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郭雄

季刊

1001-8883

medgeography@mail.xjtu.edu.cn

029-82655064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6号信箱《国外医学地理分册》编辑部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Journal Foreign Medical Sciences(Section of Medgeograph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简介《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及时报道:环境医学与人体健康疾病、地方病、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疾病、流行病、预防与疾病控制等医学地理相关的最新理论、新进展、新动向、新成就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于1980年1月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源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本刊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报道:1)地貌因素与人体健康:包括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丁病、地方性膝外翻症、地方性硒中毒、大骨节病、多发性硬化症、高山病、肿瘤、传染病、循环系疾病、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神经系与感官疾病、内分泌营养与代谢免疫性疾病、呼吸系疾病、消化系疾病、泌尿生殖系疾病、肌肉骨骼系及结缔组织疾病;2)地球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包括宏量元素:钙、镁、钠、钾、氧、氯、磷;微量元素:氟、硒、碘、砷、硼、硅、汞等微量元素;3)气候、气象、季节诸因素与人体健康疾病:包括气象气候与人体健康疾病、季节与人体健康疾病、日照湿度气温对人体的影响、大气静电和离子化对人体的影响、太阳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降水与某些疾病、地磁场对人体的影响、海洋性疾病;4)水文地理因素与人体健康疾病:包括饮水、水硬度与健康疾病的关系、温泉医学;5)土壤因素与人体健康疾病;6)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疾病;7)植物与动物与人体健康疾病;8)人文-社会因素与人体健康疾病:包括人口流动和迁移与健康疾病、民族或种族与健康疾病、饮食、饮酒、吸烟及生活方式与健康疾病;工农业生产的职业病、工业污染对人体的影响、交通条件对人体的影响、性传染疾病;9)医学技术等方面。本刊设有:专家论坛、专题报道、论著: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现场调查、临床医学、综述、介评(编译国外最新科研动态论文)、文摘、学术交流信息等栏目,另外不定期设置专栏。本刊报道内容力求科学、准确、实用,可供医学地理学教学、科研、医疗专业人员阅读参考,指导专业人员获取最新科技信息。本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8883;国内统一刊号:CN61-1102/R;邮发代号:52-26。本刊为季刊,每年3、6、9、12月25日出版,大16开,70页,期定价7.00元,全年定价28.00元。本刊由陕西省报刊发行局发行,可在全国各地邮局订阅。编辑部地址: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邮编:710061,电话:029-82655064E-mail:medgeography@mail.xjtu.edu.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乳牙预成冠及树脂修复治疗乳磨牙大面积龋的临床效果观察

    胡薇李强曾文丽
    17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乳牙预成冠及树脂修复治疗乳磨牙大面积龋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就医的乳磨牙龋的患儿78例,所有患儿均通过入院前确诊,满足乳磨牙龋诊断标准,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均为3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预成冠方法进行修复,而对照组以复合树脂进行修复,两组患儿均为同一位医生完成治疗,统计各组的总体治疗成功率.结果 本研究半年内两组患儿随访临床治疗评估(每月1次)显示,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后3个月、6 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43%、94.87%,均高于对照组的89.74%、84.61%,以上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乳牙功能的行使保存,预成冠成功率要远远高于树脂修复成功率,预成冠保存乳牙继续行使咀嚼功能疗效较树脂修复显著,以上两组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乳磨牙龋修复而言,运用预成冠修复方法无论在成功率、咀嚼功能疗效均高于树脂修复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乳牙龋齿乳牙预成冠树脂修复临床疗效对比

    GPI、抗-CCP和RF联合检测对 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意义

    李伟青王海东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20例为A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包括骨关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以及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00例为B组,以及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为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GPI和抗-CCP,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RF进行测定.比较3组研究对象GPI、抗-CCP、RF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以及GPI、抗-CCP、RF与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结果 A组GPI、抗-CCP、RF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B组以及C组(P<0.05);GPI、抗-CCP、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GPI、抗-CCP和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类风湿性关节的检出率.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环瓜氨酸多肽抗体类风湿因子类风湿性关节炎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合并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评价

    张彦飞
    182-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本院患有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患儿一共有1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儿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加入更昔洛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惊厥控制时间以及恶心呕吐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采取更昔洛韦进行治疗,可以使退热时间明显缩短,进而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更昔洛韦小儿手足口病毒性脑炎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内科疾病与单一西药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周大蕴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就医的98例内科疾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采用单一西药治疗,观察组4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而进行单一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7.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8%.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内科疾病不但可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还可以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在小儿内科疾病治疗过程中,要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的临床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小儿内科疾病西药效果

    圆二色谱法测定饥饿细胞DNA结合蛋白的突变热点

    孙晓明康永红李周儒殷文江...
    187-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引入人为突变,研究DPS分子的稳定性与其一级结构的关系,寻找新型DPS分子.方法 选择可能与DPS构象密切相关的氨基酸残基引入突变,经表达、纯化后,利用圆二色谱仪检测突变体蛋白分子的结构变化.结果 关键部位氨基酸的突变可以引起DPS分子中α螺旋含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结论 某些氨基酸的改变会引起DPS分子整体结构与稳定性的变化,有可能影响、甚至改变蛋白质分子的功能.

    饥饿细胞DNA结合蛋白圆二色突变蛋白纯化

    宫颈癌筛查中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与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的应用

    代敏
    191-193,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癌筛查中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与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至2016年来本院检查就诊的宫颈癌200例,患者均通过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hin-cytologic tes,TCT)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技术(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分型检测,检测出的阳性患者在电子阴道镜下实施宫颈病理活检.结果 200例患者中,TCT阳性为195例,随着其细胞学分级的增高,组织学正确率也在逐渐提升.HPV阳性52例.病理组织学活检确诊为炎症者33例,占63.46%;病理组织学活检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及以上者18例,占34.62%.与TCT检查的组织正确率(77.2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是否有HPV感染,把102例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分析为ASCUS患者分成两组,其中HPV阳性者52例,病理检验结果为CIN患者38例,病理正确率为73.08%;HPV阴性者50例,病理检测结果为CIN患者14例,病理正确率为28%;HPV阳性患者病理正确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深,HPV感染率逐渐升高.结论 无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的改变(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rm ined significance,ASCUS)患者可以先做HPV DNA检测,若是检测结果是阳性,必须立刻进行阴道镜活检,以此来确诊疾病,而阴性者只需要进行细胞学跟随或者是HPV病毒检测,这样就可以提高宫颈癌病理诊断符合率,同时也可以减轻患者救治费用.

    宫颈癌筛查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应用

    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结合三维表面成像技术 在胎儿肢体畸形筛查中的应用

    王薇唐为慷
    194-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结合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在胎儿肢体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2017年3月1 176例孕16~34周孕妇,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四肢,对于可疑肢体畸形者采用三维表面成像检查,观察胎儿肢体发育情况,并结合侵入性染色体检查和引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 176例超声检出肢体畸形37例,占3.15%,其中26例同时伴发其他结构畸形,占70.27%;孕18~24周的检出率最高,占89.19%;37例均引产,与大体标本及放射线检查比较,产前超声的符合率为100%.异常染色体核型8例,占24.14%.结论 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结合三维表面成像技术是筛查胎儿肢体畸形的良好方法.

    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三维表面成像技术胎儿肢体畸形

    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

    祁月英
    197-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体检且最终结果为正常的96例健康体检者,并以随机方式分成两组,每组48例,分别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使用新型溶血素为观察组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验,同时使用传统溶血素为对照组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验,比较最终检验结果.结果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常规检验中白细胞以及血小板数值相比,观察组研究对象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红细胞数值为(139.7±3.6)g/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红细胞数值为(120.1±4.3)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新型溶血素进行血常规检验时,PLT、RBC以及WBC的检验结果与传统溶血素结果相同,但使用新型溶血素测定的血红蛋白数值出现偏高的情况,由于测量误差可以通过调整因数值的方式进行纠正,因此从多角度进行考虑,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使用新型溶血素优势更大.

    新型溶血素传统溶血素临床血常规检验应用研究

    整体护理干预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婧曹旭华陈春梅王燕...
    200-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6例符合欧洲心脏协会诊断标准的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测定、SDS评分、SAS评分,并用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干预后的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测定、SDS评分、SAS评分及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均优于干预前;观察组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更为有效的改善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缓解了患者的消极心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整体护理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消极心理生活质量

    征稿启事

    2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