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广西科技大学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广西科技大学

李利军

季刊

1004-6410

gxgxyxb@126.com

0772-2685373

545006

广西柳州市东环路268号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类刊物。被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本刊主要刊载数、理、化等基础学科的理论及其应用,机械、汽车、计算机与电气化、生物、食品、纺织等工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及各学科的发展综述理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GT-Power对汽油机不同负荷运行特性的仿真分析

    姜峰袁旭辉胡玲玲王春风...
    1-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某款汽油机在不同转速下不同负荷运行特性对该汽油机功率、扭矩和燃油消耗率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性能,利用 GT-Power软件建立了该型号汽油机的仿真模型,并对全负荷状态条件下的发动机进行相应的台架试验,将得到的试验结果与 GT-Power建立的发动机仿真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仿真值与试验值比较吻合,验证了所搭建汽油机模型的准确性。为进一步研究所搭建的汽油机模型在不同负荷运行特性的情形,通过调节 PID控制器中的比例-积分数值改变节气门开度来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对不同负荷条件下运行特性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升发动机性能提供参考。

    汽油机负荷特性模型试验仿真分析

    两组总体马氏距离法在车床加工精度判别中应用

    李双成李耀贵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A、B两个机械加工企业因合作需要,对现有闲置卧式车床进行精度等级评估。从评估所得数据中抽取 16个样本数据,将其分成 3类,第 1、2类作为评判标准类,第 3类作为待判样品类;利用线性判别分析法(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中的两组总体马氏距离测量法对数据进行均值向量和协方差矩阵计算,建立数据的线性判别函数方程;为保证正确性,对两类评判标准类数据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同时利用回代法将数据代入线性判别函数方程,将 3组数据量化归类。结果表明:两组评判标准类数据显著性差异明显且回代率为 100%,可以作为待判数据的评判标准;待判类数据符合加工精度实际情况,归类合理。

    马氏距离判别分析抽样数据先进机床一般机床加工精度

    某汽车发罩外板零件冲压开裂原因分析及治理研究

    朱华宇郑艺侃钟培智张强...
    15-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汽车发罩外板冲压开裂问题,采用电子拉伸试验机、体视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等设备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成分组织进行检测,采用 AUTOFORM 冲压成形仿真软件分析模具圆角半径、表面摩擦系数等因素对零件成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性能优良,但零件成形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对应部位的模具上下棱线圆角半径偏小、模具表面摩擦系数较大。通过打磨光滑模具上下棱线圆角、对模具表面进行镀铬处理等措施,降低了材料流动阻力,材料变形更加均匀,使该汽车发罩外板零件冲压开裂问题得到了解决。

    发罩外板力学性能微观组织模具圆角半径摩擦系数

    基于遗传算法的某混动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

    雷海霞袁丽芸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混合动力汽车的开发中,对某一特定车型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了NVH性能对标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充电怠速工况下,该车型的悬置系统在X和Y方向上出现了剧烈振动,严重影响了乘坐舒适性。因此在ADAMS软件中对该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建立六自由度模型,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发现该动力总成系统的固有频率与解耦率均未达到隔振效果的评价标准,需进行悬置参数优化。将悬置各方向解耦率和频率分布作为优化目标,采用 MATLAB 软件,结合遗传算法对各悬置的位置和刚度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在ADAMS软件中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混合动力总成系统的解耦率得到明显提高,且固有频率分布也更符合隔振效果的评价标准;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表明,优化后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在Z方向的动反力幅值减少,隔振能力进一步加强,其NVH性能得到了提升。

    悬置系统动力总成遗传算法隔振

    基于STM32与LabVIEW的自动除雾控制系统设计

    黄龙刘胜永罗佳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汽车除雾过程中,手动操作除雾按钮易导致驾驶员分心,针对此问题设计了基于STM32 的自动除雾控制系统。首先,进行自动除雾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设计自动除雾的功能、总体架构和除雾方案;然后,进行硬件选型研究,设计了以 STM32 芯片为核心的硬件电路原理图,开发了自动除雾控制系统的主程序、模数(analog-to-digital,AD)转换采集程序以及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通信程序;最后,利用 LabVIEW 开发出数据监控界面,可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实验结果表明:该自动除雾控制系统性能可靠,数据精准,可长时间稳定运行。

    STM32自动除雾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通信LabVIEW

    基于最佳阈值分割的激光焊点缺陷检测算法研究

    周广众潘盛辉李镇楠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中传统焊接点质量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低、漏检率高以及工作强度大等问题,基于最佳阈值分割设计了激光焊点缺陷检测算法。首先通过改进最大类间方差法将图像裁剪为多个小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并基于最佳阈值对整体图像进行分割,解决了在物料背景明暗不定的情况下焊点难以精准提取的难题,提高了对焊点宽、高、面积的检测精度,并且有助于焊点位置偏移的检测;然后利用模板匹配法实现了对焊点形状和角度的检测;最后通过Halcon视觉软件进行了算法实现。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焊点难以提取的问题,相较于局部方差法、自适应阈值法等其他方法具有较大的优势;在实际应用中,焊点检测通过率达到了98。55%,误判率为0,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机器视觉Halcon缺陷检测阈值分割模板匹配

    基于Smith预估器的永磁电机自抗扰控制研究

    林立谭乐胡俊李亚楠...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存在抗干扰能力差和延时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mith预估器的自抗扰控制策略。该策略首先采用预估器补偿数字控制器和逆变器带来的延时影响,然后采用改进型自抗扰控制器代替传统PI控制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相对于传统PI策略提高了电机转速和电流的抗干扰能力,有效地减少了延时环节带来的影响,并提高了系统在参数失配下的鲁棒性,进而有助于提高永磁同步电机数字控制系统的性能。

    永磁同步电机自抗扰控制Smith预估器参数失配

    基于油液分析的航空发动机健康评估方法研究

    郑东旭李英顺戴喜生郭占男...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被称为飞机"心脏"的航空发动机对飞机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更加科学准确地评估航空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综合赋权法的评价模型。以光谱分析法、铁谱分析法、理化分析法等 3种方法获取的油液指标为前提,建立了基于油液分析的航空发动机的状态评估体系;通过三标度层次分析法和CRITIC法对指标进行主客观赋权,采用改进的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来求取各个指标的权重,从而获得相对健康度,对飞机运行状态做出评价。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博弈论组合赋权法比传统的博弈论组合赋权法更适用于油液指标的权重分配,并且该方法评价的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可以为视情维修提供依据。

    油液监测航空发动机组合赋权法状态评估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预设时间车辆编队控制

    蒋佳耘叶洪涛罗文广文家燕...
    62-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车辆编队控制系统在渐近时间收敛或有限时间收敛范围内收敛性能不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预设时间控制下的车辆编队系统,实现车辆编队控制。考虑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环境扰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编队控制算法。首先,根据车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将系统中存在的模型参数不确定和外部环境扰动视为复合干扰,通过设计的预设时间扰动观测器,实现扰动在预设时间内的准确估计。其次,在上述扰动观测器的基础上,设计基于预设时间的车辆编队控制器,确保该控制器在预设时间内收敛,实现控制目标。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扰动观测器预设时间领航者-跟随者协同控制

    基于改进深度学习框架的教师贡献自动评价系统

    叶颖陈伟
    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反馈对于评估教学质量和教师绩效至关重要,但将文本形式的大量教学反馈自动量化为教师贡献评价指标是一个难题。为此,提出了基于 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s)和句法依存树的方面级文本情感分析模型,利用教学反馈文本评估与教学质量相关的不同方面,包括师德、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师能力和学习环境。对于反馈文本采用基于句法依存树的句子嵌入学习,并结合关联词表嵌入,以及基于 BERT 的上下文嵌入,经过多头注意力机制执行特征融合后,提取高质量隐藏特征。其后,使用基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分类器确定情感极性,得到学生对特定教学方面的满意度,从而实现对教师贡献的量化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自由文本形式的学生反馈能够比量表打分更好地衡量不同方面的教学质量。此外,所提框架能够准确提取出反馈文本中不同的教学方面,准确度和 F1 值分别为89。72%和88。91%,性能优于其他方面级情感分析方法。

    深度学习情感分析教学质量评价句法依存树BERT支持向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