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仇加勉

季刊

1007-1784

010-83903267

100038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科技研究期刊。读者对象为从事刑事技术、经侦技术、计算机安全与监察、安防安检、通信指挥、交通管理工程、消防安全、防伪技术、警戒装备、事故防治、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科技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书上可见指印形成方式的化学识别方法研究

    颜磊任君豪喻彦林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民事案件与经济犯罪案件中,文书上直接捺印形成的可见指印用以确保文件的真实性,而间接复制指印则表明文件有伪造、变造或被篡改的可能.研究中基于直接捺印、间接复制指印之间成分的差异,以指印物质中内源性的氨基酸为目标物,通过茚三酮与氨基酸高灵敏的特异性反应,建立了一种快速判断指印形成方式的化学识别方法.实验中考察了茚三酮配方、识别温度和方式,以及纸张种类、印文种类、指印物质的量、保存条件(污损、老化)等因素对识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广泛用于23种常用纸张上可见指印形成方式的判断,文书正常存放和使用中的汗液污损不影响判断的结果,可实现对陈旧指印(自然老化60天)形成方式的有效判断.该方法结果可靠、操作简单、识别速度快、适用范围广,有望在实际工作中推广使用.

    文书真伪茚三酮可见指印指印形成方式

    司来吉兰药物服用与冰毒违法吸食快速鉴别研究

    赵子彪白捷张利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来吉兰是一种用于治疗帕金森综合症的药物,其代谢产物与冰毒类似,给公安机关判定嫌疑人是否吸食冰毒或服用司来吉兰带来了困难.通过分析司来吉兰与冰毒结构上的区别,总结司来吉兰及其代谢物的分析检测方法,提出了判断嫌疑人是否服用司来吉兰或吸食冰毒的思维导图,以帮助公安机关和法庭科学毒物分析人员快速、准确判断嫌疑人是否吸食毒品,为相关实践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司来吉兰代谢物甲基苯丙胺分析检测思维导图

    面向司法鉴定的虹膜块状特征可解释表达方法研究

    陈宇唐云祁
    1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虹膜是人体唯一性极强的生物特征,可用于个体身份识别.但在司法领域,虹膜识别算法的结果尚未被采纳为证据.近年来,法庭科学开始关注虹膜鉴定问题,尝试通过虹膜上的可见纹理进行检验鉴定.为解决虹膜司法鉴定过程中的特征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虹膜块状特征可解释表达方法,使用RAA-UNet分割模型提取虹膜块状特征,从形状和位置两方面对虹膜块状特征进行描述和比较.通过建立类内虹膜块状特征数据集,量化了虹膜块状特征匹配时的类内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类内虹膜块状特征的描述信息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证明了所提出的表达方法用于认定虹膜块状特征匹配的可行性,并得到了特征匹配时描述参数的范围,可为后续研究相似异源虹膜提供方法和统计数据支持.

    虹膜鉴定虹膜块状特征可解释表达

    书写面摩擦力对手写电子签名笔迹特征的影响研究

    涂舜张典
    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手写电子签名笔迹鉴定技术规范》的实施,使手写电子签名笔迹的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需要,明确不同书写设备表面摩擦力对手写电子签名笔迹特征的影响,可为该类鉴定提供实践依据.利用卡方检验方法,对纸张、原书写板和塑料板3种摩擦力书写面上的手写电子签名笔迹进行分析后发现,随着书写面摩擦力减小,手写电子签名笔迹特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笔画线条延长、连笔增多、书写时长变短、书写压力增大、书写速度加快.实践检验中,检验人员应仔细判断上述特征差异是不同书写人所致的本质性差异,还是由书写面摩擦力不同引起的非本质性差异,由此提高鉴定意见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手写电子签名笔迹书写面摩擦力静态特征动态特征笔迹检验

    荧光纳米材料在潜指纹成像及其残留物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吴风姚慧芳李江春熊晓波...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犯罪现场的指纹残留物所包含信息的分析可以推断作案人的行为轨迹以及留痕人的身份信息,如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接触过某些物质或药物等.荧光纳米材料,如量子点、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荧光小分子等,可用于在多种客体上显现潜指纹.而且,通过纳米修饰技术将纳米材料表面功能化,可以进一步确定指纹残留物(如DNA、尼古丁、爆炸残留物等)的种类与含量.基于此,通过总结多种用于潜指纹可视化的荧光纳米材料,及纳米材料表面功能化修饰的方法,阐述了荧光纳米材料在检测不同潜指纹残留物方面的应用;最后,对荧光纳米材料在潜指纹检测领域的多功能化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与展望,以期有助于完善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为案件侦查提供更多线索和证据.

    潜指纹荧光成像残留物检测纳米材料

    基于模糊Petri网的安防系统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

    宋旭升金华陈成瑜张漂洋...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全防范系统脆弱性评估是识别系统防护漏洞,提升系统的防护能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基于模糊pe-tri网的评估方法在安全领域得到了初步应用,使用该方法对安防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估是一种新颖尝试.结合安防系统特点,对基于模糊petri网的评估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引入区间值毕达哥拉斯模糊数和混合算子的模糊petri网安防系统脆弱性评估方法.通过算例展示了方法的评估应用,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结合区间值毕达哥拉斯模糊数的模糊petri网在保持推理有效性的同时允许反映主观评价的不确定性,使评估结果携带更多信息,为不确定环境下的安防系统评估提供有益的参考.

    安防系统脆弱性评估模糊petri网

    基于超效率SBM的民航旅客安检有效性研究——以差异化安检为背景

    陈陶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评估现行差异化安检措施在试点机场具体实施中的效果,进一步优化其运作效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框架下的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差异化安检通道及常规安检通道的安全检查效率进行了系统性评估.评价结果发现,易安检通道的实施能够切实提高安检的有效性,但其他差异化安检通道的实施并未达到预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要使差异化安检策略充分实现提升安全性与效率的目标,必须综合考量包括机场运营环境、旅客特征以及安检人员素质在内的多种因素.

    超效率SBM差异化安检有效性

    农村公路搭接道口交通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刘海平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农村公路搭接道口伤亡类交通事故数量一直居高不下,交通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首先,以南京市某片区农村公路搭接道口交通事故数据分析为基础,基于灰色理论,识别出农村公路搭接道口交通安全的关键影响因素,并重点从视距不足、道路坡度过大、转弯半径不足、搭接道口过密、照明不足、速度控制不足、交通安全设施问题这7个关键影响因素入手,明确了农村公路搭接道口交通安全隐患排查重点;然后,结合实际案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隐患治理对策;最后,从隐患排查、隐患治理、治理后事故改善3个方面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3+5"农村公路搭接道口交通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并以实际案例论证了评估体系的实用性,为科学、系统地开展农村公路搭接道口交通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农村公路搭接道口交通安全隐患隐患排查治理对策

    人体抛距模型适用条件及PC-Crash仿真实验验证

    何烈云王腾煜潘彦项悦...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典型汽车碰撞行人交通事故中,行人在空中运动形态可分为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为探究现行国家标准中人体抛距模型在事故车速计算中的适用条件,运用抛体运动学基本原理构建了行人平抛及斜抛抛距模型,采用MAT-LAB数值分析法,得出行人作平抛和斜抛运动具有相同抛距时,斜抛运动的理论抛射角.在此基础上,采用PC-Crash仿真模拟实验,建立行人多刚体模型,得到轿车在不同速度下,行人被碰撞后的抛距和抛射角的仿真实验值,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使用现行国家标准中汽车碰撞行人抛距模型,鉴定轿车与行人碰撞交通事故时的轿车速度,仅在车辆低速或高速行驶时近似适用,因此在轿车碰撞行人交通事故鉴定实践中需谨慎.

    交通安全执法技术交通事故车速鉴定轿车行人碰撞事故抛距模型PC-Crash仿真实验

    《道路交通信号配时运行管理规范》(GA/T 2014-2023)标准解读

    树爱兵徐新东付强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信号的科学配时和有效管理成为提升交通效率和保障交通安全的关键,亟需对信号配时工作内容、流程等进行规范化管理.《道路交通信号配时运行管理规范》(GA/T 2014-2023)是中国公共安全领域的推荐性行业标准,也是首个信号配时运行管理方面的专门标准.标准规定了开展信号配时运行管理各项工作流程和具体内容,提出了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配置等运行保障要求,明确了从工作规范性、工作质量、工作时效性等方面对配时管理绩效开展评价.该标准填补了信号配时管理规范方面的空白,对交通管理部门开展信号配时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起到积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道路交通信号配时信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