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师教育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师教育论坛
教师教育论坛

吴云汉

月刊

2095-5995

yjzx@mail.ccnu.edu.cn zsjy@mail.ccnu.edu.cn

027-67867240,67867251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论坛/Journal Teacher Education Forum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乡土地理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以乡土地理实践活动"'圆梦运盐河'之生态环境保护"教学为例

    单明祥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地理实践知识、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实践品格三方面内容.乡土地理教学具有极强的地方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开展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以乡土地理实践活动"'圆梦运盐河'之生态环境保护"教学为例,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可行性论证、地理实践活动目标设定和地理实践活动过程设计.在活动实施中,教师需要聚焦活动目标,提高活动质量,组织实践探究,实现学以致用,拓展延伸内容,促进全面发展.

    地理实践力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全息式"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

    唐桂英宋晓萍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内容要结合学生生活,形式要创新.本文就优化作业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全息式"作业形式,面向全体学生,既实现作业统一要求,又满足个性发展;内容全面,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作业评价主体多元,关注评价全过程,提升作业的实效性、开放性、趣味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全息式作业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研究

    于红江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的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应全面贯彻新课程改革中"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重视对学生信息化素养的提升和对信息化教学的思考,在明确初中阶段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培育意义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教学实践设计将信息科技核心素养贯彻到课程教学中的具体方法,构建高效率的信息科技课堂.文章在简要说明当前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现状的同时,对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学生特点提出了在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参考,并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核心素养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

    心理微视频应用于高中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实践探索

    何晓华张先义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团体心理辅导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心理微视频应用于高中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是顺应时代发展,促进心理教师健康成长,提高心理教育活动效果的需要.心理教师通过开发心理微视频资源库,构建高中团体辅导课程体系,实施团体心理教学活动,能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团体心理活动的融合,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心理微视频高中团体辅导实践应用

    通过学校体育改善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的策略与路径

    赵文超徐传军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锻炼具有改善焦虑、抑郁症状的作用,并具有依从性高、副作用少、经济可控等优点.进行体育锻炼是青少年预防和改善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手段.因此,积极开展学校体育缓解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有其应然价值.开展学校体育活动缓解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时应遵循尊重学生意愿、持续兴趣引导、注重锻炼体验三项原则.基于这三项原则,学校及教师应积极开展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及身心运动,帮助学生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焦虑抑郁学校体育青少年

    信息化背景下科学幼小衔接路径研究

    徐明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化背景下,幼小衔接教育存在双向衔接意识薄弱、心理和社会性支持不足、思想认知上存在错误等问题.信息化技术为科学幼小衔接提供助力,信息技术助力构建幼小协同育人机制,元宇宙助力弥补心理和社会性支持不足,大数据助力纠正思想认知错误,有力提高幼小衔接教育的质量.

    信息化幼小衔接问题路径

    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数字资源建设的优势与策略

    付卫东杨雅雯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对促进乡村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改革、满足乡村教师职后培训需求和适应乡村教师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乡村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数字教育资源多样性不足、数字教育资源建设过程脱节、资源互用效果差、乡村教师数字素养不高和资源常态化应用频次低等现实问题.为此,特提出:多主体协同创新,构建丰富的数字资源库;建立网络学习空间,实现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优化职后培训模式,促进数字资源常态化应用.

    人工智能乡村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数字资源

    义务教育段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绩效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杜振斌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依据全面质量管理(TQM)、系统科学等理论,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等有关政策,从实际出发,健全了课内外一体化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绩效考评目标、质量标准以及绩效管理的组织、保障、监控和激励四个系统,完善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实践证明,通过保障系统中各要素的有效链接与有序运行,形成了组织健全、目标导向、分层监控、客观考评、适时激励、有效约束、按需施训等运行机制,提升了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质量.

    义务教育体育教学绩效保障体系

    智慧校园背景下中学生数字能力结构及提升策略

    李盈张进良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校园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高度融合发展而产生的数字校园的高级发展阶段,中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字能力是实现智慧校园发展的前提.智慧校园背景下中学生的数字能力表现为数字信息加工能力、数字服务理解能力、数字应用创建能力、数字安全规范能力和数字创新实践能力.智慧校园背景下学校可采取以下策略提升中学生的数字能力:消弭数字鸿沟,培养学生数字习惯;规避数字噪音,提升学生数字思维;注重教育宣传,规范学生数字行为;推动数字连接,实现学生数字创新.

    智慧校园中学生数字能力提升策略

    系统观视域下的"国培计划"项目县建设策略探究

    杨保健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培计划"项目县建设,是构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优化区域教师教育生态的重要途径.促进"国培计划"项目县建设提质增效,需要以系统观的方法论为指引,落实县域主体责任,优化系统结构,探索"系统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建设团队,强化组织协同;建立平台,强化支持服务;优化管理,提高研修质量"等实施策略.

    系统观国培计划项目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