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峡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峡药学
海峡药学

张炳祥

月刊

1006-3765

hxyxbjb@163.com

0591-87663829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通湖路330号

海峡药学/Journal 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主办,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来源期刊。主要报道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中药与天然药物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药品生产、教学、科研、检验和临床药学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院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结果与分析

    蔡孙淑芳邓美云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我院抗菌药物处方用药情况进行专项点评分析,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干预,提高处方合理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以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门诊2400张抗菌药物处方和住院使用抗菌药物病历共1163份进行点评,将点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21年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总数94份,占抽取处方和病历总数比例5.55%;2022年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总数67份,占抽取的处方和病历总数比例3.58%.2022年与2021比较,处方及病历医嘱不合理率下降2.03%,处方医嘱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 我院门诊及住院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经过前置审核、药师人工干预和行政管理多重干预措施后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有所下降,但仍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需继续加强干预管理,不断提高临床合理用药.

    专项点评处方点评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某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合理性分析

    翁淑琴韩莹潘艳琳卓实...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我院2021~2022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变化情况,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我院2021~2022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各品种DDDs与AUD、各科室DDDs与AUD、会诊率及微生物送检率等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2021年相比,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各品种DDDs、AUD显著下降,大部分科室DDDs与AUD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除了个别科室会诊百分率未达标,全院总体会诊情况有所上升,接近98%,全院用药前微生物送检率接近96%,明显超过80%,且绝大多数科室送检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结论 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较合理,基本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指标要求,继续加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档管理,逐步完善该类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持续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

    碳青霉烯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专档管理

    普瑞巴林对肺楔形切除术后急性疼痛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林秀钦杨爱琴俞丽丽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普瑞巴林对肺楔形切除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2018年至2020年进行肺癌楔形切除手术的患者,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是否使用普瑞巴林分为两组,普瑞巴林组和非普瑞巴林组.采用倾向性评分1:1匹配筛选合适病例后,对普瑞巴林的疗效以及两组术后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药物使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最终共纳入186例患者,每组各93例,与非普瑞巴林组相比,普瑞巴林组手术后24 h、48 h的NR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阿片类药物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总DD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1日2次口服75 mg普瑞巴林可以缓解肺楔形切除术后疼痛.

    肺楔形切除普瑞巴林急性疼痛回顾性队列研究

    药师和药学服务在COVID-19疫情中的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孟晶晶李慧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药师和药学服务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中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方法 检索2019~2023年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发表的相关研究.利用VoSviewer、CiteSpace和Biblioshiny分析相关研究的发文量、国家、机构、作者、期刊、关键词等文献特征.结果 共1925篇相关文献,年发文量呈增长趋势,114个国家开展相关研究,其中美国发文量最多;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多伦多大学;发文量最多的是Al Meslamani AZ、Godman B和Mukattash TL教授,均为10篇;被引频次排名第一的作者是Mukattash TL教授;Pharmacy Education和Research in Social and Administrative Pharmacy分别是发文最多和被引频次最高的杂志;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远程药学服务、疫苗、精神健康、药学教育、线上学习等.结论 药师和药学服务在COVID-19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角色和作用扩大的趋势日渐明显.

    药师药学服务COVID-19CiteSpaceVosviewerBiblioshiny

    疫情防控工作对药学人员感控理念的影响

    蔡华晶黄允玲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对药学人员的影响,探索药学人员在感控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医疗机构内药学人员院感防控态度、知识、行为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共223人参与问卷调查,疫情后药学人员的院感防控态度、行为、知识各维度有显著提高,其中是否参与疫情防控督察工作在疫情后对院感防控行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是否在发热门诊药房工作或者轮转、是否参与外派支援武汉或者泉州等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在疫情前后对院感防控行为和感控整体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疫情后药学人员的感控观念有所增强,但仍存在短板,应鼓励药学人员参与到感控多学科协作中,以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药学人员多学科协作

    头孢他啶联合环丙沙星抗感染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病例分析

    金芬覃为民卜学彬黄晨...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1例74岁男性泌尿道感染伴发热患者给予头孢他啶2 g,ivd,q12h联合环丙沙星0.4 g,ivd,q12h联合抗感染治疗.2天后患者临床症状好转,体温恢复正常,但出现全血细胞减少,血常规报危急值:WBC 1.49 × 109/L,RBC 2.67 × 1012/L,PLT 97 × 109/L,NEU 0.57 × 109/L,NEU%38.2%.尿常规:白细胞2+,余正常;hs-CRP 48.30 mg·L-1;PCT8.72 ng·mL-1.考虑为头孢他定联合环丙沙星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停用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后,予以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75 µg,ih)单剂升白细胞支持治疗,12天后患者的全血细胞减少恢复[1].

    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全血细胞减少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致口干1例

    金彩丽郭永福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1例67岁女性乳腺恶性肿瘤患者使用AT方案(表柔吡星:120mgd1;多西他赛:120mgd1)行新辅助治疗一个周期后,因患者拒绝服用大量激素预防多西他赛的过敏反应,随将化疗药物多西他赛更换为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艾越)200mgd1,d8,化疗4个周期.患者每次在输注完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艾越)第二天出现口干的不适反应,通过适当的饮水并使用喷壶向口中喷水可明显缓解不适症状.考虑患者出现口干症状很可能与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有关.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口干药物不良反应

    药品远程检查工作的方法建立与应用成效的探讨

    王鼎峰吴春敏陈航何沁雪...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建立药品远程非现场检查模式,为在疫情管控等特殊时期推广开展药品远程检查工作提供参考经验与作法.方法 建立药品远程检查工作流程,合理采用"远程检查"和"远程+现场检查"两种方式,借助现代通信科技,结合"互联网+"技术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药品远程检查实践工作.结果 通过对持有人不同申请事项的技术审查和实施远程检查的风险评估,采用适宜的检查方式能有效开展并完成相应的检查任务,并获取检查双方均能接受和满意的效果.结论 药品远程检查工作流程的建立,弥补了检查人员在社会封控管理等特殊时期不能抵达现场开展药品监管检查工作的不足,是药品日常监管检查方式的一种有效补充.

    药品远程检查工作建立检查成效

    运用PDCA循环法对摆药机质量管理的效果评价

    冯甜华康良军何长安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PDCA循环提高摆药机的运行效率.方法 利用PDCA循环找出影响摆药机高效运行的因素,然后进行整改,并纳入每月的质量管理,提高摆药机的运行效率.结果 影响摆药机运行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人员工作随意、机器故障、环境光照温湿度和药品规格变换,通过环境优化、药品更换、机器维护、制度拟定以及人员培训,摆药品种数增加比率35%,摆药总数量增加46.45%,摆药差错减少53.43%,提高摆药机运行效率.结论 PDCA方法可改善摆药机运行效率,助力摆药机管理.

    PDCA循环摆药机质量管理

    新建医院前置审方系统的建立和效果分析

    王慧吴晓婷李香莲马晶晶...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结合苏州市独墅湖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前置审方系统的建立及运行实践,探讨和分析前置审方系统在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并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为医疗机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完善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持,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苏州市独墅湖医院信息系统和审方系统分别调取2021年4~9月的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审方系统使用前)以及2022年4~9月的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审方系统使用后),比较系统运行前后的处方/医嘱合格率、主要不合理问题类型占比、处方干预成功率;分析评价前置审方系统在规范医生用药行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的效果,并对审方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①前置审方运行后,显著提高处方合理率,门诊处方合理率由86.92%上升至93.08%;②显著降低用法用量问题占比,由46.96%降为15.63%,而适应症、选择不适宜和重复用药问题占比显著增加;③显著升高住院病历医嘱合理率,由77.42%上升至83.79%;④显著提高处方干预成功率,由20.02%提高至80.48%.结论 前置审方系统可显著提高处方和医嘱合理率,提高干预成功率,实现高效快速审核,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但在审方系统运行当中也展现出一些不足,尚需不断完善和改进.

    前置审方系统事前干预处方审核合理用药效果评价