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月刊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Journal Indusrt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个性成长、分类卓越"的课程育人探索与实践

    樊尚春张飞杨卢阳孙颖...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国家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人才成长的个性化需要,笔者逐步探索、提出"个性成长、分类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并以"一传四感"的课程思政教学思路厚植"空天报国"青春底色,促进个性成长的和谐性;以"注重与学生分享经验教训、注重全过程全方位互动、注重教学资源与时俱进"的教学措施培养"创新开放"综合能力,提升个性成长的主体性、创造性;以"课程链、课程树"的课程体系服务"百花齐放"发展需求,适应个性成长的独特性.经过该理念30多年的教学实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类专业一代又一代学生从中受益,涌现出一批以服务国家国防建设的未来总师、勇攀科学前沿高峰的未来科学家、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创新创业者为代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分类卓越人才.

    课程思政课程链课程树个性成长分类卓越

    新形势下"五位一体"融合式教学初探——以"通信原理"课程为例

    吴韶波李学华杨玮陈硕...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趋于常态化,践行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按照"两性一度"标准,结合数字化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探讨课程教学创新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及教学支持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地方院校"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为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重点,构建了"五位一体"融合式全过程"闭环式"教学模式,形成"畅销教材+特色在线课+线下个性教学+多维度过程评价"的混合式教学生态,以适应多种新教学场景的挑战.为了实现教学效果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甚至取得更佳效果,课程组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分析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逐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一系列改革探索和应用实践,课程教学已取得一定成效.

    教学模式五位一体融合多维度过程评价实质等效通信原理

    面向工程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方法研究——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王丽王威张杨梅
    12-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课程目标达成是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的重要依据,课程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课程组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确定了合理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方法,将其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具体化,构建了毕业要求、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之间的支撑矩阵.课程组设计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和评价细则,对"信号与系统"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客观评价,针对达成情况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信号与系统持续改进

    "一中心、两融合、五维度"教学创新实践——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

    甘秋云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数据结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一中心、两融合、五维度"的教学思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基于信息化的"分享、互动、协作、探究"型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实践、学术探究、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改革,不仅有助于学生夯实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创新教学评价

    基于OBE理念的"全课次、双融合"课程考核递进式激励方法研究

    姚远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计算机编程系列课程开展的"理论—实验"融合授课改革和"教学—考核"课堂融合改革为实践基础,基于过程性考核评价实践数据,以课程成果目标分解为理论基础,推导了课程考核递进式激励方法,实现"知识和能力并重"的课程教学目标和"考核能力和知识并重"的课程考核目标,达到激励学生获得更好成绩、增强教师在课堂的引领作用,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黏度,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从督促学生学习向激励学生学习转变.

    理论—实验融合教学—考核融合过程性考核递进式课程考核激励

    SPOC翻转课堂在建设初期的策略与实践——以"数字通信原理"课程为例

    胡春筠殷惠莉俞龙胡洁...
    28-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通信原理"课程翻转课堂初期采用"由少及多"的策略;挑选学生采用"告知和自愿"策略,翻转课堂上教学活动"时间被限定"的策略,既能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完成教学任务.

    SPOC翻转课堂初期实践策略数字通信原理

    浅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课程目标设置及达成评价

    程相龙王要令郭晋菊宋成建...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目标的设置与达成评价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重要内容,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和指挥棒,需要教师围绕课程目标有重点地设计教学内容、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组织课堂活动和课下活动.课程目标必须是可衡量的,评价数据包括课程考核成绩、基于学生课堂/课下表现的平时数据、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等,这些数据必须是翔实的、可靠的、合理的,与学生的能力培养息息相关.不同课程可以根据课程特点灵活选择评价数据,丰富的教学活动必定产生多样的评价数据.要统筹考虑课程特点、课程目标难易程度、学生现阶段自身学习能力、高校自身定位等因素,对课程目标的期望达成度进行设置.

    课程目标毕业要求达成评价道德修养

    基于在线教育平台模式下"物联网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范天娥谢昊飞杨平安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在各高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过程中,MOOC在线教学平台和"物联网导论"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将MOOC优质资源与其他在线教学平台及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扬长避短、协同发展,探索一种适合高校学生开展的"物联网导论"课程学习教学方法.

    MOOC平台腾讯课堂混合教学物联网导论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MATLAB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邱海飞黄鹏飞罗杰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实际,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与"MATLAB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在认证背景与课改目标导引下,构建了翔实可行的教学改革研究方案.以实践试点教学为基础,从课程目标达成度、个体目标达成情况及定性评价3个方面进行成效分析,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目标达成度,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持续改进措施,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体验与收获.为机械类专业MATLAB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与认证研究提供了参考思路.

    专业认证措施教学评价达成值持续改进MATLAB

    机器人工程专业改革与实践——以河南工学院为例

    杨富超阴伟锋卫鹏斌聂广华...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推进,无论是新的工科专业还是工科专业的新要求,都将人工智能相关知识融入学科专业教育之中.河南工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以"新工科"内涵与要求为建设理念,以机器人技术为载体,以智能技术融入知识体系为切入点,以智能工程应用为落脚点,构建多平台、层级递进的"1+2+6"课程体系,打造实践课程"工作过程六步法"教学模式.通过专业创新改革,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创新意识明显增强,为进一步探索"智能+X"跨学科跨专业人才培养途径奠定基础.

    智能工程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