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教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旬刊

2096-000x

gjxkzzs@163.com

0451-82613427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平路66-3号创展国际B座1405室

高教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查看更多>>《高教学刊》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学术期刊。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国内统一刊号 CN23-1593/G4,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6-000X,旬刊,邮发代号:14-357。刊发高等教育教学与高教理论研究成果,交流高校教学与建设的改革措施和实践经验,探索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路,为高校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新工科的国家一流交通运输专业金课建设途径探索

    王宪彬高远张文会武慧荣...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结合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和新目标,阐述金课建设、新工科本科专业建设和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紧密联系和目标,探讨金课建设在交通运输专业课程改革中的优势和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策略和建议,分析新工科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进行改进,为新工科课程建设提供新思路和新模式.具体探讨课程的交融性、综合化、项目化、挑战性,以及应用性和实践性五大方面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以期促进交通运输专业的新工科课程改革探索.

    新工科课程建设交通运输专业金课课程改革一流专业建设

    数字化背景下基于"学习者-引导者"的智慧学习与敏捷制课协同模式探索

    孙蕾李欣张艳楠
    5-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引用,改变了许多传统的行业的模式,也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学习行为与学习环境相互影响,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需要优化人才培养的条件要素,从内外环境改变教学与评价模式.该研究从应用型高校智慧教育的实际出发,在学习者和引导者二元视角下,探讨现代智慧学习条件的创设和敏捷制课的策略方法.从多维度探究智慧学习要素与敏捷制课之间的相关联关系和协同系统,提出切合学习者自适性与主动性,支持个性化和差异化学习的支持系统.同时,具有适配性的技术支持系统是学习者与引导者之间重塑教与学新空间,实现良性有效沟通的重要桥梁.智慧学习理念和敏捷制课策略方法需要与适配性技术支持系统相互协作,才能提高学习者与引导者的效率,促进教育的现代化与数字化.

    敏捷制课智慧学习教育数字化教育技术支持系统协同模式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翻转课堂在前沿知识领域的教学探索——以环境污染控制新技术课程为例

    汪庆孙少静李思敏王景刚...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污染控制新技术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素质拓展课程.在新工科教学改革背景下,专业素质拓展课程的课堂教学应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拓宽学生专业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心.该文探讨翻转课堂教学如何利用多方资源进行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如何发挥课堂互动效果及课后知识巩固与拓展,全方位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环境工程最新的科研进展,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环境工程新工科翻转课堂科研教学改革

    "科产教融合"机器人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吴文强萧仲敏朱大昌王勇...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智能制造与机器人行业当前及未来人才重大需求,针对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价值塑造作用不足、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不足、体制机制支持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专业交叉、行业交叉""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专创融合"的科产教融合机器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方案,重构机器人课程设计理念,深度开展科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与实践基地建设,强化课程实践教学相关的知识、平台、学科和管理支撑,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培养机器人实践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未来领军人才.

    科产教融合机器人实践课程创新型人才教学改革

    基于不同数据源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实证研究

    赵敏华孟月波徐胜军
    20-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评价是"学生为中心、面向产出、持续改进"工程教育基本理念实施的关键环节,其通过跟踪学生的学习轨迹对毕业要求进行达成情况评价,检验认证期内的某一届获学士学位毕业生能力是否达成,对于评价学生培养质量及持续改进教学薄弱环节具有重要参考依据.不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数据源会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的合理性.该文在分析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常用方法的基础上,讨论课程定量评价不同样本的选取方式对毕业要求达成结果的影响,最后以毕业要求达成的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结果探讨可行的持续改进措施,以提升专业的产出质量.

    工程认证面向产出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样本选择数据源

    结构动力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贺文宇王佐才扈惠敏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专业课程思想教育是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为促进高校研究生的专业理论教育水平与思政教育水平协同发展,需将思政教育融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中.该文以结构动力学课程为例,探索高校研究生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方法,并提供代表性实施案例.将课程思政贯穿于专业课教学内容,提升高校育人实效,增强新时代研究生素质.

    结构动力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实践

    "双一流"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校生校友精神教育与传承现状及改进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沈荣喜王恩元王溪刘世通...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业特色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毕业生及校友主要服务于能源化工、农林水利、建筑交通和冶金机械等基础领域,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形成各高校各具特色的校友精神及文化.在当前"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行业特色型高校也面临在校生校友精神教育和传承不足、毕业生不愿选择艰苦岗位就业等困境.该文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结合当前思政教育内容,研究在校生校友精神教育与传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在校生参与校友活动意愿整体良好,对校友精神认同感较强,但在宣传推介、校史教育、校友活动和艰苦岗位就业意向等方面存在不足,由此提出校友资源开发、校史教育强化、校友活动创新和艰苦岗位就业激励四个方面的改进建议.

    行业特色型高校校友精神艰苦岗位传承现状改进措施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刘敏王耀南江未来何赟泽...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顺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进一步优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解决现阶段存在的校企合作不稳定、产学相对脱节、多主体协同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湖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提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两翼支撑-三维协同-四链贯通"深度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构建校内校外双实践平台为两翼支撑,完善学校、企业、政府三维协同机制,贯通产业链、教育链、实践链及人才链,将产教融合贯通产学研全过程,全面提升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新时代高层次应用型工科人才的培养上取得显著的成效,实现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和产业迭代双统筹发展,可供国内外高校借鉴.

    工科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产教融合多元主体协同

    经济地理学与产业规划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索

    沈静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地理学与产业规划是面向国土空间规划教学改革的创新课程,作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课程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该文介绍在该课程实践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式中所做的创新探索工作,在课程组织可分为实习准备、实地考察、报告撰写和规划编制四个阶段开展教学工作,在教学方法上运用"CBL+PBL+TBL"的三轨教学方式,并强调做好师生互动在实践教学中发挥关键作用.

    经济地理学与产业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组织CBL+PBL+TBL教学方式

    "产、学、研、品、用"融合教学模式探索——以西安工业大学卓越机械工程师班为例

    曹蔚闫莉王洪喜彭润玲...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针对机械类卓越工程创新人才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机械类卓越工程师班专业课程"产、学、研、品、用"融合协同教学模式探索研究并提出改进措施.从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构建以"能力导向式培养"和"品商"素养为核心的机械类卓越工程师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制度,进而提升卓越工程创新人才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综合素养.

    机械类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复杂工程能力教学模式品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