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微生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微生物
全国工业微生物信息中心 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
工业微生物

全国工业微生物信息中心 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

李爽

双月刊

1001-6678

gywsw@periodicals.net.cn

021-64820315,64822988转3007

200233

上海桂平路353号

工业微生物/Journal Industrial Microb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应用生物工程高新技术在工业微生物领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进展,推动我国的生物技术实现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疫苗菌体破碎液中D-核糖的技术研究

    黄婷徐晓萍彭雪琦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示差折光为检测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疫苗菌体破碎液中D-核糖的方法。该方法的测定条件为:色谱柱为安捷伦ZORBAX NH2氨基色谱柱,流动相为0。005 mol/L的稀硫酸溶液,柱温为50 ℃,进样量为20 μL。D-核糖检测方法保留时间为3。684 min,得到的D-核糖的线性回归方程式为y=194。037 72x+10。834 09,相关性为0。999 99。式中,y为D-核糖的质量浓度;x为对应的峰面积。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表现良好,D-核糖的回收率范围为90。2%~102%,灵敏度高,能实现目标峰与杂峰的有效分离,因此可被广泛用于疫苗菌体破碎液等样本中D-核糖浓度的测定。

    D-核糖示差检测器疫苗菌体破碎液

    碳中和背景下微藻生物固碳技术探究

    廖赞张景辉张生银刘斌...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固碳技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碳减排方法,可提升碳减排能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对比分析法,分析了微藻生物藻种选育及其培养技术,探究了微藻生物收获方法与衍生应用。结果表明,通过"环境筛选+基因工程"的方法,可以获取固碳能力更强、生存能力更优的微藻生物;同时,在光生物反应器条件下,合理控制光照、温度、pH值、CO2浓度、气体传质、营养物质等各项指标,可有效提升微藻生物发育与繁殖能力,进一步提高微藻固碳效应。在推广应用微藻生物固碳技术时,需要考虑高效固碳微藻品种选育、微藻生长环境因子调控技术,以提升微藻生物固碳技术的综合效益。

    碳中和微藻生物固碳光生物反应器

    肠道菌群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性研究

    崔佳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来影响神经发育及其功能,调节免疫反应;肠道菌群失衡与自闭症谱系障碍、注意力缺陷及多动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神经发展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此,文章旨在探讨肠道菌群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二者的具体交互作用和生物化学通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

    肠道菌群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影响性

    秀丽隐杆线虫模型在抗衰老领域的研究进展

    杨文清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重,衰老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秀丽隐杆线虫凭借个体小、生命周期短、繁殖迅速、遗传背景清晰、易于培养和观察、与人类基因同源性高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抗衰老、抗感染、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药物筛选等领域。文章综述了以秀丽线虫为模型的衰老分子机制、衰老评价指标以及构建的相关衰老模型,以期为抗衰老领域的发展开辟新路径。

    秀丽隐杆线虫衰老分子机制评价指标

    基于肠道菌群的黄芪甲苷降糖作用的研究

    毋敏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芪甲苷作为一种从中药黄芪中提取出来的主要活性成分,已被证实具有显著的降糖效果。近年来,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糖代谢中的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肠道菌群对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调节作用,为开发新型降糖疗法提供了新视角。文章对基于肠道菌群的黄芪甲苷的降糖作用展开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黄芪甲苷肠道菌群降糖作用糖代谢

    微生物发酵中菌丝结球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郑玲辉陈伟陈令伟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诸多产品只有在丝状菌丝结球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其所需要的次级代谢产物;还有一些产品在菌丝结球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少发酵动力消耗,有利于控制成本。菌丝结球的影响因素复杂且综合,涵盖了菌种的遗传特性、质量和接孢量、进入发酵罐前种子的种龄和移种量、培养基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以及发酵过程中的溶氧、搅拌转速、空气流量等工艺控制参数。基于此,文章对发酵过程中菌丝结球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系统介绍。

    菌种发酵菌丝结球次级代谢

    以"四个面向"为基础的《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案例库构建研究

    马悦秦晓杰王翔刘阳泰...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落实推进食品专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章以增强"四个自信"为育人目标,以科学研究的"四个面向"为基础,从"历史文化/案例""科学创新""政策指导""产业发展"和"生活点滴"五个角度入手,充分挖掘思政案例,建立了《食品工艺学》专业课程的思政典型案例库,并充分解析了不同思政案例与育人目标之间的关联,以期推动《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建设,为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和道德素养以及过硬专业技能的食品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课程思政立德树人食品工艺学思政案例库

    群体感应介导的乳酸菌益生作用研究进展

    张雅婷徐凯王正杰艾连中...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乳酸菌的益生特性及机制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单菌的内在调控机制上。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作为一种基于信号分子的细菌通信机制,在乳酸菌生长代谢和抵抗环境应激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乳酸菌中的3种QS类型及其作用机制,综述了 QS调控乳酸菌生物膜形成、细菌素产生、耐酸特性等生理功能的作用机制,并阐述了 QS介导乳酸菌益生特性和对致病菌拮抗作用的调控机制,为乳酸菌益生功能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乳酸菌群体感应益生作用

    微生物合成唾液酸及唾液酸乳糖的研究进展

    吴燕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唾液酸与唾液酸乳糖在生物体内能够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在食品、保健品、医药和化妆品等产品生产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然而,传统合成方法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研发可持续的生物技术以高效、安全地合成唾液酸和唾液酸乳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文章对生物合成唾液酸与唾液酸乳糖的技术路线,包括基于蛋白质工程的体外酶催化与全细胞催化,以及基于合成生物学的细胞工厂,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比较,分析了后续进一步提高产量的策略,并展望了菌株改造未来的发展方向。

    唾液酸唾液酸寡糖合成生物学HMO

    复合益生菌抗氧化和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

    王诚孔德玲董桂红王玲...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深入探究复合益生菌对动物在抗氧化和免疫增强方面的影响。具体而言,文章首先对SPF级小鼠进行灌胃处理,然后检测小鼠的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性能等,并将复合益生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奶牛的生产养殖过程中,对奶牛血清的各项生理指标展开检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的应用显著降低了免疫低下小鼠的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酐(creatinine,CREA)、尿素(UREA)的生化指标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P<0。05);用添加复合益生菌的饲料饲喂奶牛后,除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和胆固醇等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奶牛血清中IgA、IgG、IgM免疫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促炎因子TNF-α显著下降(P<0。05),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小鼠和奶牛试验共同证明,复合益生菌制剂能够改善动物的机体健康水平,具体表现为血清生化指标在正常范围内有所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提升,免疫力增强。

    复合益生菌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免疫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