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峡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峡药学
海峡药学

张炳祥

月刊

1006-3765

hxyxbjb@163.com

0591-87663829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通湖路330号

海峡药学/Journal 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主办,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来源期刊。主要报道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中药与天然药物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药品生产、教学、科研、检验和临床药学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畲药十二时辰镇痛作用机制

    陈懿冲沈廷明陈艳柠黄春情...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畲药"十二时辰"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对十二时辰已知化学成分进行活性筛选并收集对应的相关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和DisGeNET数据库收集疼痛相关靶点,利用Venny网站筛选出二者的交集基因,作为十二时辰镇痛作用的潜在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利用David 6.8数据库对十二时辰潜在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十二时辰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结果 网络分析确定十二时辰中11个化合物与24个靶点基因与镇痛作用有关,蛋白互作网络的核心基因是ACTB、NOS3、CASP3、PTGS2、RELA和PPARA,通过KEGG确定核心通路主要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心肌细胞的肾上腺素能信号传导、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等.结论 十二时辰可能通过多靶点、多信号途径的相互作用对炎症、癌症引起的疼痛及神经性疼痛起到镇痛作用.可为下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依据.

    畲药十二时辰镇痛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玉屏风抗炎作用研究

    闭锦颜覃福礼丁怡萍罗之昊...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玉屏风抗炎的关键靶点及作用通路,并通过小鼠体内实验进行验证.方法 利用TCMSP、GeneCards、OMIM、TTD及PharmGKB数据库分别筛选出玉屏风活性成分及炎症靶点,通过网络拓扑学与STRING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出5个关键活性成分与靶点,交集靶点上传DAVID数据库进行GO生物功能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对核心靶点与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以小鼠耳廓肿胀、腋下棉球肉芽肿炎症模型进行药效学验证,并取小鼠耳廓组织进行HE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核心靶点mRNA表达水平.结果 筛选得38个有效活性成分,协同作用于144个炎症靶点,主要参与脂多糖反应、细胞氧化应激等生物学过程,涉及癌症、TNF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与关键有效成分之间均有较强的结合能力.体内实验结果发现,玉屏风各组显著抑制小鼠棉球肉芽肿(P<0.01),并明显改善耳廓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及水肿;与模型组比较,玉屏风可显著提高TP53、HSP90AA1、JUN、AKT1 mRNA表达,降低ESR1 mRNA的表达(P<0.01).结论 玉屏风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玉屏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抗炎作用

    姜黄素联合二甲双胍对卵巢癌细胞SKOV-3凋亡的影响

    刘昱政吕欣月陈奕如王英...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姜黄素联合二甲双胍(Met)对卵巢癌细胞SKOV-3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卵巢癌细胞SKOV-3分成对照组、姜黄素组、二甲双胍组、联用组,采用CCK-8实验检测对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利用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检测对SKOV-3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SKOV-3给药48 h后,CCK-8结果显示单药组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细胞生长,联用组更能抑制细胞生长.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检测发现给药浓度越高,细胞凋亡率越高,且联用组促进凋亡能力比单药组较强.结论 Met、姜黄素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SKOV-3细胞生长,姜黄素和Met联用比单独使用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凋亡的效果更好.

    姜黄素二甲双胍SKOV-3细胞凋亡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下的国内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王硕马胜程振田刘志强...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20年来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发展脉络趋势,以期为将来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发展提供路线参考.方法 通过CNKI检索2003~2023年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将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信息做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检索文献666篇,随国家政策的变化,发文量在2010年后逐年增加,并于2021年迎来高峰,杨忠奇团队近年来发文量较多,且研究课题较为前沿,北京市药品审批中心为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且合作机构较多.结论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近年来发展迅速,研究热点从基本的工艺流程、临床研究、制剂分析向传统工艺中药制剂备案管理、新药孵化、质量控制、传承创新转换,未来长时间内新药孵化、备案管理、质量控制仍将作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方向.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院内制剂CiteSpace

    《红楼梦》蔷薇硝的本草考证

    韩瑞朱昊林墁怡蔡泳康...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清代中医药文化有不少描写,自拟方多个,涉及内外妇儿多科,其中蔷薇硝为外用制剂之一.尽管已有文献对蔷薇硝的原料和制备等进行研究,但由于缺乏系统的考证,与蔷薇硝的真实原料大相径庭.为明确蔷薇硝为何物,该文通过系统的本草文献梳理,对蔷薇的基原、蔷薇液体制剂、硝分别进行考证,并由此推测蔷薇硝的制法与功效.研究结果表明,蔷薇硝所使用的原料系多花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花所制成的蔷薇露,类似现代的蔷薇花精油,所使用的硝为银硝,类似现代的纳米银.蔷薇硝制备方法简便,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消疮、解毒、去热毒、治疗杏癍癣的功效.该文的考证结果可为蔷薇硝的现代开发提供文献支持,并为其他古代文学作品中中医药方的发掘提供借鉴.

    蔷薇硝蔷薇蔷薇露银硝本草考证

    泉州"过饥草"类植物的种类调查与ITS2序列分析

    林清凡黄秀珍郭婷婷杨亚龙...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集与鉴定泉州民间一类保胃药用植物"过饥草"(闽南语Kè Ki Chháu),并选用内转录间隔区2(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ITS2)序列作为条形码进行分析.方法 采集泉州区域内"过饥草"类植物样本,经传统形态学鉴定后,提取基因组DNA,测序各样本的ITS和ITS2区域.根据ITS2序列计算各样本间的遗传距离,构建邻接法系统进化树,并预测ITS2序列的二级结构,比较各个ITS2序列二级结构的差异.结果 获取了全部样本的ITS2序列,并将14株采集样本分属于8种植物.而基于ITS2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二级结构比对分析与其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可明显区分"过饥草"类植物的物种差异.结论 共梳理出8种"过饥草"类药用植物的物种信息,且ITS2序列可作为鉴别该类民间药用植物的有效条形码.

    "过饥草"类药用植物系统进化分析ITS2序列

    响应面法优化白及多糖提取工艺

    高笛罗成周凯柴慧芳...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响应面法对白及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进行探究,并对最佳工艺下提取出的白及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方法 以多糖产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白及多糖水提醇沉工艺进行优化.白及多糖采用水提醇沉法进行提取,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4项进行单因素考察,选取提取温度(A)、提取时间(B)和料液比(C)3个影响较大因素,以白及多糖含量提取率为响应面值W,对提取白及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随后依次使用DEAE-650柱和Sepharose-6B柱对白及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结果 白及多糖提取工艺影响因素:B>A>C,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8 ℃、提取时间94 min、料液比1∶14.所提取出的白及粗多糖,通过柱层析法分离纯化最终得到中性多糖组分BSP-B.结论 此提取方法操作简单,多糖含量提取率较高,适用于白及多糖提取;再通过柱层析法分离纯化粗多糖,得到组分BSP-B,为后续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白及多糖提取响应面工艺优化分离纯化

    不同产地拟黑多刺蚁质量评价研究

    何丽丹赵开军彭雲黄芳...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浸出物、蚁酸和金属元素含量,系统研究7个产地21批拟黑多刺蚁药材的质量差异,建立一个多元的拟黑多刺蚁药材质量控制体系.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测定拟黑多刺蚁浸出物含量;乙醇衍生-顶空气相色谱(GC)法测定拟黑多刺蚁中蚁酸的含量;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拟黑多刺蚁中Mg、Ca、Na、K、Fe、Cu、Zn、Mn、Cr、Co、V、Se 12种元素的含量;采用SPSS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多元统计学分析,评价不同产地拟黑多刺蚁的质量差异.结果 GC测定法显示蚁酸在0.2 mg·mL-1~10 mg· 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000),加样回收率为99%~103%;ICP-MS测定法显示12种元素精密度良好(RSD=2.07%~5.09%),重复性良好(RSD=2.58%~7.49%),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6~0.999);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1批样品可分为3大类:S4~S15、S19和S21聚为一类,SI~S3和S16~S18聚为一类,S20单独为一类;经主成分分析,主成分1、主成分2、主成分3是影响药材品质质量评价的主要因子,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339%,以S20的主成分综合得分最高,S21的主成分综合得分最低.结论 基于浸出物、蚁酸和金属元素含量,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的多元统计学分析能够评价不同产地拟黑多刺蚁质量,为优质拟黑多刺蚁的产地筛选提供参考.

    拟黑多刺蚁蚁酸多元素GCICP-MS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质量评价

    HPLC法测定肾康灵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肖淋洪海棉陈成辉陈肖虹...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肾康灵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Sapphire-C18柱(4.6×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65 n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结果 盐酸小檗碱含量在0.0584~0.584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81),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0%(n=6),稳定性试验(18 h内)的RSD为1.1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4%,RSD=1.43%(n=6).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稳定性好,专属性强,重复性良好,可为肾康灵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肾康灵胶囊高效液相色谱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

    HPLC-VWD-ELSD法同时测定消炎宁胶囊中7个成分的含量

    郑彩燕刘行娟林隽丹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VWD-ELSD)法同时测定消炎宁胶囊中苦玄参苷IA、异嗪皮啶、迷迭香酸、金丝桃苷、甘草苷、冬青素A和毛冬青皂苷A1的含量.方法 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0.15%醋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苦玄参苷IA、异嗪皮啶、迷迭香酸、金丝桃苷、甘草苷采用VWD进行检测,切换波长分别为270 nm及342nm;冬青素A和毛冬青皂苷A1采用ELSD进行检测,漂移管温度为85℃,载气流速3.5 L·min-1.结果 苦玄参苷IA、异嗪皮啶、迷迭香酸、金丝桃苷、甘草苷、冬青素A和毛冬青皂苷A1进样量分别在1.764~35.28 μg、0.6903~13.81μg、0.9524~19.05μg、0.4067~8.134 μg、0.2136~4.272μg、0.9182~18.36μg和0.7665~15.33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及 RSD 分别为 100.01%(0.81%)、99.14%(0.84%)、99.40%(0.92%)、99.34%(1.02%)、99.20%(1.04%)、98.83%(1.09%)、98.99%(1.08%).4批消炎宁胶囊中上述7个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6.812~6.901 mg·g-1、1.726~1.789 mg·g-1、2.391~2.422 mg·g-1、1.134~1.155 mg·g-1、0.6087~0.6105 mg·g-1、2.306~2.324 mg·g-1 和 1.995~2.016 mg·g-1.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捷,重复性好,可用于消炎宁胶囊中7个成分的含量测定,为消炎宁胶囊全面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消炎宁胶囊HPLC-VWD-ELSD苦玄参苷IA异嗪皮啶迷迭香酸金丝桃苷甘草苷毛冬青皂苷A1冬青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