体胚囊内各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核、核膜、核仁等显微结构.本研究仅需简单的实验器材与少量的人工操作即可对棉花这类胚囊组织较大的植物进行细胞观察,同时为研究棉花生殖发育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的显微观察方法.

    棉花珠心天青C整体染色透明技术

    大果型高油酸花生品种产量构成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邓丽苗建利郭敏杰殷君华...
    1978-1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高油酸花生品种'开农308'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产量构成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在2.95%~30.53%之间,出米率的变异系数最低为2.95%,单株结果数、单株生产力、总分枝数、结果枝数、百仁重、百果重、主茎高、侧枝长、荚果产量等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出米率、百仁重、百果重等3个性状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主茎高与侧枝长、百果重与百仁重、单株结果数与饱果率、百仁重与出米率、百果重与出米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百仁重、结果枝数、单株结果数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虽为负值,但是其通过其他性状产生了较高的间接效应,最终与产量呈正相关.因此,在花生育种中,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协调好性状间的关系.

    花生开农308产量构成相关分析通径分析

    苦瓜苗期耐冷性的多世代联合遗传分析

    牛玉于仁波韩旭刘昭华...
    1986-1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了解苦瓜对冷害的抗性遗传规律和抗性遗传效应,本研究以自交系'Y45'为父本,冷敏型苦瓜自交系'Y51'为母本,构建P1、P2、F1、BCP1、BCP2和F2这6世代群体遗传群体,采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苦瓜苗期耐冷抗性进行遗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苦瓜苗期耐冷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耐冷抗性的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均为-13.57,显性效应值分别为-2.63和-2.71,说明开展苦瓜幼苗耐冷遗传改良是可行的.BCP1、BCP2和F2分离世代群体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5.11%、73.96%和91.13%,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在3个分离世代群体中分别占17.63%、15.11%和8.87%,该结果表明苦瓜幼苗耐冷性选育可多在F2及自交后代中选择.本研究为苦瓜幼苗耐冷育种提供了参考.

    苦瓜苗期耐冷遗传分析

    不同培养条件及贮藏方式对喙果金花茶离体花粉萌发的影响

    黄展文余海娟李先民李春牛...
    1992-1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喙果金花茶(Camellia rostrata)花粉的活力、适宜培养基及贮藏特性,本研究以喙果金花茶离体花粉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蔗糖浓度(5%,10%,15%和20%)、不同硼酸浓度(100,200,300和400 mg/L)、不同培养温度(4 ℃,18 ℃,26 ℃和35 ℃)、不同含水量(28.31%,50.00%和71.48%)、不同贮藏温度(常温,4 ℃,-18 ℃和-80 ℃)及不同贮藏时间(1,5,10,15,30,60,90,120 d),测定和分析不同培养条件及贮藏方式对喙果金花茶离体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喙果金花茶花粉萌发率最高的培养基组分为10%蔗糖+100mg/L H3BO3,花粉充分萌发最佳条件为在26 ℃下培养1.5 h.当花粉含水率为50.00%和71.48%时,低温贮藏花粉萌发率迅速下降,不利于花粉长期贮藏.当花粉含水率为28.31%时,-80 ℃超低温贮藏效果优于4 ℃冷藏,在贮藏120 d后萌发率为36.75%.喙果金花茶离体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10%蔗糖+100 mg/L H3BO3,适当干燥和超低温条件有利于喙果金花茶花粉的长期保存.研究结果可以为更好地保存喙果金花茶花粉、提高喙果金花茶的杂交成功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喙果金花茶花粉萌发培养条件贮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