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钢铁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钢铁研究
钢铁研究

于仲洁

双月刊

1001-1447

gtyj@sudainfo.com

027-86487772,027-86487773

430080

湖北省武汉青山区冶金大道28号武钢研究院信息研究所

钢铁研究/Journal Research on Iron and Stee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科研前沿,全面系统地报道了钢铁冶金全流程从原料准备、冶金到轧制及冶金自动化方面的基础理论、实验研究、新工艺、新产品,将生产和科研紧密结合。专家论坛栏目有前瞻性的理论和方法,又大量介绍宝贵的现场实践经验,能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是钢铁冶金界专业技术人员不可多得的实用性技术资料,同时可为教学、科研、设计人员了解生产现状、确定研究项目、推广科研成果提供必要的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有限空间内煤粉燃烧特性的研究

    张宏博张宗旺车晓锐张硕...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高炉煤粉燃尽率,增强高炉的喷煤效果,研究了直吹管-回旋区内气固两相湍流、传热和煤粉燃烧的数学模型,同时基于实际高炉工艺参数,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鼓风温度、煤粉粒径分布、混合煤粉等对煤粉燃烧的影响,采用煤粉燃尽率衡量高炉内煤粉燃烧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减小煤粉粒径、提高鼓风温度、增大混合煤粉中挥发分比例均可使煤粉的燃尽率升高;在燃烧过程中,挥发分燃烧量达到100%,影响燃尽率大小因素主要是固定碳的燃烧量.

    煤粉燃烧直吹管回旋区燃尽率数值模拟

    碱金属对高炉原料冶金性能的影响

    王冲谢冬冯帅刘明婕...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碱金属在高炉内的还原和循环机理,研究了碱金属对焦炭、烧结矿、球团矿等原料冶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碱负荷的增加,焦炭的CRI升高,CSR下降,当焦炭中碱负荷由0.0kg/t升高到0.7 kg/t时,焦炭的反应性增加14.28%,反应后强度下降14.39%,可见少量的碱金属就能催化焦炭的气化反应;随着碱负荷的增加,烧结矿和球团矿的低温还原粉化率RDI-3.15和RDI-0.5升高,而RDI+6.3却迅速下降.严格控制烧结矿、球团矿、焦炭的碱金属含量是降低碱金属危害的根本措施.

    碱金属焦炭烧结矿球团矿低温还原粉化率

    利用攀西铁矿制备微合金铁粉的中试生产

    林安川杨雪峰王涛刘晓红...
    10-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还原铁粉生产成本并改善其性能,开展了利用攀西铁矿连续制备微合金铁粉的中试生产.通过严格控制直接还原铁料和一次铁粉的质量及稳定性,采取催化还原—磨选—精还原工艺流程,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流程,有效弥补了攀西低品位、高脉石铁矿对制备微合金铁粉品质及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中试生产表明:在w(TFe)<60.0%、w(SiO2)>2.0%、w(Al2O3)>1.5%条件下,可以批量得到氢损小于0.20%、w(C) <0.020%、w(S) <0.030%、w(TFe) >98.5%、金属化率大于99.0%的微合金铁粉.同时,找到了降低有害元素对钢带炉炉型危害以及稳定还原气氛的方法,加工成本显著降低.

    钒钛磁铁矿催化还原磨选精还原微合金铁粉

    基于Plant Simulation的炼铁厂物流仿真优化

    王学阳徐安军贺东风谷宗喜...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水包在线个数和铁水包周转频率对于炼铁厂物流有着重要影响.以铁水包高炉配罐制度为切入点,分析了重庆钢铁公司新区的铁水包运转数据,并使用Plant Simulation软件建立3座高炉-3座转炉模式下炼铁厂物流仿真模型,研究了在“3+1+X”制度和优化后的动态制度下,重钢铁钢界面铁水包合理在线个数和铁水包物流参数.结果表明:与“3+1+X”制度相比,动态制度可以减少在线铁水包1个,并减少平均空包时间达20 min,对炼铁厂物流的紧凑、高效和低耗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炼铁厂物流仿真多功能铁水包界面技术

    钒钛磁铁矿含碳球团直接还原试验研究

    王红兵贾彦忠梁德兰王海乔...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配碳量、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对钒钛磁铁矿含碳球团金属化率的影响,并对其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配碳量是影响金属化率最重要的因素,还原时间次之,还原温度的影响不显著.在配碳量为1.0、还原温度为1 350℃、还原时间25 min的工艺条件下,金属化率最高为94.59%.

    钒钛磁铁矿含碳球团直接还原金属化率

    钒钛磁铁矿固态直接还原的动力学研究

    曹立军刘道献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温度为1 100~1 350℃及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对钒钛磁铁矿进行了等温直接还原试验,研究了还原温度、时间等还原条件对还原速率和金属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 150~1 350℃时,初始30 min的还原速率高,之后还原缓慢;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度1 100~1 350℃,钒钛磁铁矿内配碳直接还原反应受三维扩散控制.

    钒钛磁铁矿固态直接还原动力学

    铁水锰含量对高炉炉缸侵蚀的影响

    林亮成邹忠平牛卫军李爱锋...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水中的锰含量是影响高炉炉缸长寿的因素之一.从黏度和活度系数两方面研究了锰元素对炉缸碳砖的侵蚀机理,并结合2个钢铁厂2 200 m3和1 350 m3的高炉诊断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铁水中锰元素的存在会加速对炉缸碳砖的侵蚀;锰元素会降低铁水黏度,加快凝铁层的消失;锰元素还会使碳的溶解度增加,促进铁水对碳砖的侵蚀,建议在生产中尽量控制w(Mn)在0.2%左右.

    铁水锰含量黏度活度系数炉缸侵蚀

    转炉“留渣双渣”炼钢工艺

    姚同路贺庆王乐孟华栋...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某钢厂120 t转炉采取“留渣双渣”新工艺进行试验生产,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常规原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铁水w(P)为0.12%条件下,新工艺TSC时刻w(C)为0.45%,w(P)为0.023%,脱磷率为81.45%,高于原工艺的78.86%;冶炼终点钢水中w(C)为0.12%,w(P)为0.013%,脱磷率为89.52%,与原工艺相当.表观金属料消耗降低5 kg/t,但冶炼周期延长约5min.

    留渣双渣脱磷率金属料消耗

    转炉炉底快补的实践

    罗源奎吕凯辉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建三安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厂钢水中w(O)较高,导致转炉炉底侵蚀严重,炉底维护次数多、时间长、耐材费用高、转炉作业率低.针对这个问题,在炉底维护时采用快补操作,每次炉底维护时间从原来的120min缩短至目前的7 min,有效提高了转炉作业率.在相同冶炼条件下,炉底的耐材消耗得到大幅度降低,吨钢耐材消耗从0.51 kg降到0.24 kg.

    炉底侵蚀炉底快补氧含量耐材消耗

    H型钢变形量与奥氏体组织演变研究

    袁鹏举张勤河袁伟祎
    43-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有限元模拟方法,对H型钢生产过程中粗轧、精轧单道次和多道次变形压下量、轧制速率对奥氏体组织演变的影响进行研究,并表征了奥氏体再结晶和晶粒直径大小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轧制前几个道次较大应变有利于奥氏体晶粒细化,高温段大变形量对细化奥氏体晶粒、均匀奥氏体组织有利.利用组合优化后的模拟结果,改进轧制工艺,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优化后奥氏体晶粒的最大值减小了近30%,奥氏体组织更加均匀,平均晶粒尺寸相应减小,奥氏体组织得到细化,有利于提高H型钢的力学性能.

    奥氏体轧制变形量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